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迁徙自由的法律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绵娓 《经济师》2005,(2):64-65
在当今中国法学界 ,“宪法是否恢复迁徙自由权” ,已成为一个争议众多的问题。因此 ,深入溯源迁徙自由权 ,对迁徙自由的理解以及宪法是否应当恢复确认这一基本权利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军 《经济视角》2004,(2):32-33
迁徙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而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存权利,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说,迁徙自由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宪法实践的经历,例如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但在建国后不久,由于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原因,在该项权利还未被真正实现时即  相似文献   

3.
新闻自由权是言论自由权和出版自由权的衍生,同属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新闻自由对应着新闻侵权,侵权责任的承担则对应着抗辩事由。为了正确把握新闻自由与新闻侵权的关系,应将新闻侵权尽快入法,文章结合刚刚出台的《侵权责任法》,对新闻自由和新闻侵权两个范畴进行了比较与思考,力图探析《新闻法》出台的意义与走向。  相似文献   

4.
浅谈中国户籍制度对公民身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玮  王卓 《经济研究导刊》2010,(19):199-201
户籍制度是政府职能部门对所辖人口的出生、死亡、迁徙、婚姻等基本状况进行登记并进行相关管理的一项国家行政管理制度。他不仅反映人口的基本信息,而且与人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职业相关。这样,户籍制度就不仅仅是提供人口统计的基本信息资料,而是包括与公民的身份、职业等权利相关的一系列的社会管理制度。以广义的户籍制度为研究视角,从中国当前的户籍制度入手,分析其局限性,研究其在公民社会生活中对公民身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是中国政府依法对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国公民统一颁发的,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定证件.公民从事有关活动需要证明身份时,有权使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不得拒绝.由于种种原因,部分藏民使用身份证时,本来同一人,身份证应该能证明这一点,但不能证明的情况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6.
通过完善法律制度促进和谐社会,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前提和基础。宪法上规定了公民参政议政权、身心自由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以及特定主体的权利,对这些基本权利的切实保障将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宪法基本权利实现的状况越好,我们离和谐社会就越近。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针对住房问题相继出台了为保护公民住房利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起了系统、完整的住房保障体系。对改善我国公民居住环境、提高公民居住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民意识是公民涉及一切公民行为时的稳定心理特征。在社会治理中公民意识有助于形成社会治理的良好局面,有助于降低社会治理的成本,有助于解决社会居住矛盾。而培育社会认同感与归属感,发挥社会公共精英的作用,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培育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思路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发展小城镇应当从实际出发,妥善处理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占用和土地流转问题,尤其应当在观念和制度上善待进城务工的农民,正确评价和尊重乡村文明,尊重农民的迁徙自由权。  相似文献   

10.
肖滨 《开放时代》2007,(6):21-34
本文从安东尼.吉登斯民族主义的论述出发,凸显民族主义的理念导向问题,并分析了三种不同理念导向下民族主义的不同走向:主权导向下的民族主义既可能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的正当性,也可能具有扩张本国势力的侵略性。民族建构导向下的民族主义既可以沦为民族同化主义、种族主义,还可以滑向具有分离主义特征的族群民族主义,也可以走向在民族一体与族群多元之间寻求协调的包容型的民族主义。公民权导向的民族主义既可能与自由主义(突出公民的个人自由权)以及民主主义(强调公民的政治民主权)携手,也可能与重视公民美德的共和主义结盟。理性、健康的民族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它的理念引导。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它承认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并通过宪法形式公开承认每个公民的平等权、自由权、参政权、受益权和权益保障权。从理论上说,这些公民权利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相联系,有充分实现的可能。但在我国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这种公民权利,并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在经济生活方面,由于强调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的实践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总结了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轨迹。认为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在中国不能体现 ,原因在于中国不具备公民迁徙自由选择和完全的市场经济环境的前提条件 ;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工业化率高于城市化率的反常现象 ,可解释为中国 5 0多年来实行的工业化赶超战略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根据世界城市化的规律判断 ,我国已进入城市化的加速期。但是 ,未来几十年城市化水平能否顺利加速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3.
在近年来的新闻工作实践中,新闻侵害名誉权官事屡屡发生,由此而引发的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很值得探索。 随着法制的逐步健全和公民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权利主体行使权利时相互冲突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在现代社会中,任何权利的行使都不是绝对的。如果行使自己权利不当而造成他人合法权利的损害,就必须追究法律责任。新闻侵权问题就是由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自由权与其他人的人格权等发生碰撞而产生的。 新闻侵权问题是如何构成的?公民的名誉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名誉权的核心是社会评价,公民享有获得他人对其进行客观公正评价的权利;任何人不得侵害主要是贬损特定人的社会评价。根据  相似文献   

14.
居住的政治——B市业主维权与社区建设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于华  沈原 《开放时代》2012,(2):83-101
本文以B市社区建设的实践过程为基本社会事实,通过人们的居住形态和围绕居住权利的行动探讨城市社区的形成与演变,以及这一过程中国家、市场、社会之间的复杂互动与博弈。本文认为:居住是最重要的生存基础和生活内容,维护合法的居住权与房屋产权,就是保护作为生存权的人权,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因而对于公民而言就是最大的政治。  相似文献   

15.
在基本权利理论的视域下,城市摊贩经济的存在是摊贩劳动权、生存权和经济自由权等基本权利的体现.根据基本权利的"主观权利"和"客观价值秩序"双重属性,政府负有保障公民享有基本权利的义务.我国目前城市摊贩经济管理现状不尽如人意,因而从基本权利属性的角度设计出我国城市摊贩经济的可行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罗尔斯与他的正义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尔斯的思想不同于与其同源的文化相对主义和情感主义,他同康德在最大程度上展示了西方的启蒙传统;理解罗尔斯的“无知之幕”莫过于将其比做一场由抽卡片来决定每个人命运的人生游戏;“平等”是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公民自由权的平等、财富分配的平等、机会的平等。  相似文献   

17.
肖滨 《开放时代》2003,(6):64-74
鉴于对洛克政府理论流行的解读往往缺乏对其整体的把握,本文试图证明,洛克的政府理论是一个逻辑结构严密的统一整体,它以权利体系(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为基石,既拒斥无政府,又反对权力无限的利维坦,并以文明社会及其公民政府避免无政府和利维坦的双重陷阱,从而确保政府权力受到有效限制、公民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由此实现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之间的和谐平衡格局.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分权式改革的视角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发展道路,总结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成功经验在于政治集权下的经济分权。但是经济分权并不能有效缩小城乡、地区与贫富差距,其原因在于中国人口不能自由迁徙,对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不能实现"用脚投票"效应,从而影响了对地方政府的监督与激励作用。文章指出只有在人口自由迁徙的条件下,政治集权下的经济分权才能有效激励地方政府,特别是落后地区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积极性。在认清分权式改革与人口迁徙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设计下一步的改革方略,有利于中国真正走出一条大国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科学研究自由权是宪法基本权,从它的权利性质而言,科学研究自由权既是内在精神自由,又是外在精神自由;从基本权利的功能角度而言,科学研究自由权具有消极防御权和积极给付请求权的双重功能。科学研究自由权包括资料、信息的获取权、选择科学研究课题的自由权、研究自由、获得物质帮助和奖励权以及科研成果的发表权。在我国,并不存在研究特权,科学研究自由权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小产权房"已成为社会各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刺手问题,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并留下了很多隐患.实现农村集中居住制度,放开公民城乡居住限制,通过补交国家土地出让金的办法,实现居住市场化途径,建立城乡居住一体化模式,是解决现实"小产权房"矛盾,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