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森林具有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特征,森林生态补偿在解决市场机制失灵造成的外部性、调节森林生态保护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等功能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回顾了我国森林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及其发展过程,综合梳理了森林生态补偿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森林生态补偿绩效的评价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等研究进展发现,由于学者对森林生态补偿绩效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运用的不一致,导致了评价结果出现较大的差异。因此,森林生态补偿绩效研究应该更加关注社会效应指标的完善、补偿效率测算的效应滞后性和补偿制度的可持续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生态补偿与贫困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生态经济学领域众学者的关注,其研究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协调共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文章梳理了在减贫方面的主要生态补偿类型、补偿方式及补偿标准,重点综述生态补偿对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农户收入、生计资本和农户就业等方面的影响与效果评价,由于研究区域、研究时点、农户类型和补偿方式的差异,得到的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最后对生态补偿在农户减贫方面进行简要评述,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刘洋  毕军 《水利经济》2018,36(3):10-15
在概述国内外生态补偿内涵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针对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补偿标准的计算方法进行归类综述。分析认为,补偿标准计算多基于成本费用法,较少应用生态系统服务的定量评价结果。未来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综合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在分析流域水污染控制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多情景的补偿标准方案;同时结合微观个体行为分析,动态优化补偿标准,促进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有效性、精准性及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当前为应对新的国际经济形势而提出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是新时期加强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的战略背景下,由于经济开发而导致的环境生态受损问题开始受到各国关注,生态补偿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有力工具因而得到了大量研究与实践。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生态补偿的概念、理论出发,总结了当前较为主流的部分研究成果,并结合一带一路的战略特征提出对跨国生态补偿机制设计的几点建议,为我国未来的生态补偿实践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补偿财政政策的文献进行综述.目前,我国对于海洋生态补偿财政机制构建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并且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通过文献综述,提出对我国生态补偿进行政策建构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中国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中国的研究现状,介绍生态补偿的背景、定义、理论基础,从生态补偿的研究对象、补偿主体、运行机制和实施进程4个角度论述生态补偿机制,概述了生态补偿评价的主要方法和内容,指出中国生态补偿面临着缺乏系统性、一致性、可持续性和跨系统研究以及急需构建一个社会参与和统一操作平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实践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我国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本文简要回顾了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进展,归纳了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内容以及主要观点,对我国生态补偿政策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从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角度,提出新时期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领域以及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实施水生态补偿是协调利益关系的必要手段,也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系统梳理关于水生态补偿的相关文献,将跨流域调水和流域内水生态补偿统一纳入实体水生态补偿范畴,从补偿依据、补偿机制、补偿标准多角度进行总结:基于实体水视角的水生态补偿主客体明确,理论体系相对完整,为补偿实践提供了清晰的理论依据。但补偿模式仍然比较单一,缺少横向补偿的实践应用,更全面、精准的补偿标准也有待进一步确定。而国内外基于虚拟水视角的水生态补偿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研究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基于虚拟水流动效应的水生态补偿,二是基于水足迹相关理论的水生态补偿。但上述研究缺乏关于水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和补偿机理,特别是虚拟水流动量向生态价值量的转换研究。应加强虚拟水视角下的水生态补偿研究,并进一步构建"虚实"结合的二元水生态补偿体系,在现代水资源演化框架下开展水生态补偿研究,丰富和完善水生态补偿理论。  相似文献   

9.
周剑英 《山西农经》2020,(8):90-90,92
目前在林业生态发展中,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导致的,因此要不断完善补偿机制,使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在生态林业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研究与分析了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完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护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维护生态系统,促进生态环境永续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分析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其成因要素为切入点,综合已有研究成果,认为决定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大,可以促使生态环境稳定与脆弱的转化,必须通过保护与补偿政策规范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行为。以转移支付为侧重点,综述国内学者提出的当前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与补偿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对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反思,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1.
生态补偿政策作为生态扶贫的重要手段,对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巩固脱贫成果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从生态补偿政策与贫困之间的关系入手,对生态补偿政策与减贫的国内外经典文献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归纳了生态补偿政策与减贫的分析框架和生态补偿政策的减贫路径,认为不仅要关注生态补偿政策对减贫的影响过程,还要注重以政策为联结,生态系统与生计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认为,未来应基于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多源、多时空尺度数据深入开展生态扶贫政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明晰生态扶贫战略实施的关键条件和机制,本文为有效发挥生态补偿政策的减贫作用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森林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补偿是森林生态保护中的一项重要手段。政府生态补偿的基本含义概括为"强制保护、部分补偿"。狭义的政府生态补偿政策主要指管制并补偿,广义的政府生态补偿政策还包括针对"正外部性行为增加或负外部性行为减少"的补贴;狭义的市场生态补偿是将生态系统服务单独交易,广义还包括生态系统服务与其他产品一起参与市场交易。文章梳理了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森林资源培育补助、退耕还林补偿三种主要的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并从生态补偿标准、实施机制、经济主体参与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同时,讨论了林下经济、林业碳汇交易等市场生态补偿形式。  相似文献   

13.
林业和生态问题在中国得到党和政府的认识和重视,最终通过生态补偿政策得到一定解决,这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社会分工论、和谐发展论是生态补偿的政策学理论基础,成为制定中国的生态补偿政策的依据。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了中国的生态补偿的发展过程,划分出4个阶段。生态补偿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社会经济、林业和生态以及自然保护事业方面取得的一个理论和实践性的重大突破,经过30多年的不断完善,初步建立的中国生态补偿的政策体系,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将起到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态补偿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的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补偿项目设计的目标和项目实施产生的效应,有关生态补偿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中普遍关注的议题。本研究从生态补偿对环境改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回顾并分析了生态补偿对区域发展影响研究的最新进展;最后提出了中国生态补偿项目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改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我国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地矛盾日益凸显。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国家提出了土地休耕计划以确保粮食安全。论文认为土地休耕不同于撂荒,其基本目的是生态环境保护。农户作为土地休耕的微观主体,其意愿直接影响土地休耕制度的实施,其影响因素有家庭基本特征、耕地资源禀赋、非农业收入、农户对生态效益及环境保护的认知分析以及生态补偿比较效益等,其中生态补偿比较效益是一个重要因素。应当建立包括生态补偿的主体、实施方式、补偿标准等在内的符合我国需求的动态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7.
林业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林区农村贫困问题的日益突出,林业经济增长促进林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研究普遍认为,迫于当前我国的林业资源的有限性以及近年来增长方式的不断调整,林业经济增长方式也必须从之前靠高资源投入的粗放型转为靠提高生产效率的集约化发展模式。本文从影响林业经济增长的因素、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三个方面入手,对当前林业经济增幅长方面研究加以梳理综述,并在以上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当前林业经济增长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石鹏飞 《现代食品》2022,(17):32-37
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近些年来在粮食增产难度提升的情况下,减少粮食损失与浪费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本文对近年来粮食损失与浪费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回顾粮食损失与浪费的相关定义、测度方法、影响因素等,并对此作出相关展望。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用低下和体系不健全,严重制约着中国国家信用的建设进程。新阶段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其需要一种新型的农村信用体系给予支撑。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既有的研究成果,对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进展和动态进行了综合评述。本文分析认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整合农户、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等信用主体的利益诉求,从微观模式和宏观战略层面构建一种新型的农村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20.
应用庇古税理论,结合煤炭企业生产特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企业生态补偿行为选择路径,提出了三种企业生态补偿行为即不响应行为、被动响应行为、主动响应行为,并提出了生态补偿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