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曦 《商》2014,(21):158+118-158
本文以影响个人金融投资行为的主要因素为视角,以历史发展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点,着重分析影响个人金融投资行为的社会保障机制、民俗文化及社会心理等因素,旨在突破个人金融投资制约瓶颈,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化:维度、路径与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重新审视、梳理、总结了国际贸易理论演化的维度、路径及特征,指出国际贸易理论基本上沿着"自由、干预"、"合作、竞争"两个基本维度演化,不同维度的组合构成了不同的贸易理论类型,并剖析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存在的冲突与困境,将贸易理论演化与实现经济、社会、人类的全面共同发展结合起来,把握其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3.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生态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举足轻重。面对经济转型带来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基于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和政府基本职能的价值指向,政府在生态治理中起主导作用。提供财政、税收、金融体制支撑和决策、法律、监督、激励、补偿机制保障是政府发挥生态治理主导作用的基本样态。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动逻辑三个维度的转型则是对政府提升生态治理能力的进一步诠释。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以开放促发展的道路进行了全面的探索,"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加快了中国资本走出国门的步伐。国家形象作为"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否会受到越来越活跃的对外经济活动的影响,如何在不断扩大对外经济活动的同时塑造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本文使用Latinobarómetro所提供的涵盖18个拉美国家的微观调查数据,尝试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通过实证模型的检验,结果发现:中国出口的增加会降低东道国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但影响程度较小,而对外投资则对中国国家形象有正向影响。通过加入表征个体特征变量与核心变量的交互项,文章发现受教育水平越高、经济条件越好以及具备学生身份的群体随着中国在东道国经济活动的增强,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会越高。分行业来看,初级产品部门的出口活动所引致的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负面评价最为显著;从具体的职业划分来看,无论是中国的出口总额、出口种类还是对外投资,对东道国个体经营者造成的影响相对于工薪阶层要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系统总结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家FDI的三种模式:学习型、竞争策略型和市场势力型,分别代表着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演进过程。实证分析表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已度过了初期的学习型FDI阶段,正处于学习型与竞争策略型FDI的混合阶段,极少数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正酝酿进入更为高级的市场势力型FDI阶段。  相似文献   

6.
《外商投资法》构建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开启了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的新阶段,它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支撑。该制度出台深受投资者母国重大关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际知识产权和投资规则高水平从严保护趋势等内外动因的影响。此外,其背后隐藏着多重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可依据法律博弈论构建两个标准形式博弈模型加以分析。第1个博弈模型旨在对比分析中国和印度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吸引外资的收益得失,对中国收益而言,博弈最优解为印度采用“适度保护”策略,而中国采用“严格保护”策略;第2个博弈模型意在分析《外商投资法》纳入知识产权保护条款前后中国与外国投资者在各自可能行为下的收益情况,对中国收益而言,最优解为外商投资者采用“适度谨慎”策略,而中国采用“严格执法”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旨在取代中国与26个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双边投资协定,在中欧之间构建全面、综合、高水平、自由化的双边投资制度安排,其谈判完成具有历史性意义。公平竞争规则涉及国有企业、补贴、产业政策等敏感领域,曾一度是谈判难点。竞争中立在一些区域自贸协定中扩展到投资领域,表现为对国有企业的投资母国施加特殊规制性安排。中国对特殊安排做出重要承诺,但并未接受有实质影响的额外约束,既促成谈判收官,也能够保障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核心利益。欧盟近期的外资和法律政策呈现阶段性保守的新动态,以国家安全为名的《欧盟外资审查条例》对高科技、战略性领域的关切具有所有制歧视色彩,针对外国补贴可能引起内部市场扭曲的《关于外国补贴方面建立公平竞争环境的白皮书》对国企的海外投资有潜在风险。为此,我们应在国内层面进一步厘清政企关系,对“国家安全”进行清晰界定,在多边、双边、区域层面继续推进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同时加快升级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机制,并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标本兼治,内外兼修,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