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要:本文针对现有文献在构建金融稳定指标体系上存在的不全面、不适当等问题,运用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构建一个更全面的金融稳定指标体系。结果显示,2011-2020年我国金融稳定性显著提升,地区差异日渐缩小。在验证指标有效的基础上,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区域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区域金融稳定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其中数字经济发展深度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从细分项来看,信贷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最大,保险影响最小。数字经济通过支持非国有制经济发展,促进了区域金融稳定;进一步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经济增速越快的地区,数字经济对金融稳定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3.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推动乡村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数字乡村建设催生了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该模式以旅游业为主、农业为辅,以旅游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由单一结构转向多元化结构,以农民增收带动农村发展。论文采用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探讨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以及理论逻辑,通过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农旅融合以及乡村振兴三个主要变量的发展水平。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引入农旅融合中介变量,借助中介模型验证数字经济通过间接促进农旅融合新产业模式兴起带动乡村振兴。实证回归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对西部地区的作用效果大于中部和东部地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结果依然显著。2.间接影响机制分析显示,农旅融合在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间接影响机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生态、治理以及生活方面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乡村产业的影响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4.
产业数字金融是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2013~2021年绍兴市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产业数字金融对绍兴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从产业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及数字化程度三个层面考察其对绍兴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效应。研究表明,产业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绍兴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中,产业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及数字化程度对绍兴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产业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大。因此,应加快产业数字金融布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5.
在数字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讨论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并提出研究假设,然后运用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滞后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区域异质性。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促进作用相差无几。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不同,在促进农村地区产业融合方面也存在差异,其中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地区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最大。在作用机制方面,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减少传统的金融排斥和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来推动农村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动态SDM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空间上表现出了较强的正相关性特征,在时间上表现出了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2)数字普惠金融不仅直接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可以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扩大技术溢出和促进产业升级的中介效应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3)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使用深度次之,数字化程度最小;(4)数字普惠金融对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8—2018年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考量生产性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产业协同集聚、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不具有非线性关系;技术创新在两产业协同集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且呈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和行业异质性。  相似文献   

8.
吴穷 《河北金融》2024,(1):60-65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我国政府正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进而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选取30个省2010年—2020年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视角下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其中重点考察产业结构的中介效应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具有积极明显的正向作用,数字经济可以助力金融业的发展提质增效,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在数字经济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的作用表现为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9.
邓丽媛 《现代金融》2023,(3):21-29+51
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金融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东部地区数字金融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数字金融使用深度维度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大于数字金融的其他维度。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发现,数字金融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随着人力资本水平、技术创新水平和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依次跨越门槛值,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鉴于此,应积极推动数字金融与地区经济增长深度融合,采取差异化数字金融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同时关注数字鸿沟因素对数字金融溢出效应的约束。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测度的各省份农村产业融合指数和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从技术创新和创业活跃度视角检验了数字经济助推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效应和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地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和创业活跃度,是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南方地区的数字经济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高经济发展水平、高教育水平地区的数字经济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升级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作为金融发展新业态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升级是否产生影响值得探讨。文章选用2011-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升级产生积极推动作用,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和成本效应是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非国有、中小型及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升级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且能够显著推动东部地区制造业升级。研究结论对强化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制造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摘 要:选取2013-2020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金融对消费升级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并探讨居民风险管理能力是否在数字金融影响消费升级过程中存在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数字金融对消费升级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与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可以通过提高本地居民的风险管理能力促进当地消费升级。最后,从引导数字金融良性发展的角度,提出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不断推动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助力区域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运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地区专利申请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区域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水平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对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等分维度及东、中、西部分区域样本的探究发现,不同维度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存在差异,数字普惠金融对东、中、西部创新的驱动作用也存在异质性。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会显著提升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助力区域创新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2011—2022年的省级面板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了我国各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然后通过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创业活力在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创业活力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作用上更为显著。最后,文章从加强数字普惠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创业活力、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对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CFPS数据库2012—2020年五次抽样数据为样本,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金融对中国家庭债务风险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第一,数字渗透和金融自由化等市场因素导致过度授信和过度借贷,破坏了家庭负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第二,数字金融使用广度和金融数字化程度的提升推动了家庭负债上升,而数字金融使用深度的提升则会对家庭债务风险发挥一定缓释作用;第三,数字金融通过房地产价格渠道提高了家庭房贷负债比,对家庭债务扩张产生中介效应;第四,数字金融对家庭债务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对高负债家庭、城镇家庭和东部发达地区家庭作用显著,但强度随家庭收入上升而下降。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结果均支持本文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7.
杨晨思  田红  罗娟 《现代金融》2023,(2):34-39+29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基于2011-2018年长江经济带区域内各省、市年度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来考察数字金融对于能源效率的影响。并从创新视角出发,构建以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模型来考察其在数字金融影响能源效率机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有效提升长江经济带区域的能源效率。在数字金融和能源效率的关系中,技术创新起到了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18.50%,即技术创新在数字金融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数字金融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长江经济带下游和中游区域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而上游区域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重要作用,数字经济的发展应用与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密切的联系。目前,东北三省数字经济发展还存在总量小、占比低、增速缓等问题。具体而言,政策优势没有转化为发展优势,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影响效应差,数据要素市场化程度较低,优质复合型人才流失严重。因此,在东北全面振兴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数字经济发展实际,寻找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基点”,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提升数字技术的创新能力,推进数字深层次融合发展,培养储备优质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为了考察中国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文章构建2011-2015年31个 省域的空间面板数据,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作为理论框架下,结合空间自回归模型(SAR)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影响路径。结果表明,在贡献方面,数字普 惠金融不仅存在强烈的空间相关性以及集聚效应,而且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但在地区间空间相关性及促进作用略有差异。在影响路径方面,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不是简单的线性作用,而是呈现三次曲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新兴数字金融科技公司的数字金融发展与传统银行的数字金融发展两个角度对比讨论了数字金融对金融集聚、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了金融集聚在数字金融影响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新兴数字金融的发展对东、中、西部地区实体经济发展均具有较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传统银行的数字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正向促进作用不显著;(2)金融集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正向促进作用,在数字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3)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金融集聚,且主要是由新兴数字金融发展引起,而传统银行数字金融发展对金融集聚的正向促进效应不显著,中介效应也不显著。本文建议各地区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金融发展,进一步推动金融集聚,发挥金融集聚的规模效应,促进地区实体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