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闻     
2020年我国将基本形成覆盖交通运输各领域标准体系日前,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交通运输各领域的标准体系。《意见》明确了十项交通运输标准化重点工作。一是统筹规划交通运输标准体系;二是建立综合运输标准体系;三是建立  相似文献   

2.
航运     
交通运输部首个行业研发中心在武汉成立3月28日,交通运输部组建的第一个行业研发中心——长江航运技术行业研发中心在武汉成立。"研发中心"3年内将完成研发平台和产品与工程化基地建设,形成开放、合作、共建、共享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外物流》2007,(7):59-59
交通部近日颁布《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确定了17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这一规划总体上贯彻了”依托国家高速公路网,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覆盖主要城市,服务全国城乡”的布局思路。规划确定近期建设重点为,综合客运枢纽站场、集装箱中转站、现代物流园(区),公路快速客货运输站场和信息服务系统。[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近日,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发布《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区域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建成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适用、绿色环保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率先初步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规划》重点突出环京津6市,以现有通道格局为基础,集中力量推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成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推进交通运输服务管理统一,提高一体化水平,深化与京津合作,建设标准统一的管理网、联程联运的客运网、多式联运的物流网、高效衔接的枢纽网,重点打造铁路网、公路网、港口群、机场群“四个网群”;共同打造京津冀连接全国的“48小时陕递圈”,每个设区市至少拥有一个综合客运枢纽和货运枢纽(交通物流园区)。  相似文献   

5.
交通运输部部长、党组书记杨传堂在工作报告中部署了2015年交通运输工作十大任务。一、力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实质进展2015年,交通运输部将把深化改革贯穿于加快"四个交通"发展全过程,推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抓好《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实施,掌握节奏和步骤,搞好统筹协调,使相关改革协同配套、整体推进。强化督促考核,确  相似文献   

6.
现代物流体系已实现全球覆盖,突破了企业、行业、地区相互之间的发展界线,物流行业借助和利用庞大的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物流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运输、仓储、装卸、信息等服务,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但当下物流行业发展面临一些困境,甚至影响到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因此,基于物流行业与交通运输行业之间的内在关联,该文深入探寻两者联动发展机制,夯实物流业对交通运输经济的保障性作用,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平台效用,促进两者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日,来自交通运输行业有关领域及高校、企业的100余位专家共聚重庆,围绕推动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次研讨会重点探讨了未来推进智慧交通的思路和方向。来自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中国移动研究院、百度、IBM和广州交通信息化建设投资营运公司等单位的科研  相似文献   

8.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着力构建适应产业布局特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交通、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提升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的运输服务水平和组织效率,增强交通运输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引领能力。为此,应深刻把握新发展格局下现代产业体系运行规律,以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为牵引,构建精准适配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求和高质量满足共同富裕要求的新的交通运输组织形式,着力完善与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优化相契合的交通网络布局和结构功能,发展与现代化产业经济循环运行相联动的交通运输组织模式和运行管理方式,形成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相协同的交通运输发展路径和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9.
首都交通过度集聚的路网格局亟需改变京津冀交通运输网络格局中,交通运输功能过于集聚首都与区域交通运输布局不均衡现象并存,并且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强化。从交通基础设施看,京津冀区域的铁路、高速公路均体现以北京为中心的放射式布局,而京津冀区域其他中心城市间的通道联络线不足。以北京为中心有六条放射性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与天津和河北所有11个地级市建立了直接的交通运输联系。以天津为中心的对外交通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背景下,交通运输对带动城市群的快速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城市群与交通运输的关系分析表明,城市群与交通运输是一种互动协调的发展关系。基于我国城市群快速发展所呈现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分析得出了城市群交通运输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设施的区域化和共享化、需求的集中化和多样化,以及公共交通的主导和优先地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群交通运输的发展重点,研究表明,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和交通方式发展等几个方面是新时期下我国城市群交通运输的重点发展方向。最后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为例,分别从城市交通、城际交通以及对外交通等方面探讨了城市群交通运输系统的构建思路,为其他城市群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日前,交通运输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签署《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加快贫困地区、革命老区交通运输发展共建协议》(简称((共建协议》),双方将加快推进区内14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国贫县、革命老区县(简称贫困地区)交通运输发展。到2020年,宁夏将全面建成贫困地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相似文献   

12.
西知甬 《数据》2009,(11):11-12
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工业从注重建设门类齐全的大工业体系,到现在重点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现代都市型工业的转变,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汽车和交通运输设备、机电、生物医药、都市工业和基础产业为重点的工业架构。虽然随着全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工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已降至四分之一,但工业直接或间接创造的增加值仍然巨大,工业的发展速度影响着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可以说,北京工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相适宜.交通运输的过于滞后或者是过度超前发展反而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与交通运输系统,文章重点研究了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希望从中能够为二者的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新时期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概况,从科技和政策两个创新方向带动整个产业发展,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达的公共交通体系及智能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15.
信息广场     
《乡镇论坛》2011,(8):4-5
“十二五”期间福建省老区县将全部通高速公路 “十二五”期间福建交通运输系统将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县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重点在规划、计划、项目、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实现全省剩余21个老区县全部通上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全面覆盖老区县、剩余100佘个建制村全部通上水泥路的目标,为老区县进一步加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  相似文献   

16.
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是现代化交通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内容。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验证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政策碳治理效果。研究发现: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政策存在环境政策红利,降低了城市人均碳排放,系列检验后依然稳健;试点政策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对属地和邻近城市人均碳排放量均具约束力,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政策降碳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北方地区、小规模城市、高铁未开通城市、交通运输劳动力低投入城市和交通运输规模小的城市更明显。为此,要建立健全低碳交通运输制度体系,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政策扩容,推广应用交通领域节能减排技术,加强市际交通领域碳治理协作。  相似文献   

17.
关键词1:深化改革交通运输全面深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2014年,交通运输部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研究制定《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部署9项改革试点任务,取消下放26项行政审批项目,将12项工商登记改为后置,建立管理权力清单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改革,着手编制《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稳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30年(1978-2008)来我国综合运输网络规模与布局,并对比分析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指标,对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治理整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向农业、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倾斜,并逐年增加投入比例。国家的重点建设对我区的资源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煤炭、石油、钢铁、有色金属、农牧林、盐碱等资源将先后列入国家重点开发建设计划,并建设相应的电力、水利、交通运输等基础配套设施,预计到2000年重点基本建设投资累积达300亿元之多(指列入国家计划的大中型项目),再加上一般配套建设项目的投资,相当于过去四十年的总和。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30年(1978-2008)来我国综合运输网络规模与布局,并对比分析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指标,对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