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加入WTO后,则对土地市场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土地市场是伴随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产生、发育和发展起来的。从1987年深圳敲响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第一槌起,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初步形成了运行良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信息已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信息技术更是无处不在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交流和社会生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成信息产业的诞生,信息产业就是由信息技术支撑起来的信息产品生产和信息服务的产业体系。广义地说,信息产业包括以计算工业为主的硬件和软件为主的信息服务行业,还包括电话、电视、广播、新闻、印刷。出版、激光、光纤、电传、通讯卫星等行业,以及由教育、图书馆等组成的信息处理等数据行业。信息产业依赖于信息技术将在产业结构变换中处于主导地位,并能带动与之相关的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自动化生产线、新…  相似文献   

3.
一、宁夏发展的主要障碍──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 1.荒漠化形势严峻。荒漠化是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在风力侵蚀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双重作用下形成的草原、耕地和林地退化的过程。宁夏是世界上荒漠化问题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宁夏地处大陆腹地,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气候干旱,土地承载力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先天不足。建国50年来,人口激增,人类活动空间缩小,过度放牧、垦植和乱砍滥伐及发菜、甘草的无度滥挖,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已成为宁夏地区发展的主要障碍。 2.水资源加速枯竭。水资源枯竭是宁夏发…  相似文献   

4.
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中上游。地理位置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即由东部季风区域向西北干旱区域过渡,由外流区向内流区过渡,这种过渡性造成了宁夏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严酷性。宁夏土地面积51800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090──3556米;丘陵、台地、山地、沙漠等地貌类型面积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73.2%;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全区年均降水量157亿立方米,年降水量305毫米,综合水资源总量10.5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量5.56亿立方米,另有分配给宁夏可用黄河过境水量40亿立方米,是全国水资…  相似文献   

5.
实行有利于宁夏农业生态环境的财政税收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虽然能够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但对于环境资源的利用,市场机制却不那么见效,原因是:第一,在环境资源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不一致。如对于污染,企业的成本往往很低(排污费罚款等),但社会成本很高。企业得到的收益大而社会收益却较小甚至为负收益。市场经济体制无法起到调节作用。第二、环境保护是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物品和劳务,往往被集体加以消费,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很难在市场上交换。私人出于利益的考虑不大可能去投资。第三,环境资源具有公共性,其产权难以界定,这容易导致人们无节制地使用环境资源。由于以上原因,国家就必须实施一定的政策来对付这一市场失灵的情况,西方学建议的政策是使用税收和津贴,从有些国家实践来看,也较多使用此方法,这就是英国“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的外部性理论,对于造成负外部效益(对社会环境有损害的)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就该等于该企业所造成的损害,以便使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相等;对外部正效应的单位给予补助。  相似文献   

6.
一、”入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中国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将向国外农产品进一步开放,开放对于我国农业在短期内会有较大的冲击,甚至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但从长远看,加入WTO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弥补我国农业资源不足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农业及相关企业如何利用WTO中的有关条款保护我国农业经济,同时利用加入WTO契机发展我国农业,将直接关系中国未来农业的兴衰,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我国农业在世界农业中的竞争地位及相对的优劣势。(一)对今国农业的积极作用无论是从短期影们还是从长期趋势看,…  相似文献   

