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产品开发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通过研究现代企业影响新产品开发失败的因素,找出影响新产品开发失败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从市场调查、产品组合、销售渠道、定价策略和品牌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提高新产品开发有效性的营销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为调查对象,在对市场化程度、失败学习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创业导向是否对上述关系起到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通过失败学习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失败学习有助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提高。创业导向对失败学习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了显著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品上市失败的内因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伟义  张联 《商业时代》2003,(258):16-17
新产品开发是一项有风险的活动。本文对引起新产品上市销售失败的企业内部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挖掘消费者潜在需求、寻求产品开发对路是防范新产品上市风险的首要措施。其他对策:一是创造价值,主随客意;二是体现差异,营造特色;三是广而告之,准确诉求;四是注意策略,合理定价;五是优化分销,疏通渠道;六是设置壁垒,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新产品开发的文献里,很多学者认为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内部的行为,是公司导向的活动。新产品、服务由制造商开发的观念在传统思想和学者心中根深蒂固。新产品开发的研究和实践都是在“公司中心”的范式下进行的,顾客对新产品开发几乎没有影响。这种范式不断受到挑战:顾客潜在需求无法通过传统营销调研获得,很多新产品因为无法满足需求而遭遇失败;消费者的内在需求更可能与创造性追求有关,消费者只有在新产品开发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才能满足内在心理需求……于是,顾客共同创造的新范式应运而生,顾客开始成为新产品开发的中心,顾客被认为是充满生机的参与者,有些情况下甚至不需公司的帮助就可以创造新产品。  相似文献   

5.
论企业新产品开发与企业R&D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但企业新产品开发离不开企业R&D活动。企业R&D不仅是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 ,而且渗透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全过程。企业R&D投入在企业新产品开发投入中占有很大比重。企业R&D活动为新产品开发提供源技术和保障 ,企业R&D的层次决定着企业新产品的生命力、竞争力和R&D收益率。企业新产品开发数量、周期和模式决定企业R&D活动的频度、速度、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6.
高阳 《商业科技》2008,(25):219-219
企业要想持久地占领市场,必须不断适应市场潮流的变化,因此很多企业开始重视开发新产品。但新产品开发却存在诸多风险,本文分析了几点新产品“夭折”的原因,对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要想持久地占领市场,必须不断适应市场潮流的变化,因此很多企业开始重视开发新产品。但新产品开发却存在诸多风险,本文分析了几点新产品"夭折"的原因,对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易伟义  张联 《商业时代》2003,(23):16-17
新产品开发是一项有风险的活动。本文对引起新产品上市销售失败的企业内部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挖掘消费者潜在需求、寻求产品开发对路是防范新产品上市风险的首要措施。其他对策:一是创造价值,主随客意;二是体现差异,营造特色;三是广而告之,准确诉求;四是注意策略,合理定价;五是优化分销,疏通渠道;六是设置壁垒,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9.
张婧  寿涌毅  相雯雯 《现代商业》2013,(34):174-177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新产品开发活动正在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178个企业为样本,揭示了外部知识来源、组织学习模式以及新产品开发项目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外部知识来源、组织学习模式对新产品开发项目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组织学习模式对外部知识来源和新产品开发项目绩效具有中介作用。该研究结果对新产品开发项目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意义。  相似文献   

10.
品牌延伸帮助降低新产品的推广成本,为原有品牌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品牌延伸失败的可能性也跟新产品研发失败的可能性一样高。只有合理的管理品牌延伸,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错过这场丰厚的盛宴。  相似文献   

11.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数字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使组织边界趋于模糊,产品创新要素得以在企业间高速流通,企业能够通过跨界获得必要资源以提高新产品开发绩效,然而目前鲜有基于企业层面探讨跨界行为和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文章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引入供应商参与作为中介变量,知识距离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通过对352份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探讨了跨界行为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影响路径与边界条件。研究发现:企业跨界行为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供应商参与在跨界行为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知识距离负向调节跨界行为对供应商参与的影响。研究结果明晰了跨界行为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对企业新产品开发实践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管理在企业追求卓越绩效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知识管理已成为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新产品开发作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极为重要的活动,其对知识管理的需求更是显著。本文先界定新产品开发的流程,然后分析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知识需求和知识管理,最后构建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模型,并且分析了不同阶段具体的知识管理,为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生产出符合顾客期待的新产品,现今越来越多的企业让顾客参与到新产品的开发活动。而要提升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的积极性,就必须了解影响其参与的因素才能对症下药。本文就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对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内部因素主要有独特产品需求、精神需求、人际交往需求和品牌情感,外部因素则有企业激励和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浅议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开发活动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步骤,促使企业重视技术创新是管理部门的职责。我们认为,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直接关系到企业对研究开发活动的态度。同时,根据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本原则,研究开发费用理应予以资本化。而为了补偿研究开发活动失败所造成的损失,应允许企业提取研究开发失败准备金。  相似文献   

15.
梁江东 《商业研究》2001,(8):134-13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对企业未来经营业绩将起决定性作用,企业在开发新产品过程将面临新产品开发风险.目前,内部审计的重点已转向风险审计,内部审计师采取适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开展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的管理层加强对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有关的风险进行管理、控制和帮助企业不断创新产品来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一、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资金困难 (1)多数企业未设立专项研究与开发资金,技术创新活动无稳定资金来源;(2)多数企业负债较多,新产品(新工艺)市场前景不明,向银行借贷困难;(3)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扶持还不够,经费支持还不能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成熟,关系民生的各行各业得到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了对新产品开发的投入力度,各类新产品不断涌现。然而,随之而来的产品销售问题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通过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新产品营销管理落后是影响产品销售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开发新产品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关注生产技术,而应立足于市场,将产品生产与企业营销体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正>在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越来越喜新厌旧的今天,没有新产品的企业是注定要被淘汰的,而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据新华信研究,新产品上市推广的失败率高,比率约在66%至90%。此外,美国伯克营销研究所的数据表明,新产品开发费用的65%用于边际或失败品牌。  相似文献   

19.
雷蒙 《销售与管理》2005,(2):114-116
新产品一般都是企业技术上革命性突破、市场上的巨大创新,差异化竞争优势等的结合体.它们是企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希望之星。如果市场操作顺利.这些新产品必然成为市场上的领跑者,为企业创造可观的利润回报.为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企业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影响力等等.反正就是前景一片光明!因此.新产品总是被企业寄予厚望。然而,不恰当的市场进入策略往往会毫不留情地断送这一切。定位.定价、市场、品牌、销量、利润等等问题无不时刻纠缠着相关销售总监们的心。本期案例中的加多利公司就在市场进入策略上犯了错误,导致好产品几乎告别美好的市场前景。而新任总监张珏和华东大区经理简文又是如何来分析失败原因为产品的重生而思考的呢?营销管理案例、我们共同探讨。欢迎读者参与交流!  相似文献   

20.
面对消费者的“喜新厌旧”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新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已经成为品牌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新产品开发的80%却以失败告终,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如何成功地让产品升级换代,永葆品牌的青春,是每一个企业面临的难题。如果新产品开发稍加不慎,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很多品牌也相继陷入新产品开发的迷途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