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的文化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交流逐渐转变成文化贸易模式。上海自贸区在2013年9月29日宣布正式成立我国将会在自贸区中,进行各种试验和探索的文化贸易的转变。本文就当下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解析上海自贸区在未来的发展和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上海自贸区承载着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的任务,其主要目标就在于释放政府效能、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上海自贸区主要位于浦东新区,以浦东新区为例具体分析自贸区在事中事后监管方面的关于政府效能、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实践经验。透过实践,发现当前上海自贸区事中事后监管仍然面临监管负担问题、负面清单改革不足和社会组织参与事中事后监管问题。因此,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面应共同努力,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相互协同的大监管治理体系,从而促进上海自贸区事中事后监管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经有多个城市设置自贸区,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结合已有的城市自贸区,研究大连自贸区金融创新的整体思路,并研究了其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局势逐渐恶化的背景下,构建中印俄自贸区对三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GTAP(第十版)数据库,动态模拟了中印俄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三国经济效应的变动以及对其农产品贸易的可能影响。结果显示,建立中印俄自贸区将提高三国的GDP水平,增加社会福利,改善贸易条件,扩大贸易规模,实现三国的互利共赢。在农产品贸易方面,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与加工农产品方面具备一定比较优势,印度在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上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俄罗斯在畜产品方面具备较大竞争力。为提高自贸区建立的可行性,中国应积极推进三国的政治互信程度,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并对建立自贸区开展可行性论证。在贸易往来中,中国还应积极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保护敏感性产品。  相似文献   

5.
建设上海自贸区是我国针对国际贸易规则体系演变趋势的应对之策。本文在讲述中国贸易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对自贸区的产生原因和发展状态进行研究分析,使其在中国未来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中起到试验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进口需求模型,采用SYSGMM方法,并结合反事实估计,测算我国多个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中国秘鲁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不存在贸易转移效应;中国新加坡自贸区、中国瑞士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既不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也不存在贸易转移效应。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创造效应较大,并且存在较长的持续性;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中国秘鲁自贸区贸易创造占贸易增长比例较大,其中中国新西兰自贸区效应逐年较稳定的递减,中国秘鲁自贸区变化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7.
中韩自贸区作为中国迄今为止覆盖领域最广、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区,也为"一带一路"沿线自贸区提供了范本。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中韩自贸区建立所拥有的优势、劣势、外部机会与外部威胁。  相似文献   

8.
刘浩 《山西农经》2017,(13):15-15
2017年3月,国家批准在辽宁成立自贸区。作为目前东北第一个自贸区,辽宁自贸区的设置目标具有东北特色,可以更好的发挥辽宁自贸区对周边地区,特别是对辽宁省以及东北经济社会的辐射作用,这对于促进东北振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中国自贸区建设以来的经验成果,为中国自贸区战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经验支撑。并结合我国自贸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总结了自贸区取得经验成果的相关的创新发展理念,从而为全国各地的自贸区建设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促进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加快构建新型对外开放经济体系,促进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凤 《农业经济》2016,(4):128-13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逐步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不仅为区域间经济往来奠定了夯实的物质基础,还在一定程度上推进自贸区内多个城市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实现了较为杰出的农产品贸易效应。但由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也是有利有弊,云南省与东盟自贸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往来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本文从云南省对外贸易及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出发,探究东盟自贸区建设对云南省出口贸易的影响,得出云南—东盟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并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寻求东盟自贸区建设背景下加速云南省农产品贸易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11.
里程碑之后     
张蕴岭 《中国改革》2010,(1):147-149
从2010年1月1日开始,中国-东盟自贸区开始全面落实,这是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正着力于营造完善的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民营经济的建设发展,激发市场主体的潜力与活力。随着全国各地自贸区的建立,我国的营商环境市场开放程度空前,供应链端口不畅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营商环境成为日益凸显的关键问题。发展绿色经济不仅能保护环境,减少能源消耗,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转变我国高污染、高耗能的发展现状,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以安徽自贸区芜湖片区为例,初步分析并研究基于绿色供应链视角下优化营商环境的难点与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文章系统分析了澳大利亚农业生产、贸易、关税政策和自贸区建设情况,详细阐述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区(以下简称中澳自贸区)农业谈判结果,采用GTAP模型定量分析自贸区建设对中国宏观经济和各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自贸区对双方经济增长和整体福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澳方受益更多;植物纤维、其他谷物、猪肉、果蔬、油籽、植物油和食糖等产业将受益于自贸区;国内主粮生产将受到挑战,羊毛产业将遭受较大冲击。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农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促进中国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西兰自贸区的实施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已签署实施的<中国-新西兰自贸区协定>的法律文本,特别是有关乳制品降税安排的内容,分析了自贸区建设对中国乳制品市场开放的影响.在自贸区建设中,面对竞争优势明显的新西兰乳制品,中国乳制品进口关税逐渐减低到零,乳制品市场将完全开放.新西兰乳制品在满足中国国内消费需要的同时,也对相关产业造成巨大压力.虽然自贸区协定...  相似文献   

