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次加息后,5年期以上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6.12%的0.9倍(即5.51%),比现行优惠利率5.31%高0.20个百分点。而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最低首付款比例可提高到30%。  相似文献   

2.
颖一 《英才》2005,(5):104-104
房价依然稳步上升,房贷在半年内两次加息,投资性购房也许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以自住为目的普通购房者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利息成本?住房公积金贷款也许应该成为你的首选。  相似文献   

3.
首付越少越合适 为什么这么说呢?由于每个人的财富积累不一样,对未来经济收入预期不一样,因而每个人会选择自认为合理的首期付款额。而依据中央银行的规定,购房贷款不超过房价的80%,就是说购房者必须准备20%以上的首期付款。 专家建议购房者最好能申请到70%至80%的抵押贷款,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贷款愈多愈好,首期愈少愈好,当然这一切都应控制在购房者的负债能力之内。首期付款额低,就意味着  相似文献   

4.
加息、加息、还是加息,央行利率政蓑就像一把大刀一次次砍向楼市,砍向股市。房地产投资者和房奴们就像不堪重负的骆驼,等待着最后一根稻草,股市每次加息之后都要震荡一番。 9月15日起,央行如期宣布银行存贷款利率再次上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60%提高到3.87%,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7.02%提高到7.29%;同时,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住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18个百分点? 央行高官还在不同场合宣称,年内要使利率达到正值,而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CPI同比上涨6.5%,连续四个月创出新高,央行如要实现利率政策目标,压力更加巨大,如坚持目标不变,那么可以预期,年内将更加快加大调整步伐。后加息时代,人们如何应对?[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是指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运用归集的住房公积金.为缴交住房公积金的职工购买自住普通住房提供的政策性贷款。由于央行连续三次调高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加上国家有关控制房价上涨过快的措施出台.购房者产生了对房价止涨回落的预期.不少职工慎重选择购房.理性选择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趋缓。随着住房公积金归集额的不断扩大.如何在防范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投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  相似文献   

6.
随着房地产价格持续迅猛上涨,央行多次提高房贷利率,借款人的偿付压力增大。与此同时,面对房价上涨压力,许多本应在几年后购房的人纷纷加入购房者一族。普通居民为保值增值投资购房的也越来越多。虚高的楼市泡沫,不但让广大购房者背负了沉重的还贷包袱,也让银行系统的按揭贷款危机暗流涌动。不断的加息,已经让普通购房者处境每况愈下,如果楼市价格出现大幅下滑,势必导致大规模的“断供潮”,房贷危机其实离中国并不遥远。  相似文献   

7.
喻言 《财会通讯》2008,(1):24-26
自2008年1月1日起,老房贷客户将承担2007年连续6次加息增加的房贷压力。 从2007年3月18日首次加息截至2007年底,贷款基准利率已经上涨了6次,其中12月21日的第6次加息对1年至5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实行上调,5年以上的贷款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
数字     
《国土经济》2004,(8):5-5
从今年10月29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7%,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其中直接关系到居民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5年以下和5年以上的均上浮了0.18%,由原来的3.60%到3.78%、4.05%到4.23%,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5年以下和5年以上的分别由4.77%到4.95%以及5.04%到5.31%。因为这是中央银行九年来的第一次加息,因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9.
最近,“负资产”一词及其“道理”又见诸媒体,并成为呼吁“救市”的理论根据。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香港的房价平均下降30%左右,下降得多的项目达到40%以上。当年有些人分析说:一个刚贷款购房的居民,预付款20%,贷款80%。由于房价下降40%,需要继续归还的贷款,比到市场上重新买一套同挡次住房花的钱多许多,因而成了一种“特殊的资产负债”,或者成了“负资产”。  相似文献   

10.
当前这种"有钱的被限制买房、没钱的难以贷款买房"造成的成交量萎缩僵局,并非降价办法可以破解。今年某个时段房价有15%左右的下降是正常的销售策略。当降价到一定幅度,有需求的购房者就会大批进入楼市,成交量回升,房价再降的可能性收缩,开发商将回升价格。  相似文献   

11.
宁杰 《河北企业》2010,(4):41-41
<正>一、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1.次贷危机形成的直接原因:美联储提高利率、房价下降。从2004年6月到2007年9月,连续17次提高基准利率,利率从1%上升到5.25%并在最高位运行了大约一年的时间。另一方面,至2007年10月为止,房地产价格跌幅已达7%。市场利率上升以后,重新设定后的贷款利率成为购房者难以承受之重,违约在所难免;而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下跌使得抵押房产价值大幅缩水,即使拍卖也无法偿还贷款。  相似文献   

