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主权财富基金的监管及对中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权财富基金作为外汇保值增值、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工具,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与发展。但是引入主权财富基金的东道国因担心其冲击国内经济秩序,战略性地破坏国内经济发展,纷纷要求对主权财富基金进行监管。这种监管分为引导主权财富基金流向的一般性监管和限制主权财富基金进入的严格监管两种。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也对此表示了关注。在庞大的外汇储备压力下,成立主权财富基金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如何适应对主权财富基金的监管,成为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主权财富基金的监管框架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权财曾基金作为国家外汇资产保值增值、实现特定政策目标的有效工具,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但是,鉴于主权财富基金的特殊背景,东道国难免担心其冲击该国经济秩序,构成国家安全威胁。因此,各国呼吁对主权财富基金加强加强监管。现有的主权财富基金监管框架包括国内监管和国际监管合作两个层面。作为主权财富基金领域的新兵,如何适应对主权财富基金的监管新要求,成为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货币政策股市传导基本理论和我国股市传导基本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股市传导是有效的,但是第二阶段不畅通.在股票价格财富效应中,相对于股票二级市场,我国股票一级市场财富更为显著,其中企业上市前的投资所引致的股票财富效应值得关注.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进一步深化,股市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关注股票价格的变化.为了完善股市传导渠道,建议加强上市公司再融资资金用途监管和非法集资监管,促使股票价格q值效应和财富效应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持续积累,高净值人群的财富增长较快,财务管理业务增长强劲,受到国内金融机构的青睐,纷纷开启财富管理转型.在行业竞争加剧及监管趋严的态势下,如何实现财富管理业务转型,是国内券商面临的战略难题.文章基于国内券商业务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分析了券商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一个中心、二个要素、三个主体、四个体系"的国内券商财富管理转型的个人见解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方强  孟醒  明朗 《银行家》2020,(3):84-87
受行业佣金率不断下行趋势的影响,券商财富管理转型一直是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关心的热点话题。然而,过去几十年,中国金融体系长期以银行为核心,存款和理财产品占据绝对份额,财富管理市场由商业银行主导。此外,经纪牌照监管思路、行业监管标准不一禁锢了财富管理买方定位的发展,证券公司财富管理转型一直停留在以产品代销为主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6.
以财富管理为着力点服务浙江经济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经济转型将迎来巨大的财富管理需求,这为银行业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开展财富管理银行业务也是商业银行打破同质化竞争、辅助产业资本走出去、实现自身战略转型的必由之路.在浙商业银行实现财富管理转型,必须从传统的资金提供者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变,可以从产品创新、品牌塑造、新兴产业、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和风险控制六个方面入手.同时,政府和监管机构也应加快完善法律法规,鼓励金融创新,搭建行业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财富管理市场发生深刻调整,在市场格局、客户需求、投资组合、行业态势、盈利模式、监管政策等方面均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中国作为新兴财富市场,未来财富管理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中国商业银行应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在思考分析全球财富管理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经验,努力实现在经营理念、服务对象、产品供给、客户经营、竞争策略和运营保障等六个方面的转变,加快构建起适应现代财富管理发展规律的新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主权财富基金不断快速增长的规模及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潜在影响力,使其成为发达国家政府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主权财富基金现状及引发的争议进行描述,分析其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最后提出符合各方利益的、能为各方所接受的监管体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主权财富基金发展势头愈发强劲.已经成为了当前的热门话题。本文分别从主权财富基金概况、主权财富基金透明度及监管、主权财富基金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三方面分析评价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研究了证券公司数字化财富管理业务,在重新定义数字化财富管理的内涵、总结境内外典型机构数字化财富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证券公司数字化财富管理面向未来的发展定位、发展模式以及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提出,证券公司数字化财富管理发展应贯彻以客户为中心、围绕价值链建设全面数字化体系、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用数据驱动业务发展这四大核心定位。同时,本文基于顶层设计及优化监管的视角,提出了促进证券公司数字化财富管理发展的政策建议:一是建立数字化财富管理的统筹监管机制;二是完善证券基金类投顾政策法规;三是加强投顾利益冲突管理;四是扩展账户基础功能;五是明确数字化服务标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离岸信托的发展以及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借助离岸家族信托这一财富管理工具将家族财富与企业经营风险隔离,从而实现财富的传承与资产保值。本文阐述了离岸家族信托的基本架构及功能,梳理部分主要离岸地与我国对家族信托的管理制度,剖析由境内居民个人参与的离岸家族信托的外汇监管困境,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到2017年,金融危机已经过去整整10年,我们见证了金融服务行业的巨大变革.金融行业中,财富管理领域受到的明显影响可能是最大的.地理、社会、技术和监管领域产生了大量的变革,已经快速地改变了投资者购买投资产品和接受理财建议的方式,从而改变了整个行业的运营模式.过去的财富管理模型正在迅速地被淘汰.  相似文献   

13.
