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客观上成为了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的助推器,也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通过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及其条件,认为当前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时机与条件尚未完全成熟.现阶段,为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以边贸本币结算功能扩展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稳妥推进金融市场发展、调整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并充分利用香港和澳门两个推广平台,将其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2.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规划的推进,人民币的周边化与区域化逐步形成。随着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往来的加深、金融市场的开放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在结算、计价及储备功能下均显提升。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实行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对以美元为中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出发,分析货币国际化的层次和条件及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指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启动,将有利于推进对外贸易,国家财富的保值增值,中长期内减少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风险和推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文章最后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货币互换建议.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近期伴随我国与诸多国家货币兑换以及我国人民币国际结算方式的扩大,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舆论逐渐高涨、升温,似乎我国人民币国际化已经临近并实现了.本文直面这种思潮,指出了这种思潮产生的原因及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为我们理性看待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这对人民币国际化将会起起有益的推进和实际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道路的进程,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贸易与金融的双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人民币跨境结算推出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实施的意义,最后指出在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人民币跨境结算实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主席2008年在20国金融峰会上,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主张,这充分表明了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进入了我国经济工作的日程。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弄清和了解我们拥有的优势和劣势有哪些显得尤为重要。全球金融版图的演化,也推动了人民币走向世界的脚步,从结算货币向投资货币、储备货币分阶段逐步过渡,人民币的国际化路线图开始清晰明确。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首先,要增强我国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实力;其次,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外汇制度和结算模式。  相似文献   

7.
跨境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清河 《商业研究》2012,(4):143-148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更加凸显。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该业务的稳健发展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尤为重要,及时加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对保障我国经济金融稳健发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和路径的基础上,考察了四种货币国际化的经验教训,探讨了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再度质疑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诸多弊病,国际货币体系重构已然成为一个普遍共识.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通过周边化进程的推进和境外结算的开展取得了显著性成果,在充分认识我国特殊国情和市场真实诉求的基础上,我国应抓住国际货币体系重构这一历史背景带来的机遇,积极稳健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在跨境人民币结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跨境人民币结算需求不断增长、跨境人民币投融资业务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央行、发改委、商务部、国资委、银保监会以及外汇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新政的实施对于推进高水平贸易和投融资双向开放,促进贸易新业态的发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区域化与边贸本币结算功能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人民币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及国际货币体系中重要成员之前,将根据市场需求走"渐进型"国际化道路:周边国家区域化--向周边非毗邻地区扩散--经过量变积累到质变而完成国际化的过程.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与越南、蒙古、俄罗斯、尼泊尔、朝鲜等国签订了边境贸易结算合作协议,本币结算在边境贸易中被广泛使用,但由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信誉保证,市场多选择以人民币进行结算.本文对人民币区域化能否以及如何从周边国家扩展到非毗邻国家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货币功能,成为主要的贸易计价结算货币、金融交易货币以及国际储备货币的过程。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的汇率改革开启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萌芽和发展,现阶段中国快速增长的对外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影响力的提升等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但由于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合理、人民币国际结算的失衡以及"霸权货币"的抵制,使人民币国际化面临不少困难。我们应完善和推广自由贸易区建设,形成本土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和人民币回流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机制,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协同推进渐进式的资本项目开放与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进一步扩大双边本币互换的范围和规模,以东亚货币合作为基础,推进国际货币合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货币国际化相关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和比较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跨境贸易流通现状、在离岸金融市场的流通现状以及作为国际储藏手段职能的现状。进而分析了世界主要国际货币的衡量指标的选定及分析。钎对我国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并结合基本面衡量指标的确定,对人民币国际化前景进行了探讨。包括战略目标的制定以及路径的选择。本文提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措施包括经济稳定增长、金融业发展、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的大力推进,以及在货币制度和人民币离岸市场等方面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举措.外资银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选择,有利于拓宽盈利空间,提高竞争力.因此,本文就跨境贸易业务对外资银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体系风险加剧,中国正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其中第一阶段便是推进人民币的跨境结算。自2009年7月6日人民币跨进结算启动至今,人民币结算额度不过百亿元左右,远远低于市场早期预期。本文将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分析跨境人民币结算遇冷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比较显著。但是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却比较低,意味着我国必须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早在2009年,中国就开始进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距离现在已经9年,但却仍旧对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重要性;其次探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如何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跨境结算发展迅速,业务范围已拓展至全国.发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既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也可以帮助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但在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过程中也存在金融行业发展水平较低,缺少结算货币选择权,人民币跨境结算收付不平衡等制约因素.提出促进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增强结算货币选择权,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田敏 《中国物价》2014,(9):78-80
签署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是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综合国力大幅提高、经济和金融实力提升的结果。随着我国与东盟等周边国家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的成功开启,人民币跨境结算不断推进,这对于推进人民币国家化,提升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影响细化,结合既有文献,研究人民币跨境结算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翟士军 《商业时代》2012,(31):57-58
本文认为,人民币要想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增长与中国经济的巨大规模是支持人民币结算走向国际化的核心。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维持世界经济格局的稳定,都需要人民币成为新兴的国际货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需要从根本上摆脱美元对人民币的消极影响,消除不必要的外汇管制,制定稳妥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币国际结算能力建设则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国际贸易分工的角度,针对我国人民币国际结算发展现状,结合实际,发现并探究人民币国际结算面临的挑战,进而对人民币国际结算的发展提出几点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作为推动现行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力量,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焦点。本文提出了"有限流动"的概念,并揭示了其与货币国际化之间的动态关系。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人民币已经具备的国际化的现实基础,并从货币互换、跨境结算、构建离岸市场、持续推进汇改以及货币区域化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