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入世以来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统计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爱东  曾志 《会计之友》2008,(25):97-100
欧盟对我国企业频繁展开反倾销控诉和反倾销调查及其所蕴含的深刻本意,应当引起国人关注。追踪我国加入WTO以来,欧盟对华反倾销调查、最终实施反倾销措施的相关案例,以及对华反倾销立案商品相关内容进行了统计、比较分析,笔者认为企业无序竞争和不积极应诉的淡薄意识,遭受反倾销控诉、调查产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的行业特征,特别是国际市场激烈竞争背景下的管理贸易战略运用,是欧盟对华反倾销的根源所在。为此,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2.
入世以来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统计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对我国企业频繁展开反倾销控诉和反倾销调查及其所蕴含的深刻本意,应当引起国人关注。追踪我国加入WTO以来,欧盟对华反倾销调查、最终实施反倾销措施的相关案例,以及对华反倾销立案商品相关内容进行了统计、比较分析,笔者认为企业无序竞争和不积极应诉的淡薄意识,遭受反倾销控诉、调查产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的行业特征,特别是国际市场激烈竞争背景下的管理贸易战略运用,是欧盟对华反倾销的根源所在。为此,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反倾销领域,欧盟是我国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的区域。应对和处理好欧盟对华反倾销问题,对中欧关系的全面发展,对于中国拓展对外贸易及全面应对外国对华反倾销问题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面对以欧盟为首的国外对华反倾销战中,我国企业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4.
5月21日,美国公布了针对中国纺织品进口特别限制措施的实施程序,并于当日生效,美国对中国彩电业的反倾销也于不久前正式立案。同时,欧盟将在6月逐步取消对中国的普惠制,这波及几乎所有对欧出口的工业产品。此事的严重性,足可与曾经困扰中美关系多年的"最惠国待遇"相提并论。一时间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中国造"接二连三地打压。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赵晋平表示:从客观结果来看,我国现在确实面临比较多的贸易保护主义限制,世界上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确实比较集中。从20世纪90年代来看,虽然中国的出口只占世界整个贸易额的3%~4%,但实际上所受到的反倾销起诉案件数占全世界反倾销案件数的14%。  相似文献   

5.
当前欧盟出现了对我国同一商品同时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双反征税,这标志着欧盟对华贸易救济政策出现了新变化,反补贴成为中欧贸易摩擦的新领域。基于此,在探讨欧盟对华双反征税新趋势及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众所周知,由于我国对外贸易的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已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反倾销的最主要对象。其中,欧盟是世界上对华反倾销最多的地区,而中国是欧盟反倾销第一大立案对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目前我国是全球受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不断增加,中国的出口产品业因此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和产品面临的反倾销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那么,中国企业如何有效地掌握世界贸易的反倾销规则,分析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完善我国的反倾销策略,通过WTO规则并运用法律武器来应诉反倾销,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7.
黄涛 《现代企业》2001,(8):23-25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出口贸易不断增长,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出口的产品大部分是低附加值的产品,价格低廉、再加上近几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贸易保护主要情绪日益高涨,所以我国出口的产品很容易遭受欧盟等国家的反倾销指控,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出口产品遭受欧盟的反倾销指案件累计的80起,从区盟反倾销法及实践可以看出,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将中国看作非市场经济国家,二是对中国一国一税制,而不是个案处理;三是用替代国价格对我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相似文献   

