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健康人生?顾名思义:有人说,健康人生就是身体上、思想上没有病的人生;有人说,健康人生就是工作上、学习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有人说,健康人生就是一辈子只干好事,不干坏事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林涛 《中国企业家》2005,(10):65-66
这家公司的优势在于打出了软硬兼备的"组合拳""我们做的是什么?就是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形成智能化的生产流程.让这个生产流程只干好事不干坏事,不仅仅保证产量更要保证质量。"青岛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仲雪对《中国企业家》说。在青岛软控5年的发展过程中,每年的增长速度超过50%,总资产从2000年的100万元发展到目前的4亿元。  相似文献   

3.
每次回家探亲,父母总要和我说很多话,但归纳起来,也就是3句。第一句:“只有身体是自己的。”父母说,在外不容易,生活和工作压力大,父母不在身边,全靠自己关心和照顾自己。钱是挣不完的,官是当不尽的,名利都是身外物,不要看得太重,要注意身体。第二句:“力气用不完。”父母说,在单位工作,不要偷懒,要多做事,做好事,力气是用不完的,只听  相似文献   

4.
薄熙来重庆市市委书记 干有几层含义,第一要干,要当挖山不止的愚公,不要当指手画脚的智叟。第二要自己干,不能做甩手掌柜,潇潇洒洒当二传手,要亲自抓,亲手干,而且要一抓到底。不能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第三要率先干,要身先士卒,做好表率。第四要早干,有只争朝夕的作风,不要拖拖拉拉。第五要高标准地干,精益求精,要干就干出水  相似文献   

5.
郭涛 《乡镇论坛》2009,(13):13-13
日前,重庆市忠县双桂镇党委、政府推行干部岗位(驻村)考核职位积分制度,建立“三定三有”干部管理机制,解决了过去“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一是定岗位,有积分考核。按照本职工作和上级要求,按是否需要专人负责来确定岗位,根据各岗位的实际工作量以及12个村工作的难易程度确定各岗位和各村的积分,结合干部的特长及工作量进行考核。  相似文献   

6.
干部就是要“干事”,就是要以身作则带头干,就是要带领群众干成事。不想干事或不会干事不能干事的,就不叫干部或不能当干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和尚挑水”的故事,男女老少,尽人皆知: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原因是三个和尚“吃大锅饭”,不是比“多劳”,而是比“能少干就不多干”,谁多干是冒傻气,谁投机是能人。现在,在老百姓当中还流传着一种说法:会干的不如会拍的,会拍的不如会送的,会送的不如肯……  相似文献   

8.
文书我,明代的徐涛年轻时用一个特殊的方法检查自己的言行,修养自己的品格——他在桌子上放了两个瓶子,每当他做了件好事,说了句好话,或有个好念头时,就在一个瓶中放一粒黄豆;每当他做了件错事,说了句错话,或有个坏念头时,就在另一个瓶中放一粒黑豆。他用这种方法持久地更新自我,修养品行,从而使贮的‘黄豆”越来越多,“黑豆”越来越少,终于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受人赞誉的名臣。徐涛这种以“豆”记行、完善自我的做法看似简单,然而,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那就是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总是要经过一定“量”的积累,才能促…  相似文献   

9.
高云 《秘书工作》2023,(4):44-45
<正>在党办工作,需时常检视自己有没有做到“十不”:不畏难、不怕苦、不降格、不懈怠、不躺平、不浮躁、不放弃、不马虎、不争功、不逾矩。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作为党办干部,需要常思职责之要,常怀自省之心,正心修身、涵德养慧,在“三服务”工作中践之于实、落之于细。笔者认为,锤炼作风,党办干部当时常检视自己有没有做到这“十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打破企业内干部吃“皇粮”的局面,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推广干部选聘的“三干法”取得较好效果。其内容是:干部选拔、聘任必须经过“本人申请干、群众拥护干、组织批准干”三个程序;聘任上岗后每年必须接受硬件指标量化  相似文献   

11.
干部是一个集体的指挥官.身为干部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反之,就不叫干部或不能当干部.将事干好不是易事,想干、肯干、会干,缺一不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出色的能力,要有干事之风.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实行承包责任制后,村民从事独立的经济活动使自己的收入大量增加并有一部分富裕起来。而村干部忙于行政事务则收入较低,对担任村干部的人来说影响极大。河顺镇一些村干部联系自己一年的收益说:“掂掂瓦万三、四千,当个工头弄几万,跑腿动嘴(指村干部)落几百”。有的还说:“挣万元南来北往,落几百没有自由,要致富甭当干部”。各村村委会都出现了打算撂挑子的现象,主要村干部商定轮换外出搞副业等“向钱看”、“不想干”、“寻别业”的新问题。镇党委和政府认为,村干部中出现的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要效果,不要借口。物流以时间消灭空间,商流以空间消灭时间。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了斗志,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斗志,那些事情才难以做到。“想干与不想干”是有没有责任感问题,是“德”的问题;“会干与不会干”是“才”的问题,但是不会干是被动的,是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干;“能干与不能干”是创新的问题,即能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目标。盘活资产首先要盘活人。什么是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千百遍都做对,就是不简单;什么不容易?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企业发展的空间无限大,企业与用户的距离无限小。要…  相似文献   