15.
国内自贸区建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崭新名片,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关键内容。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域下,自由贸易试验区不仅是驱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循环的改革试验田和有力抓手,也是国内发展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开放桥头堡和重要窗口,在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关键枢纽作用。本文简要介绍自贸区发展现状,提出我国自贸区应从设立配套的法律法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探索自贸区差异化发展路径等方面将建设自贸区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连接起来。  相似文献   

16.
自由贸易区关税调减对中国牛肉进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中国已经建成、正在推进和未来将推进的双边或多边自贸区建设状况,探讨了中国牛肉供求状况和自贸区关税调减对相关产品的影响机理,分析了这些自贸区关税调减对牛肉进口量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中澳、中印自贸区外,其他自贸区的关税调减不会导致协议国出口到我国的牛肉数量激增。研究还发现,关税税率下降将导致牛肉进口成本降低,进口成本降低1%,牛肉进口量将增加2.21%。澳大利亚和印度是牛肉生产和出口大国,考虑国内肉牛产业稳定发展,中澳、中印自贸区关税调减应该逐步分阶段调减。  相似文献   

17.
自贸区建设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林业产业作为福建省的优势产业之一,始终被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应借力自贸区建设,以实现转型升级。文章将深入分析自贸区建设给福建省林业产业发展带来的主要机遇与挑战,探索基于自贸区建设的福建林业产业升级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上海自贸区成立3周年了。3年来取得了怎样的初步成果,对此社会上的评价是不一的。大家对自贸区的期待很高,3年下来,有的评价会觉得有落差。但是有没有注意到上海自贸区当时2013年在中美(BIT)谈判中,为了应对美方提出希望对外资准入前的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模式,也就是改变外资的审批模式,所以我们率先在局部地区做了试验,中国第一个外资的负面清单就是上海自贸区。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挂牌不久,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提出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这是上海、天津、广东、福建4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之后的全国第5个自贸区。农发行陕西省分行营业部立足西安核心经济圈,为大力支持自贸区建设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摸清业务存量,打牢发展基础该部积极着手,从机构设置、人力资源、业务信息三方面顺着陕西自贸区三大片区、9个功能区进行了业务梳理。截至2017年3月末,该部涉及陕西自贸区贷款业务共有5个支行,配备员工117人,其中在自贸区范围  相似文献   

20.
黄勇  牛惠亭  李谷成 《农业技术经济》1985,(收录汇总):113-129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最早建立、进展最快、效果最实的自贸区,其建立与发展对推动中国农业对外开放格局、拓展农产品多元化进口渠道及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反事实的合成控制法评估CAFTA战略对东盟整体和各成员国的农产品贸易效应,并通过生存分析进一步评估CAFTA战略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效应的持续性。研究发现,合成控制法较好地复制了CAFTA战略实施之前中国与东盟双边农产品贸易情况;CAFTA的建立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产生了贸易促进效应;但CAFTA战略对不同成员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效应不仅大小不同,甚至方向相反。进一步的生存分析发现,CAFTA战略实施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效应的持续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