主权财富基金是政府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重要方式,但其盈利状况受政治干预、经济制约和文化偏见的约束,从而对其政策绩效产生了不良影响。根据这一特征,主权财富基金的治理机制应当实现从政治风险到财务风险的转向,相应的监管措施则应实现两个转变,即在监管主导者上从东道国向母国的转变,在监管重心上从投资者身份向投资行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争议也不断增加:主权财富基金是被动的财务投资者,还是难以估测的战略投资者?是否需要对主权财富基金进行必要的监管,或者提出一套最佳行为规范?是否必要以某种行为准则使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行为基于纯粹商业目的并保持适当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争议也不断增加:主权财富基金是被动的财务投资者,还是难以估测的战略投资者?是否需要对主权财富基金进行必要的监管,或者提出一套最佳行为规范?是否必要以某种行为准则使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行为基于纯粹商业目的并保持适当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6.
肖平 《中国外资》2010,(16):26-27
本文对货币政策股市传导基本理论和我国股市传导基本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股市传导是有效的,但是第二阶段不畅通。在股票价格财富效应中,相对于股票二级市场,我国股票一级市场财富更为显著,其中企业上市前的投资所引致的股票财富效应值得关注。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进一步深化,股市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关注股票价格的变化。为了完善股市传导渠道,建议加强上市公司再融资资金用途监管和非法集资监管,促使股票价格q值效应和财富效应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数字     
中国国内财富管理资产将年均增长14%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6日表示,预计中国国内财富管理资产将年均增长14%。李伏安说,中国内地已经是亚洲地区(日本除外)第二大财富市场并仍将保持迅速增长,财富管理业市场潜力巨大,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宏观审慎监管关注更多的是经济体的“效率”问题,对“公平”问题的关注相对较少。本文首先使用OLG模型,将杠杆率作为主要宏观经济工具变量,引入经济个体之间财富的代际转移机制,研究不同经济周期宏观审慎监管对财富分配不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经济个体投资收益和产出能够满足其消费需求的情况下,当经济体处于繁荣期时,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来控制信贷增速,有助于缓解财富分配不平等问题;而当经济体处于衰退期时,宽松导向的宏观审慎监管可能出现为了“效率”而牺牲“公平”的问题。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同样表明,当经济体处于繁荣期时,紧缩导向的宏观审慎监管有助于降低基尼系数;而当经济处于衰退期时,政策当局可能为提升经济“效率”而牺牲“公平”。这与理论模型的结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金融机构的政府救助对监管声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市场上,政府监管的声誉反映了对金融机构的威慑力,针对金融机构的违规破产,政府不合理的救助行为会极大损害其监管声誉,降低威慑力;同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产生和违规概率加大会造成政府救助成本的进一步增加和社会总财富的持续减少.本文通过简化的KMRW模型分析了这一过程,并认为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中国金融市场秩序和法律秩序深层次的矛盾冲突,应当积极建立承诺可信的规范的监管秩序.  相似文献   

20.
从财富管理的政策监管视角看,首先,从整个监管政策来讲,私人银行业务,包括资产管理业务未来将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监管机构正在酝酿、探讨和落实针对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管理办法,包括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等行业规范。其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