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之控股非流通股股东会计处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蕾 《金融会计》2005,(10):9-11
股权分置的基本含义是:上市公司的全部股份由于政策限制被分为两类性质不同的股份,一类是可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流通股,一类是只能在场外协议转让的非流通股。目前,非流通股约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三分之二。股权分置破坏了上市公司利益机制一致性的基础,导致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2.
于蕾 《上海会计》2006,(1):21-23
股权分置的基本含义是上市公司的全部股份由于政策限制被分为两类性质不同的股份,一类是可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流通股,一类是只能在场外协议转让的非流通股。目前,非流通股约占上市公司总股份的三分之二。股权分置破坏了上市公司利益机制一致性的基础,导致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发生冲突。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质是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取得相应的流通权,从而实现所有股东股份的同质化,并以此希求股东价值取向的一体化、决策基础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完善资本市场的功能发挥和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截至2011年底完成股改并满足一定条件的78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2004-2011年为时间窗口,研究了控股股东的现金积累偏好在股改前后的差异。按照股权性质分组的研究结论表明,非国有企业控股股东的现金积累偏好在股改后明显减弱,而国有企业前后没有明显变化。按照股改批次分组研究结论表明,控股股东对公司持现比率的影响在股改后存在明显减弱的证据,证实了股改对控股股东侵占动机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顺超 《会计师》2020,(1):16-17
为了减少同业竞争或实现战略扩张,部分上市公司经常向其控股股东收购控股子公司的股权,也向该子公司的少数股东购买股权,从而形成对被收购对象的控制,最终实现企业合并。对于向控股股东及少数股东收购同一公司股权并构成企业合并的交易,对于合并方和最终控制方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并未明确规定,值得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3号),根据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等相关文件,现就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以下简称“企业”)有关会计处理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6.
最近对价两个字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到底什么是对价呢?对价(consideration)最早是英美合同法中的概念,指一方得到权利、权益、益处或是另一方换取对方承诺,所做的或所承诺的损失、所担负的责任或是牺牲。  相似文献   

7.
股权分置、控制权私人收益与控股股东融资成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丹  朱建军 《会计研究》2006,52(5):50-57
本文从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在股权分置下和存在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时股权融资活动对控股股东股权价值的影响,然后对融资成本的定义进行拓展,计量出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指出控股股东的股权融资成本远远低于其债务融资成本是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股权融资偏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不仅关系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性建设,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必须以对价理论为基础,考虑相关各方的利益,制定统一合理的标准。本文介绍了股权流通对价会计处理的不同观点,并提出相关的会计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谢幕,股权分置改革全面推开之际,重温股改第一案—三一重工成功实施股改的过程和经验,对于将要实施股改的广大上市公司无疑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3-2007五年间存在控股股东的分红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对股权分置前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每股现金股利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支持现金股利的"侵占"假说;股权分置改革后,存在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下降,并且每股现金股利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正相关系显著减弱,从而证实股权分置改革后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11.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若干会计与财务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股权分置改革的会计与财务问题方面,仍存在许多规划亟待明确,若干现象需要引起重视。本文对股权分置和会计规则导致的股票市场溢价、控股股东执行送股等对价安排的会计处理,国有股权会计考核体系改革、后股权分置时期的股票估值,送股等对价安排是否影响会计报表合并范围或权益法核算、改革费用承担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股权分置改革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暴露或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法律问题。本文分别对支付“对价”的法律性质、协商表决程序、改革承诺的履约保障、异议股权的法律解决途径、外资股流通的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3—2009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配对检验和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与会计稳健性有效需求不足假说和利益侵占假说。研究发现:(1)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比率越高的组,会计稳健性越小,即或有控股样本公司会计稳健性高于相对控股组样本公司,而相对控股样本组公司又高于绝对控股组样本公司;(2)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程度越大,会计稳健性越低;(3)终极控股股东为国有性质的公司会计稳健性高于民营性质的公司。本文的研究深化了我们对新兴市场国家制度环境下会计稳健性理解,同时对进一步规范会计稳健性相关的制度安排和监管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于公司认股证期末需要通过发行新股以应对权证持有人行权要求,故不能直接套用Black-Scholes公式.长电权证作为首只公司认股证,目前部分研究机构对其定价过程中的问题存在一定认识误区.本文将理清认股证定价模型原理,并针对长电权证的实际情况修正公司认股证模型,运用MC模拟的方法加以验证并提出考虑红利时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We employ a sample of 12,200 observations from 2,321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Exchanges in China between 2005 and 2013 to test five hypothese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st of tunneling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restraining incentives to expropriate firms. Financial crisis will reinforce the incentive to propping rather than tunneling with higher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Moreover,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how a stronger motivation to prop up during crisis periods than do those of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an entrenchment effect and a convergence-of-interest effect actually exist and vary according to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macroeconomic circumstances.  相似文献   

16.
6月19日,IPO新政下第一单中工国际上市,三一重工100股法人股实现流通,开启资本市场的后股权分置时代.  相似文献   

17.
股权分置改革中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是一次利益关系重新配置的过程,无论是从法理上看还是从现行法律上看,都是十足的法律问题,因此必须有法律思想的导入,按照法学的理念和方式来推进.当前在经济学思维指导下的股权分置改革已经走入法律误区,产生诸多法律上的困惑和缺憾.本文就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的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分类表决问题、法律救济问题和立法问题展开法律分析,藉此呼吁法学界和法律界尽快全面参与股权分置改革,为确保改革的公正、公开、公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股权分置问题与国有资本管理颇有渊源.当初股权分置的制度设计,主要是针对人们对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的担心与顾虑,切合了我国证券市场设立时特定的历史背景、经济条件、政治环境和思想意识.时至今日,股权分置问题已日益成为制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性制度障碍,它扭曲了国有资产的定价机制,影响了国有资产的顺畅流转和估值水平,破坏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稳定预期.  相似文献   

19.
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出现了诸多原来未曾碰到过的法律问题,同时,内部职工股、法人股个人化等历史遗留问题也重新浮出水面,亟待研究和解决。本文对股权分置改革中的非流通股股份权利瑕疵问题、内部职工股问题、法人股个人化问题、机构投资者参与表决的相关问题等六个疑难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股权分置的难题,中国证监会在2005年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全流通改革.由此,利用上证综合指数日收益率和深证成份指数的日收益率数据,采用GARCH(1,1)-M模型与EGARCH(1,1)-M模型对收益率的波动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上海证券市场存在较明显的"杠杆效应",且股权分置改革对上海证券市场的影响较大,对深圳证券市场的影响较小;同时也显示沪深证券市场的期望收益与期望风险存在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