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正在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美国经济学和社会学教授贝克尔曾深刻地指出:发达国家资本的75%以上不在于实物资本,而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成了人类财富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企业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的特别合约。财务管理的实践表明,企业财务管理范式要适应一定时期的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由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博弈能力所决定的,人力资本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不可忽视的要素,人力资本的日益重要性导致了传统财务管理范式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投入从根本上来说分为两类: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在工业经济时代,物力资本是企业生产中最稀缺的资源,从而决定了物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剩余中的独占地位,由此“资本雇佣劳动”便成为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博弈的初始均衡状态。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计量方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艳玲 《事业财会》2005,56(2):29-31
当今世界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成长越来越依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才。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经济增长中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已取代物质资本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本。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共识。然而。传统观念上,人不是交易对象,人力不能像一般物质资产确定买卖标的,对人力资本价值衡量存在禁忌;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传统资本保全理论正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历史性转变进程中,其局限性日益明显,需要发展和完善传统资本保全理论。   一、传统资本保全理论的审视和发展   资本保全的含义是保持投入资本的完整无缺,并且认为只有超出投入资本以上部分才能确认为收益。资本保全理论是计算成本、计量收益和衡量资本保值增值的重要依据,也是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支持着现代会计实务,构成了现代会计范式的“基石”。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必须重新审视、发展传统资本…  相似文献   

6.
“企业作为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这一理念已被企业界广泛接受,并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企业创新加速,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地位显著提高。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表现出独特的产权特征,人力资本存在于人的本身,一旦产权遭到破坏或者非意愿性使用,产权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甚或荡然无存。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只能激励,而不能压榨,才能发挥人力资本的潜能。因此,对人力资本的有效激励是决定企业生产经营绩效优劣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一些国企改革攻坚战之所以屡屡难以奏效,其主要原因除了国有资本“所有者缺位”等问题外,更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在改革的过程中没有对人力资本的作用予以高度重视。根据R·科斯的观点,企业实质上是由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所缔结的特殊契约。这意味着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在利益上应该是平等的。在历史上,由于物质资本相对人力资本更为稀缺,导致在企业制度的安排上忽视人力资本产权,只承认物质资本产权主体是企业的所有者。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发展日益以知识、技能为根基,资金、机器、设备、厂房土地及未受过教育培…  相似文献   

8.
资本构成的演变:从知识资本到隐性人力资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的内涵和特征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确立和延伸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资本逐步成为企业最大财富的创造者。知识资本理论在企业知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得以迅速发展。文章在界定隐性人力资本内涵的基础上,构造了基于隐性人力资本的资本结构体系,指出隐性人力资本的难以模仿、不容易编码等特点使其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特殊资源。  相似文献   

9.
刘奕 《现代企业》2011,(9):12-13
如今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本不再是农业社会的土地和工业社会的货币,而是知识资本。掌握知识资本的高层次人才日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中小企业的资金、实力与大型企业相比均不占优势,但是其人力资本的边际生产力远远高于大型企业,因而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对其生存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投资是组织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而心理资本的投资与开发则是组织创造竞争优势的基础和动力。心理资本是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组织氛围、心理授权、领导情绪智力、组织文化、高绩效工作系统等因素会影响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因此,应从这些角度更好地开发和有效干预员工心理资本,来保持组织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李虹  罗燕 《财会通讯》2009,(6):26-27
从整体而言,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还不强,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没有适时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市场竞争需要企业有更强大的生存能力,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竞争优势也要依赖于核心竞争力。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无形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企业取胜的关键已不再仅取决于先进的设备、厂房等有形资产,更多的是依靠无形资本,无形资本因其自身的特性被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而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培育和运作无形资本。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风险的预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硕  魏星 《财会月刊》2006,(2):50-51
企业资本包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其中,无形资本又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客户资本和专利资本等。在所有这些资本中,人力资本是最基本、最能动的资本,它决定着其他资本的规模和效率。因此,从企业角度研究人力资本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就人力资本风险预警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社会经济文明正处于一场巨变之中。知识经济从本质上讲,是以知识为资本来发展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资源中人力资源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在经济发展的各项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的劳动。然而,在现行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并没有对人力资本价值及其产权进行相应的反映。这种只承认“物力资本及其产权”,不承认“人力资本及其产权”的见物不见人的核算方式,颠倒了事物的本来面目,造成了剩余价值分配领域只承认“按资分配”,不承认“按劳分配”的既成事实。那么,怎样探索人力资本产权的会计核算方式呢?…  相似文献   

14.
当今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益突现,随着人力资本在企业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利益实现问题引起了企业界和理论界的重视。大多数人都论证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他们分别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即人力资本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企业的性质即企业的生产属性和交易属性、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都具有资本的共性等方面,说明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平等合约,  相似文献   

15.
民营企业应对人才战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朝林 《企业经济》2002,(12):90-91
在知识经济条件中,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已超过物质资源.所以,人力资本成为21世纪经济最重要的资本,各国间、企业间的竞争,最终也就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的智力资本培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资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表现出一种强有力的主导权和支配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资本经营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还有不少人对资本及其经营存在着狭义的认识,仅仅把它们看成股票经营、证券投资、产权收购、金融信贷等形式,忽略了其中的人力资源、智力资本的开发利用。然而,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资本和知识产品的高增值为标志的,  相似文献   

17.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人力资本将逐渐独立于财务资本,作为人力资本核心和高级形式的智力资本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正确认识知识资本、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智力资本的确认与计量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世界范围的高新技术革命和进步的浪潮,已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从自然资源竞争、资本竞争推向人力资源的竞争。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将是人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关键的制约因素。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利用人力资源的价值管理方法——人力资源会计。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现在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任何一个领域来说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都需要通过知识力量来取得更大的进步,从而有所发展。一、现代会计在知识经济冲击下的变革现有的各种权益理论,如业主权益理论、企业主体理论、剩余权益理论、基金理论和指挥者理论等均系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及以前时期,所贯彻的都是传统企业的资本雇佣劳动、财务资本至上的逻辑,这个逻辑目前正经受知识经济时代的冲击。在知识经济中,财务资本的相对市值下降,知识资本的相对市值上升,这种客观环境变化日益改变着企业中财务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相对地位关系及企业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20.
王璞 《人力资源》2004,(6):28-3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地区和企业间已经从传统的资本投资和规模经济竞争转向人才的竞争,对人力资本的争夺已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