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商》2009,(6):29-29
从世界货币理论分析,欧元作为一种主要的世界货币之一,至少有三条看多的理由:经济基础雄厚。从经济基础来看,欧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应该超过美元,至少和美元分庭抗礼、并驾齐驱。而实际情况是,欧元诞生之时,世界货币的格局是“6211”,即美元占世界货币的份额为60%以上,欧元占世界货币的份额仅为20%以上,两者相差近3倍之巨!这是极不协调的一种现象。我对世界货币的新格局的判断是“三国演义”(即美元和欧元各占世界贷币份额的三分之一),毕竟从长远看,左右一种货币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关键是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2.
一、欧元启动的基础自1995年1月1日起,欧元在欧盟15国中的11国启动。加入欧元区域的国家将放弃其国家货币与经济主权,实现经济与货币政策的趋同,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自此,欧洲国家初步实现了经济与货币一体化。欧元的出现,对以美元为主的世界货币体系形成了强大的冲击。美国凭借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为自身利益的需要不断地攫取“铸币税”,实际上是在制造新的国际经济贸易利益分配不公平的格局。因此,美元体系下的世界货币体系不断爆发危机。世界货币体系急需另外一种具有同样实力的货币来同美元分…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中国饭店业发展的新趋势与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看,由于受次级贷款坏账危机、美元贬值、美元利率下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国际资本从美国转移,美国2008年经济增长率将下降。美国白宫2007年11月29日发表的报告将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测由原先的3.1%下调至2.7%。欧洲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增加,欧洲政府要求中国货币升值,减少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相似文献   

4.
王建 《中国经贸导刊》2006,(3):12-14,11
从2002年下半年起,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走出了一轮下跌行情,到2004年末,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已经上升到1∶1.3667,当人们纷纷猜测欧元汇率何时会突破1.4的时候,2005年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却走出了一轮强劲上涨的行情,到12月初,美元加权汇率已比年初上升了14%,其中对欧元上升了14.8%,对日元更上升了19.5%。美元未来的走势应是我们研究2006年中国经济走势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一、险象环生的美元2005年美元由衰而盛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即利率、税率和油价变动。最重要的是利率。美元在2004年6月底以前的利率还是1%,处在历史低点。与欧元2%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张石 《国际经贸探索》1999,(6):33-35,51
欧元启动近一年来,欧元的走势并未像普遍预期的那样强劲。本文全面分析了欧元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对美元的强势因素进行了评述,认为在短期内美元仍将居主导地位,但从长期来看,美元、欧元、日元将演变成50% 、30% 和15% 的比例结构,形成新的国际货币格局  相似文献   

6.
1993年全世界木工机械市场值达51亿美元。世界上最大的木工机械市场是美国。我国近年来发展很快,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木工机械市场。1993年,全世界木工机械产值为64亿美元。最大的生产国是德国,产值约18.5亿美元,占全球的28.9%;第二位是意大利,产值约12亿美元,占世界的18.8%;第三位是日本,产值8亿3580万美元,占13%。  相似文献   

7.
欧元上市流通将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并对美元产生很大的挑战性。欧元有助于国际货币新体系的形成 ,使其改变世界货币力量的对比关系 ,推动世界贸易的增长。其前景乐观 ,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因为经济政策目标和经济实际指标甚至经济周期的某种趋同和接近 ,为欧元创始国的成功合作创造了较好的环境 ,有些条约也为后续稳定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政策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数字看经济     
《光彩》2010,(12):4-4
前1 0月工业利润同比增长超5成1-10月份,全国24个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8380亿元,同比增长51.6%,增幅比1-9月份回落1.9个百分点。中国三季度GDP稳居世界第二中国今年第三季度GDP达到1.415万亿美元。专家们认为,到2030年,中国GDP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被用来衡量一国政治和经济的国际地位。对应于现行以美元为主导,欧元、日元和英镑次之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美国、欧洲、日本和英国在世界经济政治上的强大影响力。中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0年更是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全球最大的出口贸易国,却仍然使用他国货币作为主要的贸易计价结算货币,这与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人民币国际化对于巩固和提升中国政治经济的国际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传统货币理论CIU、CIA和OLG进行了评析,提出了货币稀释理论。货币稀释理论揭示了纸币的本质特征就是对产出价值的稀释或分割,找到了纸币的价值来源。在货币稀释理论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流动性过剩与全球失衡的一般均衡模型,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各国具有降低本国利率的动机,因而造成全球低利率压力。第二,高储蓄、高增长和低金融发展的中国与高消费、低增长和高金融发展的美国形成经济中的对偶关系,这造成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第三,受美国世界经济地位和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影响,中国资本更多地流向美国,使美国资产在世界资产组合中的比例增大进而形成所谓的"格林斯潘难题"。第四,美国选择具有操作性的金融工具来控制世界经济,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不排除美国的精心策划。  相似文献   