7.
对宁夏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是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再造“秀美山川”和西部开发的切入点。生态环境的恶化,沙尘暴的频繁发生,已对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宁夏作为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和沙尘暴源头之一,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近期对全区生态环境建设进行了调研,提出一些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位于中部偏北,处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及沙漠与黄土高原的交接地带。疆域轮廓南北长,东西短,南北相距约456公里,东西相距约250公里。疆域的地理坐标是:东经104°17’-109°39’,北纬35°14’-39°23’,面积为5.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53%。宁夏是一个农业占很大比重的省区,在发展农业过程中所面临环境方面的挑战主要有:一、化肥使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目前我区农业生产对化肥的高度依赖性与化肥利用率低,增产效果差的矛盾日益明显,据统计每年全区化肥施用量为75.5万吨,平均每公倾土地施用的化肥已经超过500公斤,且化肥施用量逐年呈上升趋势。而化肥当季有效利用率仅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大,陀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决策,为西部地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而改善生态环境则是西部大的重要前提,江泽民同志指出:“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宁夏羊绒产业发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毛绒是绒纺精品不可替代的原料,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饰高档化和多样性的追求已成为趋势。近几年尽管无毛绒销售价格波动较大,但市场需求每年均以3.5%的增长速度稳步递增,而中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的市场需求还比这一增速高出1-1.5个百分点。同时由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和这一地区的周边国家,饲养着占世界75%-80%的绒山羊,加之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并且具备劳动力资源丰富、价廉的比较优势,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经过国际范围内的资源有效配置和行业激烈竞争,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无毛绒生产大国。2001年中国无毛绒产量约达3600吨,已占世界总产量的70%左右,这些产品的20%以原料出口;68%经过宁夏圣雪绒,内蒙古的鄂尔多斯、鹿王,新疆天山,北京雪莲,辽宁兆君等大型企业进行深度加工,其中毛条、毛纱有42%出口,羊绒衫有65%出口,羊绒面料有60%出口,剩余无毛绒均由其他的近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环境产业发展现状及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投资环境的改善,世界工厂开始向中国转移,这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和不利影响,加快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步伐因此变得更加紧迫。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前提,分析了我国当前环境产业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环境产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导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政策性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生态环境脆弱原因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方面,而忽略了政策性因素引致的利益关系对生态环境脆弱的作用。本文着重从政策性因素分析导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主要集中在非均衡发展战略和财政政策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跨越式发展绝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满足于一时的所谓"发展",而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明和不断创新,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探索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发展平台。宁夏跨越式发展的实现必须紧紧依托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这样的跨越式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4.
宁南旱作农区是我国经济落后的地区.生态环境十分严酷,农民生活十分贫穷。按照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保护生态,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恢复同步发展已成为该地区当前和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面对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农业现代化要求,发展草畜一体化生态经济农业将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以草畜产业为基础的生态经济农业必将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城市生态环境的设计,形成以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为基本出发点的城市发展、规划和设计理念。通过回顾中国城市发展的历程,分析中国现阶段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严峻的生态问题,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城市环境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云南生态环境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西部大开发中,云南省已全面启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对云南生态环境现状作出科学评价尤显急迫而重要。我们以1999年为基期,县级行政区划为评价单元,按主导因子,区域差异,统筹兼顾和可操作性为指标选择原则,以云南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自然生态环境的主导体和技术上的可行性为指标选择依据,选择森林覆盖率、土均水资源量、坡旱地比重、未利用地的比重、土壤侵蚀率、人口密度6个指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云南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得出124个县的评价等级。其中生态环境质量优的26个县,良的35个县,中的34个县,差的23个县,劣的6个县。  相似文献   

17.
陈玉玲 《经济研究导刊》2014,(16):291-292,300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外部性概念引入环境保护领域,是为了寻找促使外部性问题内在化的有效方式,以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外部性,主要是生产和消费的负外部性。环境经济政策是国家环境当局从影响成本—收益入手,引导经济当事人进行选择,以便最终有利于环境的一种政策手段,其主要目标之一是最大限度地减弱以至消除其外部性的影响,将外部性问题内在化。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西部大开发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成果。文章论述了我国西部大开发与西部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证了西部地区的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互相促进、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矛盾而又统一的关系,指出发展生态经济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的恶化是资源型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考察资源开采利用对资源型城市造成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资源型城市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科技创新;强化企业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责任;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  相似文献   

20.
综合考虑绿色生态资源规模、技术创新、开发成本等不确定因素,对归属于不同存储路径的绿色生态资源开发顺序与开发时间进行规整性决策。构建了考虑满足开发优先级顺序与净现值最大化的前提的绿色生态资源开发模型。根据绿色生态资源开发的实际特点,构建了整数规划开采决策模型。基于异步次梯度法的拉格朗日松弛算法求解出稳态下绿色生态资源价格和产量的增长率,并对求解进行数值模拟与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对绿色生态资源的规整性开发起到决定性作用。最终产品供给部门和资源开发部门的资源开发优先级约束、生产约束与资源开采净现值水平将显著影响绿色生态资源产量增长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