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近年来,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逐步凸显出来,成为驱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积累机制和人力资本利用效率,通过回归分析等实证方法,探求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差异的深层原因,以求促进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区域人力资本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很大,目前广东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应该更加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本文从人力资本存量、质量和丰度等角度分析了广东省人力资本同东部沿海六省的差异,以及省内各市人力资本差异,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多元统计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的人力资本潜力进行定量评价,提取影响人力资本潜力的公共因素,综合分析我国各地区人力资本潜力的差异,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1990年与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运用回归分析研究了区域人力资本指标10年间的差异及其变化趋势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人均GDP的增长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按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率、识字率提高率、教育投资占GDP 的比例变动和每千人医生数增长率,但它们对人均GDP影响的方向不同,这一结论不同于许多学者的总量研究结果.本文还利用因子分析进一步解释了人力资本各指标的层次结构对经济作用的影响.这对于在经济转型期深刻认识人力资本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区域人力资本差异西方新增长理论将人力资本纳入到了经济增长模型当中,认为专业化的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内生了技术进步,而知识的外溢性或人力资本的外部性保证了技术进步,使经济范围的规模收益递增,从而使经济长期持续增长。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舒尔茨也论证了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要高于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而且人力资本较快地增长对于收入均等化和国际经济关系改善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区域经济实力直接取决于区域拥有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但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  相似文献   

7.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区域的经济实力取决于区域拥有的物质资本存量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人力资本存量的数量和质量。在信息时代,区域的经济竞争能力取决于区域的人力资本存量的质量,即劳动者的素质。地区竞争力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与居民的科技投入密切相关,还将直接受到社会制度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制度不仅影响现有的劳动力素质,还直接影响未来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从而不仅决定了区域现有的竞争力,还将影响区域未来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典型贫困地区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差异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联产承包变革以来,家户特征对农民收入差异的影响程度显著增强,特别是不同地势、不同民族之间农民家庭人力资源及其投资的不同,对农民收入差异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宁夏为例主要考察:(1)从区域角度研究贫困地区(山区)与非贫困地区(川区)农民家户特征对收入差异的影响;(2)从民族角度研究回族与汉族农民家户特征对收入差异的影响;(3)从阶层角度研究不同地势、不同民族各阶层农民家户特征与收入分配差异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贡献差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力资本是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区域间人力资本存量及作用效率的差异造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差异。通过构建人力资本贡献模型考察了不同区域间人力资本对可持续发展贡献的状况,结果表明不同区域间人力资本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存在较大的差别,而且同一区域中人力资本对区域可持续发展3个方面的贡献也存在差异。依据人力资本贡献的差异对各区域进行了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人力资本贡献差异产生原因及相应的提升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对2000—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人力资本错配指数进行测度,从省级层面、区域层面考察了人力资本错配的类型和演进特征,通过泰尔指数对东中西三大地区和八大经济区人力资本错配的区域差异及来源进行揭示,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人力资本错配的空间关联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人力资本错配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整体上由配置过度演变为配置不足;人力资本错配的演进态势在不同省份和不同经济区具有显著差异;三大地区人力资本错配差异的主要来源为区域内差异,而区域间差异对八大经济区人力资本错配的区域差异贡献率趋于上升;整体上人力资本错配具有明显的空间关联特征,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剧了人力资本错配,而居民消费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的提升有助于缓解人力资本错配。  相似文献   

11.
焦婧 《时代经贸》2012,(4):166-166
针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的现象,本文选用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以山东省为例对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及其差异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针对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提出7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11个地区之间的人均GDP基尼系数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新世纪以来,主要城市之间的人均GDP基尼系数在缩小,11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标准差继续扩大,但基尼系数有所缩小;浙江的经济发展呈现西南地区明显落后于东北地区和沿海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杭州、宁渡的经济辐射作用高于温州;衢州市、丽水市是浙江省经济发展的洼地。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理论学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可以归结为物质资本、知识因素和人力资本,而且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具有主导性的决定因素,其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影响着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竞争优势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区域创新环境的地区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构建区域创新环境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评估方法,对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2001~2006年区域创新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估及比较,以揭示区域创新环境的地区差异以及地区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高经济增长环境下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现象始终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从八个视角梳理了国内外学者解析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文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与趋势进行了探讨。文献分析的启示是,后续研究应该对众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下进行综合分析。另外,还应该从微观主体以及中观产业的视角,探究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差异加剧了区域经济失衡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研究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重点探讨人力资本在经济趋同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地区经济表现为条件趋同而非绝对趋同,地区经济的最终走向取决于储蓄率、劳动力增长率和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储蓄率和劳动力增长的变动有利于缩小地区经济差异,而人力资本则是造成区域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贫穷地区的经济后发优势几乎可以完全被人力资本的落后所抵消。因此,落后地区只有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改善本地劳动力人口素质,才有可能赶超先进地区,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不论是人力资本总量还是质量对经济增长都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各区域人力资本总量和质量存在差异,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大小也有一定区别。通过将东北地区的吉林省和发达地区的浙江省人力资本差异的比较分析可知,吉林省人力资本总量偏低,人力资本质量较高但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人力资本投资较少,影响了吉林省经济增长速度。因此,要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总量、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来缩小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差异,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8.
1995年分税制以后。尤其是近几年,福建省区域财政发展差异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地配置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而且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统一。因此,有必要在理论上对福建省区域财政发展差异作出正确的阐释,以便指导政策实践,为缩小区域差异,实现省域内经济协调发展而努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绿色GDP对浙江省内的区域差异状况进行修正后,发现用绿色GDP衡量的区域差异要大于用GDP衡量的区域差异。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衡量指标具有片面性,从而经济发展政策产生的误导所致。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因素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0.
董梅  孟秋敏 《经济研究导刊》2013,(29):179-181,228
根据保险市场发展对宏观经济环境的要求,以2011年江苏省保险业发展为例,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保险市场区域差异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地区间保险市场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外部环境,以及保险业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完善宏观经济环境,加强政府引导、市场培育、自身服务创新,以促进保险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