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人为本,培育造就新型农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和目标是,以人为本,不断构建中国农村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中国农村新型农民,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农村教育文化建设仍然是培育造就新型农民的根本途径。现阶段,要突出农村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地位,切实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要多渠道开展科技培训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农民技术素质和经营素质;要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2.
扩大农民的政治参与,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认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进一步推进农民的政治参与,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有利于推动新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农村经济建设,为农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持续强化农村地区民主法制建设,为农民的政治参与提供制度保障;逐步推进农村政治体制改革,为农民的政治参与提供更好的政治环境;大力加强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建设,为农民的政治参与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文化建设给广西教育发展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为此,广西应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繁荣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化经营为目标,以传统农民向城镇居民、新型民工和新型农民的三类身份转变为群体对象,通过农村初等国民教育水平的提升、高等教育向新农村建设的倾斜和农村社会教育的发展,促进广西的新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农村文化建设思想从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时开始萌芽,经过《农村调查》和《第二次苏维埃全国大会上的报告》的发展,到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阶段基本成熟。扫除文盲是毛泽东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的基础和根本保障。毛泽东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的目的是通过强调团结的力量和集体的利益,最终号召广大农民积极投身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农村文化建设思想对当今新农村文化建设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而培养和造就大批新型农民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一是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基本文化素质;二是通过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素质;三是通过积极开展农村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的现代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6.
加快海峡西岸经济的发展,闽南三角洲为克服经济发展的腹地不深的局限性,需要大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农村经济.农民是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必须加大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对于该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许娟 《全国商情》2007,(3):90-91,72
“十一五”时期,将是实现农村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关键阶段。农民增收问题又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调节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农村人力资本教育投资角度考虑,分析农民的文化程度是制约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文章以新疆为例,对农村人力资本教育投资与农民增收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任何养老都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养老,任何养老都体现出一种文化的特色。我国农村传统文化氛围浓厚,农村的养老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观念有利于维持传统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却妨碍着现代养老方式———养老社会化的推进。在新时期,必须以发展教育、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创农村养老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新农村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也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把农村卫生作为保护农村生产力、发展新农村经济的重要保障手段,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满足广大农民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加强农村社会救助和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我国农村教育总体成就显著,但仍存在农村教育相对滞后,政府教育投入不平衡,农村教育针对性不强,以及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的问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农村教育问题的解决已刻不容缓,必须普及义务教育以夯实农村教育基础,发展农业教育为农民生存发展创造条件,推广农民教育以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从三个层次上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长期实行城乡不同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制度,导致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认真分析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制度的历史演化逻辑,构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制度,对于满足农民基本文化需要,提升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内生动力的农村文化消费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决定作用。本文以全国农业大省四川为例,对其农村文化消费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四川农村文化消费滞后主要表现为消费水平低下、消费结构单一、缺乏消费设施场所、有效供给不足。四川农村文化消费滞后主要受农民文化程度、收入水平、文化消费时间、文化消费观念、地方政府文化投入以及文化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培育农村文化消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主要在于增强农民文化消费观念和意识、提升农民文化消费能力、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农村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找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子、强化农村文化市场管理。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是广大农民的主观需求。因此,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朱展观为指导,以农民为本,结合该省实际,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仍普遍存在着农民主体地位缺失、投入不足以及文化基础设施、文化内容落后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涵盖了地方政府、村级组织、农村居民这三个层面。为更好地推进和落实农村文化建设,必须采取完善考核机制、改革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管理体制和建立农村文化工作监督机制。只有从这些方面着手,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确保新农村建设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调动各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正确区分“共同行动”中的国家、社会和农民的职责。国家(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主导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主导农村教、科、文、卫等事业建设,主导新农村建设发展目标和规划,主导农村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必须激发和发挥城市和社会各界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支持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宣传群众,科学组织群众,用思想、道德、法律、文化、科技武装群众。  相似文献   

16.
刘占荣 《企业家天地》2007,(12):252-253
农村文化是指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载体的文化。它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村文明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的心理结构的反映,表达的是农民的心灵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的程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文化发展则相对滞后,呈现出了文化贫困的局面。农村文化正处于“文化矛盾凸显期”,成为农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要想走出农村文化贫困困境,必须整合社会力量,构建农村可持续文化动力,发展和繁…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在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中已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发展观念偏差,资金来源等方面非均等化问题。因此,必须转变发展观念,积极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丰富资金来源,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物质载体;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以城带乡,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均等化;加强城乡公共文化交流,奉献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18.
郭继红 《全国商情》2011,(10):71-72,83
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大障碍,为培养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等方面所需适用型技术人才,必须依赖完善的农民职业教育。本文在明确农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从农民职业教育的依托平台、培养模式、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创新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基本思路,积极探索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新机制,建立完整的农民职业教育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的品牌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步骤,此项工程的高效实施需要新思路和新策略,各项工作需要落到实处,为此需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农民各方面的素质要发生质的变化;基层领导要以独到的视角发展经济;农村的经营策略新;农民成为农村致富的生力军;运作农村经济的制度要新;创建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锻造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综合考虑。统筹城乡发展,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