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主要从产业内分工的角度出发,通过产业内贸易指数、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AE法,对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中国农产品对美竞争力状况和中美产业内贸易结构等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相应的结论得出不断提高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改善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张惠宇 《当代经济》2017,(36):12-15
本文利用中国与日本第进出口贸易数据,分别采用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GL)、以及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分析中国与日本分析两国产业内贸易现状,并对中日两国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的动因进行分析,得出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通过EVIEWS7.2最小二乘法对产业内贸易指数和人均GDP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人均GDP的提高会引起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然后从促及和制约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中日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中国市场的规模经济和中日两国较近的地理位置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日本消极的对华政策,中国落后的产业结构以及落后的生产模式阻碍了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保护优势产业,扶持弱势产业,引进技术、资金、人才,企业在生产技术差异化的产品的同时要为产品带来更大的产品附加值,创造自己的国际品牌才能在产业内贸易中获益.  相似文献   

3.
我国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计算了12类服务部门和服务贸易总体从1999 - 2009年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Brü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McDowell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高,Brülhart指数显示我国服务贸易产品十一年来贸易的增量主要来自于产业内贸易,Thom&McDowell指数表明我国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的增量主要是由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带来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中国出现大量的农产品贸易逆差。本文利用格鲁贝尔—洛伊德指数、布吕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汤姆和麦克杜威尔水平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两国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分析,得出两国间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主要的贸易形式为产业间贸易。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企业能得到最大的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别利用产业内贸易绝对额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和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比分析了1997~2008年间中韩两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情况。从静态角度来看,中国在资源和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上以产业内贸易为主,韩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上以产业内贸易为主,韩国服务业贸易结构优于中国;从动态角度和产业内贸易绝对额来看,中国则略优于韩国。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中韩服务业贸易模式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马静  逯宇铎 《经济问题》2012,(7):118-121
由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研究概况,引出对中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基于2004~2009年中欧服务贸易数据测算出GL指数和MIIT指数,发现了各服务部门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不同态势。选取人均GDP、服务贸易开放程度和对外贸易不平衡程度作为自变量,即影响因素,但均未表现出与产业内贸易指数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杨岚 《经济师》2007,(12):100-101
文章就中美在SITC第7类下的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两国历年来在该项目下产业内贸易发展特点,对产业内贸易指数加以计算,分析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了解促进两国SITC第7类产业内贸易所需解决的问题,对我国在该类产业的发展适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雯  吴琦 《经济地理》2011,31(5):787-792
选用Aquino指数,定量地分析了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在二者贸易份额中的比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产业内贸易细分为垂直型和水平型两种形式,选取2001—2008年的相关数据,运用GMH法对两岸的产业内贸易结构特征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两岸贸易产业内贸易水平还比较低,但产业内贸易增长迅速,尤其在中高技术层面产品上产业内贸易逐步增强;两岸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但最近几年,水平型所占比重增长较快,有垂直型向水平型发展的趋势;两岸产业内贸易在区域结构上也呈现出动态演进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吴学君  龚梦 《经济地理》2011,(7):1185-1189
本文首先运用Grubel-Lloyd计量法和GHM分解法对1997—2008年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分别加以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从国家层面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差距、外商直接投资、农产品贸易不平衡、贸易伙伴的贸易开放度是影响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国家层面因素;区域优惠贸易安排、地理距离、市场规模因素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郭晓合  陈瑜 《时代经贸》2007,5(2X):73-74,76
本文从泛上海都市圈与泰国贸易发展的现状入手,通过使用双边贸易结合度、贸易专业化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从而得出双边贸易正由从基于外生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走向基于内生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性分工的结论,不断扩大双边贸易,寻求双方新的贸易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影响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发展因素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G&L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与东盟近20年来的大量贸易资料进行分析,证实了它们之间存在产业内贸易比重不断提高的趋势.研究表明,我国巨大的市场规模、与东盟的地缘优势和日渐频繁的贸易往来、双方日益提高的人均GDP是中国与东盟发展产业内贸易的有利因素;而我国落后的产业结构和不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却制约了我国进一步发展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静态产业内贸易指数(Static GL index)和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 index)对2001年至2012年中日农产品贸易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中日两国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分布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双边农产品贸易具有明显的产业间贸易特点,只有少数的农产品如水果、坚果、蜜糖及烟草保持了良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特别是自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几乎是完全的产业间贸易;日本农产品的竞争力水平日益提升,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威胁加重。  相似文献   

13.
泛上海都市圈与泰国贸易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泛上海都市圈与泰国贸易发展的现状入手,通过使用双边贸易结合度、贸易专业化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从而得出双边贸易正由从基于外生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走向基于内生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性分工的结论,不断扩大双边贸易,寻求双方新的贸易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入世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额急剧增加,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第3大农产品进口国,农产品贸易在两国经济往来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近年来,中美农产品贸易不断呈现新的特点,同类(种)产品贸易也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这种以产业内贸易为特征的贸易模式也成为推动中美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本论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和研究成果,探讨有关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中国与美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政策背景、结构变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用各种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有利于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有效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周萍 《时代经贸》2010,(10):51-52
入世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额急剧增加,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第3大农产品进口国,农产品贸易在两国经济往来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近年来,中美农产品贸易不断呈现新的特点,同类(种)产品贸易也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这种以产业内贸易为特征的贸易模式也成为推动中美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本论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和研究成果,探讨有关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中国与美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政策背景、结构变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用各种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有利于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有效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对外贸易的不断自由化、深化与发展.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也更加迅速,其占各国对外贸易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本文主要运用修正後的Grubel和Lloyd指数,计算我国与14个主要贸易伙伴的总产业内贸易水平、水平性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程度。通过测算发现,我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不断上升,并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但仍以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为主、,根据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理论,测算我国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而封今後我囤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方向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测算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和发达国家以及和发展中国家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动因,着重探讨了规模经济、产业差异化、消费偏好、跨国公司内部效应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因素,并简要提出了中国如何通过产业内贸易逐步提升动态优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采用UNcomtrade数据库的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利用G-L指数、G-L修正指数、Aquino指数、Brü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及Thom&McDowell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对1992—2009年中美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美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总体较低,贸易方式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增长由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共同引发;产业内贸易方式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  相似文献   

19.
史智宇 《财经研究》2003,29(9):75-80
本文运用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与修正的Glick-Rose出口相似性指数对东亚区域内自80年代中期以来到90年末之间的贸易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证实了这一地区确实存在产业内贸易比重提高的趋势。研究表明,东亚产业结构由垂直向水平的整体性演进态势与东亚各经济体人均GDP的提高是促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分析了制约我国与东亚发展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的发展进程进行简单综述,从产业内贸易定义的提出和界定,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测量,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解释及产业内贸易研究趋势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