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游欢孙 《中国农史》2007,26(4):114-124
本文以吴兴县为例,对传统方志与其它文献中乌青、南浔、双林等市镇所谓的"烟火万家"的描述,以及近代以来这些大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进行了仔细的辨析与对照。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清代苏州、湖州、嘉兴三府在1950年代初期的市镇与城镇数量的反差和人口的城镇化比率,作了细致的分析。文章认为,"烟火万家"的说法,只是一种一般性的文字描述,抑或是指市镇与周边乡村的人口总数,而并非单指市镇的镇区人口。清末民国地方自治时期的"市镇",实际上多系自治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单位,这样的"市镇"人口,只是一种自治人口,而不是真正的市镇人口。明清江南市镇数量上的广泛性成长,与单个市镇的集约性成长之间,有着巨大的反差,而这种广泛性的成长,对江南地区人口城镇化的助益相当有限,不宜作过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繁荣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笔者认为江南专业市镇非常具有内生发展的典型性,该地区市镇能持续发展最大的驱动力来自其特色支柱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江南市镇特色产业的发展研究,试图从内生发展的角度分析其发展的驱动力,以期对当代特色产业小镇格局的形成与建设,提出更科学、更合理的路径创建。  相似文献   

3.
城居地主与近代江南农村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敏  慈鸿飞 《中国农史》2006,25(3):76-85
城居地主问题是目前近代经济史领域的前沿性课题,本文以近代江南地区城居地主为研究对象,力求客观地探讨了城居地主对农村经济所作出的投资和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加华 《中国农史》2006,25(2):108-114
近代时期,针对江南地区水旱灾害的威胁,为补救因正常农事活动遭到破坏而遭受的损失,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如补种、改种相关作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明清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史研究概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滔 《中国农史》2005,24(2):78-88
有关江南市镇的研究一向是明清社会经济史关注的热点,而从城乡关系的角度透视江南地方社会的讨论则显得比较薄弱。本文回顾了以往大陆、港台和海外学者研究明清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史的主要脉络和学术取向,并对城乡界线及其运作机制等前沿问题作了必要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孙善根 《中国农史》2007,26(1):111-119
在日趋兴旺的中国慈善史研究中,传统善堂在近代社会的命运似乎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民初传统善堂——宁波云华堂运作实态及其变化的考察与分析,认为在商品经济相当发达的江南地区,商人是推动传统善堂转型的主要力量。不仅善堂主持人和决策者由传统士绅转为近代商人,善堂管理也趋于规范化,而且慈善事业内容也由收养为主转为教养并重乃至以教为主,从而使传统善堂在近代社会的急剧变迁中仍保持着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7.
杨虎  胡明 《中国农史》2013,(1):79-85
明代中叶之后,随着江南地区工商业、近代工业的繁荣,市镇作为当地乡村的经济中心,开始大量出现,到20世纪30年代达到了近代的顶峰。乡村作为一定市镇的"乡脚",把市镇作为经济、文化中心,也与市镇保持一定的政治管辖关系。但是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市镇管理,及市镇对乡村的管理职能。清末市镇开始有完整的管理机制。直到民国区级政权的建立,确立了市镇在乡村管理中的地位。政治上级的位置进一步强化了市镇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8.