11.
吕佳 《商业研究》2002,(11):100-100,144
欧元这种新币自诞生以来,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存在对于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美元来说是个重大挑战。事实上,第二次世界金融大战外围战已经爆发,但欧元、美元大战鹿死谁手,还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12.
唐双宁 《商界》2009,(1):74-75
“一主多元”的货币体系新格局 此次金融危机后,美元“一统天下”的地位将被改变,国际货币体系将形成美元为主,其他货币为辅的“一主多元”格局。这是因为:第一,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元的霸权地位将受到挑战:第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第三.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让世界各国认识到货币地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金融观察     
<正>蒙代尔:人民币将主导世界货币"欧元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认为,保持人民币与美元的关联稳定更符合中国利益。随着美元转弱,美国的保护主义应有所消退。贸易战和人民币自由上浮或升值,都不符  相似文献   

14.
未来20年(指2011-2030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增长,年平均增长率在7%-8%之间,其中2011至2020年为8.0%左右,2020年至2030年为7.0%左右。以2010年为基数,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中国GDP,到2030年再翻两番;以1978年为基数,2030年的GDP相当于其80倍以上。可以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52年(指1978-2030年)的时间内,使经济总量增幅达到87倍,这相当于西欧12国在172年(指1820-1992年)GDP增长幅度40倍的两倍之多。2030年中国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现代经济强国。我们用三种方法(按美元现价计算的汇率法,按美元现价的购买力平价法,按美元不变价格的购买力平价法)预测结果,在2020年之前,中国GDP总量将超过美国,相当于美国的1.0-1.7倍,将终结美国100多年来居世界首位的地位;到2030年,中国GDP总量相当于美国的2.0-2.2倍。此外,中国还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世界最大的现代产业体系,世界500强企业最多的国家,世界最大规模的城市化地区,建成世界最大、最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中国还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知识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基础设施现代化的"五大发动机"一同快速发展、相互作用、相互需求,足以使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  相似文献   

15.
欧洲单一货币———欧元诞生,已经满周年。一年来,欧元作为欧共体11国的官方货币,开始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崭露头角,欧元的启动对跨世纪的世界经济产生多方面的重大影响。一、欧元启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欧元启动对国际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欧元启动后,欧元兑美元的比价跌幅较大,欧元最低曾探至09660美元,但据专家预测,2000年欧元可望重振雄风,德国、荷兰等多家银行预估在2000年第一季度欧元可望攀升至110美元,第二季度攀升至112美元,2000年底可能重返去年初117美元的价位,许多家银行对欧元的前景相当乐观。以欧…  相似文献   

16.
“超主权储备货币”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思美元主导的国际贷币体系的改革问题上,世界将眼光投向了中国。因为今天的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走势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中国对美元资产的“信赖”。如果中国在美元贷币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中投出不信任票,那么,美国市场的资本流出可能性不仅会加快动摇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格局(奥巴马政府当然会“不爽”),也会挽回和改善由于目前欧元等主要货币的超跌.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进出口贸易实现了历史性飞跃。2007年,中国的GDP达24.66万亿元,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总额达2.17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贸易比重从1978年不到1%上升到8%。外汇储备资产达1.6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比较优势理论在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专列     
去年我国外贸出口世界第五 据海关总署提供的信息,世界贸易组织的最新统计显示,2002年中国外贸出口额居世界第五位,比上年上升1位;外贸进口额居世界第六位,与上年持平。 据统计,2002年中国对外贸易出口额32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4.3%升至5.1%。出口额名列世界前4位的是美国、德国、日本和法国。中国出口额与排名第四位的法国仅相差39亿美元。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家具出口国 从1996年的12.97亿美元,到2002年的54.17亿美元,中国家具出口额年均增长30%以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家具出口国。据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贾清文介绍,近年来,中国家具行业快速发展,目前已拥有企业5万多家,从业人员500  相似文献   

19.
刘畅 《中国市场》2011,(52):67-68
随着中美汇率战争的加剧,美元的侵略性昭然若揭。本文从美元的中文翻译和民间俗称展开讨论。通过美元的过去(取代英镑成为主要储备货币)与现在(欧元的成功发行和流通、中国经济的和平崛起、美国的债务不断上升)阐述美元的侵略性。在经历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滥发美联储券,不断通过增发货币来获取铸币税,通过美元贬值掠夺他国的财富,终于使美元从人们心目中的美金堕落成———"刀郎"。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三年。2004年,弹指一挥间。这一年,中国产品以水银泻地般的速度向世界各个角落渗透,中国企业以意气风发的姿态在国际市场上冲锋陷阵,中国以一诺千金的风度与世界各国平等交往,实现经济和贸易上的双赢。中国经济一往无前,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世界经济出现了20多年未见的高增长,全球贸易同样欣欣向荣,全球贸易出口总额高达9.1万亿美元,高速增长20.6%,中国出口以5934亿美元位列世界第3位,增长3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