14.
一、口语中的忌语1、缺乏自信。“你们要几个?”这种问法就显得求职信心不足。“你们要不要女性?”这样询问的女性,首先自己打了“折扣”,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外地人要不要?”这么简单地一问,很可能得到同样简单的回绝答复。2、一上来就问待遇。“你们的待遇怎么样?”“工作还没干就先提条件了,何况我还没说要你  相似文献   

15.
有个故事讲,在酒足饭饱后,国王问大臣:你们说,世界上什么最难?大臣回答:“世界上说话最难。”大臣没有说出来的隐含的意思是:说话最难,尤其是和国王说话最难。说话的时机: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成事不说就是公司或领导已经决定的事情就不要评价,不要给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无论你认为这些建议和想法对公司有多大的好处都要坚持不说的原则。但是在公司决定以前一定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是你的职责,决定事情是公司领导的事,我们要认识清楚自己的职位和存在价值,不要给出超越职权的建议和想法,否则受到伤害的是你自己和公司。在生活中…  相似文献   

16.
“宁率千军,不领一村,村干部难当。”这是当前农村基层干部的普遍反映。那么,村干部工作究竟难在哪儿呢?最近,通过对保定市清苑、满城两县调查发现,曾一度使村干部头痛的农村工作“两台戏”(计划生育、宅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不少村干部感到不那么作难了。而作难、害怕的是上头念“七不经”。一怕领导不信任。调查中,一些村干部对我们说:“领导对我们只压任务,不教方法,只指责,不指导。工作难做,打不开局面,说我们‘能力低’,‘没本事’;出点儿差错,说我们‘靠不住’;给领导提点儿意见,说我们‘不听话’、‘两条心’。劳心费神了半天,落个上头不满,下头反感,里外不是人。”下边告小状,上边又不信任,使这些村的干部感到工作难干,干部难当,由此产生了泄气思想。二怕领导不支持。清苑县某村一个下台干部,依  相似文献   

17.
要认真学习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要看到我们的优点,也要认识自己的缺点,以便不断提高.企业要有自已的技术或专利;企业只承认功劳;干部要敢抓敢管,敢于创新;企业要抛弃以物代薪的做法,不要给职工当保姆.对于集团成员,不保护落后是达到共同繁荣的唯一可取的做法.进一步提高宝钢的经营管理水平,严格预算管理,严格财务纪律.岗位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在努力买现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抓好们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每个公民都应当热爱自己的祖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似乎用不着多说。但是,要落实到具体的日常行为中去,有时却颇为不易,甚至会令人感到困惑。例如:在购买商品时,如果国货具有进口替代的性质,并且其功能价格比只比进口的同类商品的功能价格比差一些,但绝不悬殊,即国货价虽廉,但质也不高,而进口商品价虽高,但质量较好时,这就产生了一个选择问题,要不要购买国货以表示自己的爱国之心呢?因为若不加入爱国的因素,或许消费者会选择进口商品。记得听完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的“生死攸关话名牌”节目之后,心里萌生了要帮国产精品一把的念头。于是,当我需要胶卷而走向商店时,首先想到的是“乐凯”。但是,当我走完了十几家照像冲印商店之后,失望了。眼前只见“柯达”、“富士”、“柯尼卡”、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人的口里,极少听到“差不多吧”、“凑合吧”、“也许吧”、“可能是吧”这一类模棱两可的话.一是一,二是二,只要是自己职责内的事,都要搞得清清楚楚,出了问题也是该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今天能解决的决不推到明天去.对于工作,要干就干好,不干就痛痛快快提出辞职.从接触到的日本人看,几乎都是这样干工作的  相似文献   

20.
全国刚解放不久,中央机要部门在北京香山盖房子,有位领导找了一处幽静的山坡,顺便为自己盖了两层的小楼,尚未住进去就让毛泽东知道了。他双手叉腰,上上下下地打量着那位干部,终于按撩不住,吼了起来:“你的派头真不小啊,我看和过去的帝王将相差不多了。”毛泽东背着手大步来回踱着:“你这么干,还配当共产党的干部吗?老百姓要戳着脊梁骨骂我们呐!”“主席,我错了。”“你错了?当初盖房子不知道错?我看你是明知故犯,有意拆我的台……”毛泽东越说越气,最后大手一挥,厉声喝道:“拉出去枪毙!”众人大惊失色。毛泽东见身边的人未动,又连说了两遍:“拉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