8.
欧盟在对华反倾销贸易问题上,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确定倾销产品正常价值时,往往拒绝使用我国国内市场销售价格,反而采用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类似的市场经济国家同类产品成本或出口价格作为计算基础,事实上造成对我国出口企业的歧视性待遇。文章正是基于以上现状,在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的法律后,分析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此种“非市场经济地位”对自身发展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项梦晓  张兰澜  李静 《企业导报》2012,(15):127-128
随着中国逐渐走向世界政治经济舞台的中央,其日益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焦点。仅2009年,就有欧盟、美国、阿根廷、秘鲁、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掀起了对华反倾销的浪潮,其中仅欧盟和美国就有共计101个对华反倾销案件。如此密集的对华反倾销调查,使得中国面临巨大的损失和挑战,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争端,也为了切实保障中国的利益,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转向了反倾销会计的研究。的确,近年来反倾销会计队伍不断扩大,对反倾销会计学的研究也逐渐加深。反倾销会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有关。本文利用进出口贸易额来替代我国进出口贸易范围的扩大,利用经济案件的数量来替代反倾销会计的发展,通过两个替代变量之间的关系来研究我国进出口贸易与反倾销会计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欧盟是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地。欧盟对中国输欧产品频繁使用反倾销等措施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入,给我国出口贸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有关出口企业要充分利用欧盟反倾销的独特之处,争取相关的进口商、消费者等利益集团的支持,在反倾销应诉中赢得有利地位。 一、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现状 加拿大1904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反倾销法。随着各国关税的普遍降低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反倾销这一合法而又隐蔽的保护工具成为各田保护国内产业的惯用手段,全球反倾销案件逐年增多。 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糖精纳提起反倾销调查以来,我国逐渐成为各  相似文献   

11.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运用反倾销来限制中国产品的输入,而其中印度是最突出的一个.目前,印度对华反倾销立案数是继欧盟(119起)、美国(114起)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位的国家,也是对华立案数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自1994年印度对中国出口产品启动第一起反倾销调查以来,截止2006年7月31日,印度对中国反倾销立案数为98起,总计涉案金额7.6亿美元.据统计,在印度对中国发起的98起反倾销案件中,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的有70起(正在实施反倾销措施的53起),正在调查的10起.  相似文献   

12.
肖艳 《企业技术开发》2005,24(12):108-109
文章指出,欧盟对华反倾销歧视政策虽然有所松动,但中国的企业仍然很难得到市场经济地位或个案待遇的承认,因此通过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现状后得出结论:欧盟反倾销法是其灵活性与消极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布鲁塞尔时间今年6月20日上午10时~11时30分,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听证会如期举行。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下称“应对联盟”)发起人吴振昌,以及由中方聘请的法律顾问、欧洲律师和经济分析师组成的专家小组,就欧盟对中国鞋类反倾销进行了“无损害抗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与阐述欧盟反倾销对我国制鞋业所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从政府以及鞋企两个方面对应对欧盟反倾销的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入世与中国反倾销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及钠类提起反倾销诉讼以来,国外针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案呈不断增长之势。到2000年末,我国遭受了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起诉共426起,居全球之首,且大多败诉。中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如果说90年代以前,主要是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组织以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方式“封杀”中国的话,那么自此以后,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印度等也开始“截击”。不仅如此,只要一国对华某项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其  相似文献   

16.
欧盟对印尼脂肪醇征收反倾销税;欧盟对华光伏企业反倾销诉讼;欧美就中国限制稀有金属出口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计数模型,从WTO制度和贸易不对称角度分析了1994~2006年间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土耳其、墨西哥、阿根廷和印度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共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WTO制度和中外贸易不对称关系严重影响着国外对中国的反倾销政策.中国加入WTO显著地增加了国外对中国反倾销调查的数量;中国双边贸易不对称度上升和中外双边贸易量的增加,引起国外对中国反倾销数量增加;中国对外反倾销调查数量增加会显著抑制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行动.  相似文献   

18.
自1979年以来,许多来自中国的产品被欧盟反倾销法判为倾销。即使这些中国企业对欧盟市场索取的出口价高于国内市场价。但在欧盟反倾销法下,他们不仅被判倾销,而且经常被施加高额的反倾销税。本文试图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的不合理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侯雁 《企业经济》2007,(5):86-90
20多年来,我国企业一直深受国际反倾销之苦,政府与行业协会为此做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但国际对华反倾销行动仍在继续。对此,国内理论界和实业界已经开始从经济和法律等方面对现有反倾销对策进行深思,但很少涉及对被控倾销的行业与企业的营销行为进行分析。本文以钢铁行业为重点考察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目的仅仅在于提醒人们重视反倾销对策中的企业因素,强调企业应主动地实施营销创新,并且应成为我国入世后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过程中反倾销对策调整的基点。  相似文献   

20.
欧盟法替代国制度存在缺乏透明度、不可类比性、不公平性和随意性等缺陷。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方案选择巴西做替代国,在事实依据和程序方面都值得商榷。中方应寻求欧洲法院和WTO途径实施救济。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方案的通过反映了政治对法律的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