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我国法治国家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应注重校园环境的制约及营造;利用课堂、实践活动等载体,落实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的环境保护运动为生态伦理学的诞生奠定思想实践基础,两次世界大战及各国的工业化道路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与破坏,生态伦理学诞生并飞速发展。如今,生态伦理学是我们保护自然的风向标。通过调查显示:大学生环保意识薄弱,环保行为落实不到位。环境教育对于环境保护具有巨大的推动力,政府应加快构建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奖励体制;学校应着力培训具有高水平环境意识的教师团队并开设与环境保护知识相关的必修课,应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已推动环境保护运动的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3.
在新兴的90后思想中,利他主义似乎是被埋没了。整个社会都在批判,90后大学生利他意识淡化,缺少社会责任感。这样的谴责是有必要的,但是同时,也该审视一下90后利他意识缺失与社会的联系。本文从利他行为的根源、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现象,对90后大学生的利他意识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对郑州市十所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进行的实证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整体水平较高,但不少方面还相对薄弱。我国公民知识教育、校园民主政治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及社会公共环境等方面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5.
随着公民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对于当代公民公共精神的研究渐趋成为热点。对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研究,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对当前学界研究成果疏理,就大学生公共精神研究的现状、价值、培育途径以及下一步研究趋势进行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各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全力营造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职业生涯指导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意识培养的必要性,然后阐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意识培养的基本策略与关键点。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环境意识转移”的概念,给出“环境意识转移”的定义,构建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包括定义、条件、途径、实施主体及模式等。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实施主体之一的国际化经营企业,通过“外部经济性途径”实施的环境意识转移。通过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论证国际化经营企业通过环境经营和环境传播所进行的环境意识转移的效果。最后,为提高环境意识转移的效果,分别对国际化经营企业、我国企业和我国政府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自身财产安全的相关问题,反映大学生的财产防范意识现状,引起关注和反思,并提出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5,(5)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已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视角。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可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呈现不容乐观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权利与责任意识淡漠、主体意识薄弱等;同时,全媒体语境又给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以上这些方面都从不同的角度凸显了全媒体语境下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公共危机的类型、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如何让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与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是高校"育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因此,本文针对大学生公共危机教育现状,探讨以危机教育课堂教学、危机教育活动、危机应对咨询指导、危机意识调查研究"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公共危机教育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曾经的“象牙塔”式的大学生活一去不再,当代大学生无法正确对待种种困难和挫折,往往漠视生命的可贵,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人生.本文通过解析生命意识教育的概念以及其重要内涵,揭示生命意识教育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大学生由于缺失生命意识而屡屡导致惨剧发生的这一现象,进一步的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提出建议,以期达到大学生能够敬畏生命,珍惜人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对社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我国最新一次的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全国性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结构特征相比个体特征更能影响居民的环境意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有着不同的生成逻辑;作为个体经历的环境事件在环境意识的生成中发挥重要的建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城乡居民的环境意识同时表现出了社会结构规制和社会事件建构的面向。  相似文献   

13.
《商》2015,(17)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意识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自然观的树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但目前由于外来文化影响、学校教育的缺失、社会环境的缺乏以及大学生个人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认识肤浅、意识淡薄。因此,加强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意识,要在高校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营造突显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环境、依靠大学生自身的自主自觉来完成。  相似文献   

14.
陆颖 《消费导刊》2011,(3):129-130,143
中国的酒文化加之市场经济交往活动迅速增长是导致醉驾的基本原因。必须从增进公共意识着手,解决局部意识和公共意识的冲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酒文化加之市场经济交往活动迅速增长是导致醉驾的基本原因.必须从增进公共意识着手,解决局部意识和公共意识的冲突.  相似文献   

16.
曾经的象牙塔式的大学生活一去不再,当代大学生无法正确对待种种困难和挫折,往往漠视生命的可贵,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人生。本文通过解析生命意识教育的概念以及其重要内涵,揭示生命意识教育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大学生由于缺失生命意识而屡屡导致惨剧发生的这一现象,进一步的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提出建议,以期达到大学生能够敬畏生命,珍惜人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仍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个人意识的形成阶段,培养体育意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发展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具有重要意义。对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应关注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多渠道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陶冶学生的良好情操;应积极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和欣赏体育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使之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国家意识内涵的基础上,从国家意识的功能与发挥、全球化态势的影响与挑战、大学生内在发展需求与归宿三个不同层面全面论证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价值所在.国家意识培育深怀文化忧思与人文关照,肩负着教育责任与使命,启示着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可谓现实而富深意,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一背景,首先论述了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含义,以由此分别从政府营造良好的全民创业氛围、大众媒体客观引导大学生创业思路、高校建立新型的创业教育观、高校要建立起务实有效的创业教育保障机制以及大学生自身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等五个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方式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大学生未来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宪法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我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因此了解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总结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问题并分析产生原因,进而探索有效的普法途径,加强对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全体公民宪法意识的重要举措,对我国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