12.
《东南置业》2007,(12):82-83
王先生几年前贷款买了一套房,如今贷款余额为30万元,剩余期限15年,手头盈余现金类资产有30多万元。王先生的房贷从明年1月起要执行新的利率。而5年以上贷款的基准利率已由年初的6.84%上调为目前的7.83%。 由于王先生之前获取的是下浮15%的优惠利率,如果以后央行不再加息,王先生贷款的实际利率从明年1月起将由目前的5.814%上调为6.655%,月供将由现在的每月2501.52元增至2638.95元,15年下来利息将增24737.3元:  相似文献   

13.
外媒速览     
《新电子》2013,(24):20-21
《每日邮报》11月29日 英国房价飙升 根据报告,英国房价上涨速度达到2008年来最快,主要是受到政府刺激需求措施的影响,而供应仍然疲弱,市民担心房价增长无法控制。英国推出的资助贷款计划,目的是鼓励银行以0.25%的低利率,贷款给按揭购房者,而从2014年1月起,不再考虑房地产市场复苏,转向帮助小企业贷款,原因是资助计划并未达到预期促进经济复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宣布加息,自2007年9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1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60%提高到3,87%;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7.02%提高到7.2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18个百分点。此次加息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吴丹 《楼市》2011,(Z2):72-74
2月9日,迎来了兔年的第一次加息,金融机构五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不少专家开始预测:2011年将进入加息通道。如此,该如何拯救自己的钱包?本期购房"通"将直击加息政策,指点购房者如何买房。  相似文献   

16.
五、大话中的城堡有泡沫吗? 许多国家近年来房价的迅速膨胀显然是不可维持的 但房价是会仅仅拉平呢,还是下跌?艾伦·格林斯潘早在这个特定的泡沫充分膨胀以前,就批评了股市的“非理性繁荣”,但对于美国的房价却比较乐观。 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另外一些国家,许多分析人士也否定泡沫的存在 他们指出,利率很低,因此人们借得起更多的钱,也就愿意为买房更多地付款 这说明了一定的问题 从前无力负担抵押贷款的第—次购房者,现在能够登上房地产阶梯的第一级。这增加了有效需求,还可能提升房价的均衡水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导刊》2005,(22):30-30
关键词:加息 起因:近两年房价涨幅持续高位。隐藏了潜在的金融风险,为抑制房价的过高走势,提醒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央行再举利率“杠杆”。 时间:2005年3月17日 聚焦: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5年3月17日起.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以5年期以上个人住房贷款为例。其年利率调至551%(比现行优惠利率5.31%高0.20个百分点)。此后签定的新贷款合同均按此利率执行。之前签定的贷款合同利率从2006年元月1日起执行新利率。 影响力:虽然关于此举是“劫富济贫”还是“劫贫济富”的争论至今未歇。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向购房人发出一个明确的警告.即贷款买房必须考虑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18.
付慧 《企业导报》2004,(11):16-17
前段时间许多消费在购房或还贷时,都要顺口问一句:“要是加息了,房贷每月又要多还多少钱?”2004年10月29日,央行加息终于由捕风捉影变为真真切切的事实;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即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0.27%,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据了解,这是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也是此前连续八次降息后的一大转折。加息后,个人住房公积金利率,个人住房商业贷款利率等其它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那么对于供房和买房而言,他们每月会多交多少钱?此次加息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博众议希望给消费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最近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经济在历经十年繁荣之后即陷入衰退,但却能在短时间走出阴霾,并且再度显露出缓慢的复苏趋势。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房地产市场一直维持欣欣向荣的局面,从而在房贷利率低下和房价逐渐攀升的情况下,引发重新贷款热潮或再次利用房屋净值向银行贷款。亦即一般购房者可将新旧贷款之间多出的现金余额用于消费。此(?)论点首先是由现任美国联邦准备理  相似文献   

20.
《蜀都房地产》2004,(10):35-35
近年来,美国实行了一种新的房地产集资方式——住房逆抵押贷款。这种贷款方式与传统的住房分期抵押贷款不同,传统的放贷对象,是买房者在支付卖房者一定房款后,其差额款通过以所购房屋作抵押向银行贷款支付给卖房者,再由买房者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分期偿还本息给银行。其放贷对象是年青、有固定收入的购房者,抵押贷款一次发放,分期偿还,款本金随着分期偿还而下降。逆抵押贷款的放贷对象是无固定收入而又有住房的老年人,以其自有住房作抵押,银行定期向贷款人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