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一个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尊重人民诉求;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共生共进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市场取向的改革为动力;以实现社会公正和国家长治久安为着力点。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它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的新进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我国历史上和国外有关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立基于且不能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构建和谐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推进。  相似文献   

4.
建设和谐文化,是我们党在构建和谐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笔者认为,和谐文化要具有先进性,体现传统和时代特色,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这是一个系统复杂的伟大工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实践,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不断推进的动态历史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为之奋斗。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8亿多农民整体收入和消费水平偏低的问题,既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又是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认真抓好。随着城乡差距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睦、城乡协调的新格局一定会实现。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科学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任务得出的结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拓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和文化背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发展趋势相结合的新的理论成果,是我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比较优势集中在三个维度:从历史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创造历史的实践之路,具有与时俱进的优势;从中西比较的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复兴之路,具有执政党的宗旨优势;从未来的视野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结合,具有凝聚人心、整合社会力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近年来受到国内学界的高度关注。可以说,当今没有任何一种社会思潮向民主社会主义那样给学界带来如此的情感焦灼,我们只有正确认识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演变及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别,才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探索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职业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破解就业难题、破解教育公平难题、破解收入差距难题、破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难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以有三个基本和谐问题需要解决好:一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二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而人际道德、社会道德、环境道德可以为这三个层面的和谐关系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持和精神保障,从而有助于解决好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问题。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和谐社会思想,但在他创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提出的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施"三步走"战略安排、"首先要解决农村问题"、"先富"带动"后富"和"共同富裕"、"稳定压倒一切",以及"把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等重要思想并成功得以实践,解决了当代中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些理论和实践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和必要前提,做出了突出贡献。邓小平的这些重要思想仍然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一个重大任务,而司法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的、必然的要求.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如司法权力地方化、司法人员的非职业化、审判权与执行权的混合化及司法腐败等问题,笔者提出实现司法公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打破司法区划与行政区划合一的局面,单独划分司法区;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完善司法监督等.  相似文献   

16.
段晓梅 《全国商情》2010,(9):108-110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主要是建立在对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分析之上的,更多的是关于革命的理论、关于世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天地》2006,(9):40-4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我国的宪政体制下,人民法院担负着定分止争、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法定职责,使得法院理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如何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司法审判的职能作用,实现司法审判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本刊就此对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江必新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我们必须从历史的哲学的视角来分析和理解这一理论,把握其精神实质,从而指导并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正确性,以及在社会道路问题上的理论与现实上需要明确的一些问题作了个人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具体道路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原则性构想,对于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增进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对于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态特质;对于解答和回应人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种种疑惑,解放人们的思想,都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同时,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形态的有机结构理论和人的发展理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