近代江南地区化肥和有机肥使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肥作为西方农学的主要标志物,20世纪初进入中国,二三十年代在江南以及沿海省份的施用量逐渐增加,但始终处于试验及推广阶段,未能在农业生产中普遍应用。有机肥(农家肥)是中国的传统肥料,近代江南的肥料施用始终以有机肥为主体,农学家还借助西方实验科学手段研究有机肥积制及施用问题,化肥传入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有限。外来的化肥与本土的有机肥各有优劣,化肥的销售、施用与推广,以及化肥与有机肥的配合使用等问题,引发相关农学家及管理者的关注、争论和试验研究,并逐步改变了江南地区传统的肥料观念和施肥方式,人们总结出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一套施肥经验。近代江南地区化肥与有机肥的应用、推广和研究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西方农学交汇的艰难过程和历史特点,对当今倡导化肥的合理使用和有机肥的回归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人口城镇化是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工具,以CNKI数据库中相关论文为数据来源,分析2000年以来人口城镇化研究的发展状况和前沿问题。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人口城镇化的文献呈稳步增长态势,于2018年到达峰值;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且发文作者之间合作较少;人口城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口城镇化与经济方面的研究、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协调发展研究以及人口城镇化质量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
曾京京 《中国农史》2007,26(1):100-110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接踵,天灾人祸相仍,赈灾恤贫一直是倍受朝野关注的严峻的现实问题。从光睹初到民国初,富有儒家康济胞与精神的士大夫们连年奔波于南北义赈;上世纪20年代人们开始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寓富国利民于灾荒防御的社会改良事业。本文主要揭示唐氏无锡东门支从事或参与近代灾赈及社会改良事业的历史脉络。不管是在以太湖流城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还是在全国范围内,这个族支在上述事业中都有一系列杰出的表现,从而形成一种家族效应。笔者认为:这种家族效应的形成。是教百年积淀下来的家族文化传统长期培植的结果,从中可见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社会的顽强延续与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1.
建国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源性特征由于利益主体和具体的利益内容不同而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而党的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人民内部矛盾根源性问题的解决也反映了党执政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执政能力的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2.
效率与公平历来都是经济学界争论最多的问题,本文从区域开发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内涵和关系入手,从理论、实践和社会主义本质等方面论述了西部开发应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近年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效力纠纷案件大量发生,其中不乏当事人"恶意"起诉的案件。但因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规定与法院对宅基地相关法条强制性规定分类的不同理解,导致案例判决结果差异较大。对比学说且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将公法权益与私法权益的对比权衡作为强制性规定分类的主要标准,赋予法官在此类案件中的自由裁量权,即依据实际情况认定转让合同效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港口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统计显示,我国近90%的对外贸易是通过海运实现的,航海业的快速发展使港口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而港口对腹地有吸引和辐射作用,腹地的发展又是港口发展的动力来源,为了实现"港城互动,港城共荣"的目标,因此探讨港口与腹地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农七师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综合经济带,怎样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二次创业,壮大农场、企业,富裕职工呢?一、机遇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是农七师千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从国际上看,美国西部开发、巴西亚马逊地区开发、日本北部地区开发、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开发、意大利南部地区开发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根本上改变了该地区的面貌。回顾农七师1950年以来的屯垦戍边创业史,军垦儿女在千古荒原上,开拓了一片片绿洲,创办了一座座工厂,建起了一幢幢商厦、学校、医院,兴建了奎屯新城。特…  相似文献   

16.
初探三峡水库湿地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水库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人工湿地,库长约650km,平均水面宽1 500m,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及其多功能性的特征;分析了三峡水库湿地面临的3个问题:水污染现状及新污染问题的预测、泥沙淤积及其发展态势、生物多样性危机及其增多的趋势;提出了保证三峡水库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制定三峡湿地地方性保护法、建立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三峡湿地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及搞好长江上游生态恢复重建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农业的各项配套政策,从而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作为推动农业前进的重要措施之一--农业投资体制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行的农业投资体制在某些方面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北方部分小麦品质特性与面条品质评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小麦籽粒物理性状与出粉率的关系、小麦粉成分与面条评分的关系、小麦粉的流变特性与面条评分的关系、小麦粉淀粉特性指标与面条评分的关系4个方面,对影响面条食用品质的相关性因素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发现蛋白质和淀粉共同影响面条食用品质,不是其中之一;在14个小麦品种中以郑麦98、济南20、豫农9676、周麦12、白硬冬1号制作面条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试论贫困地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心理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搞好农业推广的角度出发,阐明了分析农民采用科学技术心理特点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论述了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心理筘特点;进而提出了促使其采用科学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主要利益相关者看国有林场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有林场改革发展中,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动力和阻力因素,从而完善动力机制构建;同时也利用博弈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国有林场改革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博弈关系,并根据Nash均衡策略的最优解,给出了国有林场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