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主体功能区建设与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内涵及其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认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既有有利于西部地区发展的一面,也有约束其发展的一面.对西部地区而言,要立足于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按照不同的主体功能定位,选择差异化发展道路,加快机制创新,实现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主体功能区的保护和发展的协调进行,向地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主体功能区的现实问题,围绕对西部经济可能有着"负面影响"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进行重点分析,研究这些地区财政政策的实施状况,为其财政部门制定和实施主体功能区的财政政策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3.
杨贞  常斌 《时代经贸》2011,(10):218-219
对主体功能区的保护和发展的协调进行,向地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主体功能区的现实问题,围绕对西部经济可能有着。负面影响”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进行重点分析,研究这些地区财政政策的实施状况,为其财政部门制定和实施主体功能区的财政政策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4.
加快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西部大开发新的十年规划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区域发  相似文献   

5.
加快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发展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西部大开发新的十年规划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战略背景下,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面临着新的更大的机遇。为了充分研讨国家战略规划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6.
西部城市化地区是按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层面开发内容划分的西部城市功能区。西部城市化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发展潜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存在产业趋同、发展理念和市场化相对落后、多极中心城市辐射的增长格局尚未形成等问题;未来,西部城市化地区要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转变发展方式,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城市发展长效机制,形成多极增长格局,建设文明富裕的城市化区域。  相似文献   

7.
主体功能区建设:西部生态环境重建的新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西部地区发展战略,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本已脆弱的西部生态环境更趋恶化.学界对这一问题虽然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始终无法有效化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应重新审视传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观念,围绕主体功能区建设,探索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从生态功能区建设的角度,探索研究解决张承地区贫困和生态问题。该文分析了张承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指出张承地区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思路和发展方向,并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划分市县级主体功能区和强化技术支撑等途径。  相似文献   

9.
付颖 《当代经济》2017,(35):24-25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新时期国家区域管理手段的一个重大创新,同时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欠发达地区如何在确保主体功能定位的前提下实现发展,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欠发达地区必须围绕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因地制宜培育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发展生态经济是最佳出路.  相似文献   

10.
主体功能区的提出和实施,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种创新,对我国区域发展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深远影响。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限制与发展、政府与市场、主体功能区与行政区、各类主体功能区之间、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其他各类空间规划、主体功能与其他功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近百年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受制于四种狭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界定,局限十分明显:地理空间的定义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地域阻隔,时间维度的定义加剧了马克思主义虚无论的倾向,按照研究立场、方法或观点的定义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意蕴,依据某一研究领域的定义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征.在借鉴和吸收有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必须...  相似文献   

12.
采用1996~2009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样本数据,对宏观税负、税收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区域宏观税负的不同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一个主要因素;三大地区人均GDP水平对税收政策的结构性冲击存在显著不同的响应模式;流转税、所得税和资源税三大税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不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流域经济协作区:区域空间重组新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域经济协作区是一个生态系统与经济生产系统、社会文化紧密耦合的生态经济系统。以其作为经济发展的地域单元,能够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的互联,充分发挥资源秉赋优势、克服地区产业结构雷同,获得域际分工效益。本文讨论了设立流域经济协作区的理论基础、流域经济区的功能特性及其实施的现实意义和相关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发展理论创新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实际,运用"两只手"统筹协调区域发展中的特殊关系,构建和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空间结构,形成全国整体综合优势,通过全面发展实现区域间共同富裕与和谐.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区域产业分布特征与区域创新能力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我国区域工业产业和区域创新能力可能存在的关系作为主要研究线索,通过对区域创新能力和各工业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发展的趋势和分布特点的分析,发现创新能力强的产业往往大部分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且产业内部企业在该区域内部的集聚往往存在良好的空间互动性,有利于产业和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中西部地区的高创新能力产业集聚现象有限,虽然少部分地区也出现了创新性强的产业集聚,但空间互动性不强,产业发展可持续性较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总量、投资主体、投资去向及其投资需求四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而我国从东部往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总体也呈现逐渐递减的状态。第二,各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主体构成存在明显差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非农户投资比重远远大于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非农户投资比重。第三,中西部地区在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远远大于东部地区,但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远远小于东部地区。第四,各地区农民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需求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需求最强烈的主要是社会性基础设施,中西部地区需求最强烈的主要是经济型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G-E-S-N分析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政新  刘立平 《经济地理》2006,26(5):753-758
市场经济条件下地球上各种经济社会区域实际上是被不同属性的物品所占据或分割着,因而,区域构成又可以看成物品的空间构成。在特定自然和人文环境下交织在一起的具有不同外部性的物品及空间构成,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往往起着重要支配作用。按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划分物品类型,据此来探悉物品的基本空间属性和典型结构,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G-E-S-N分析,亦即物品空间外部性分析的框架方法,并以登封—少林实验区为例,初步验证了这种理论方法诠释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刘群 《经济问题》2001,(2):18-21
本文对西部大开发从多个方面提出了研究思路,指出西部发展战略应是一种适度倾斜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认为要加快西部大开发,必须加快东西部城市的经济合作,从注重地区比较优势转变为培育企业竞争优势,尤其是要调整西部金融战略,改变西部资金的流向,建立资金向东部向西部的“回流”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资金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19.
韩民春  乔刚 《技术经济》2020,39(8):85-94
本文利用中国分省份面板数据,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实证考察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和工业机器人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工业机器人显著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并且在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有显著影响,在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进一步考虑比较优势,发现高资本密集度有利于工业机器人发挥经济增长效应。从地区异质性角度看,东部地区遵循比较优势,机器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但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都存在违背比较优势的情况,抑制了工业机器人的经济效应;最后,进行影响机制检验时,发现工业机器人主要通过资本回报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但人力资本中介效应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20.
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处于中西部结合地带,承中启西,是我国经济战略东移西进的必经之道。如何发挥该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功能,带动该区域经济的发展,是解决中西东部经济发展不均衡、完成中华复兴的关键所在。虽然本区域有南阳市、十堰市作为竞争对手,但襄阳市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已无悬念。区域金融中心是区域经济中心的最高形态,把襄阳市发展成为区域金融中心,发挥其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可更有效发挥其区域经济中心的龙头作用。鄂豫陕渝毗邻地区金融中心的定位是:次区域、专业型;应该采取政府推进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