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ACT贸易环境效应模型,运用2000-2012年31省级面板数据,尝试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环境效应从农业环境总效应中分离出来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资本丰裕度、人均收入、贸易开放度对农业环境均有显著影响;我国存在贸易的要素禀赋、污染天堂双重动机,贸易结构效应有利于降低化肥和农膜浓度,而增加农药浓度;贸易引致的规模正效应不足以被其引致的技术负效应抵消;贸易通过规模、结构、技术作用于环境的净效应,对于化肥、农膜依据其引致的经济和技术增长率而定,而对于农药为正;假设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未转变,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下我国农业污染将进一步加剧。得出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农业环境成本内部化、避免盲目追求贸易经济效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农业支持政策通过影响农业产出的期望收益,改变农户的农业生产决策行为,继而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尝试构建一个以"三种效应"为核心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农业支持政策对化肥使用量,进而对农业环境变化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农业四项补贴政策主要通过提高种植业的总播种规模(0.086),发挥农业规模效应显著加重了农业面源污染(0.473);(2)价格支持政策主要通过提高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0.002),发挥农业结构效应显著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0.505);(3)虽然价格支持和四项补贴政策都对农业技术进步效率的改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尚不显著;同时,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变化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江苏省1995-2011年相关数据为样本,在调整Antweiler所用回归模型的基础上,以工业“三废”作为环境衡量指标,以净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度推算外贸对经济规模、结构和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对江苏省这一典型高经济外向度地区的外贸环境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外贸发展所引起的规模效应显著为正,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均为负,外贸环境总效应为正.最后,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袁琳美 《时代经贸》2012,(16):96-97
本文以江苏省1995—2011年相关数据为样本,在调整Antwefler所用回归模型的基础上,以工业“三废”作为环境衡量指标,以净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度推算外贸对经济规模、结构和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对江苏省这一典型高经济外向度地区的外贸环境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外贸发展所引起的规模效应显著为正,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均为负,外贸环境总效应为正。最后,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兰天  曾树峰 《经济研究导刊》2013,(30):250-251,262
对贸易影响环境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述评。学术界就贸易对环境的影响途径这一问题基本达成了共识,而在贸易影响环境的内在作用机制及其效果方面却存在一定的分歧。学者们对贸易环境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以及技术效应做了多方向扩展,尝试改变假定前提以检验三大因素与环境质量间是否存在确定的数量关系,研究表明,除了技术效应存在正向性关系外,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都具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对外贸易环境效应的研究动态与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10年中,对外贸易与环境间的复杂关系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大众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外对外贸易环境效应有关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进展,总结了其主要方法和结论.并进行了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贸易环境一般均衡模型对我国2011年相对于2003年出口贸易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将国民经济行业和海关产品分类一一对应归并为14个部门,在此基础上计算了2003—2011年各行业的污染密集度,发现2003年污染密集度最高的五个部门依次是非金属矿制造业、造纸业、非金属矿采业、金属矿采业、金属冶炼业,并且它们的污染密集度均大于80t/亿元。而2011年,这五个部门对环境的污染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研究同时也发现在出口贸易方面对我国环境影响的效应为正的技术效应、负的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并且由于负的规模效应较大,从而使得出口贸易总的环境效应为负。在研究2004—2011年相对于2003年环境效应的变化趋势时发现:正的技术效应趋势一直在增强,负的结构效应和负的规模效应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而此三种效应叠加得到的环境质量水平一直在恶化。因此,我国应该采取积极措施调整出口产业结构,引进新的生产设备和新的生产工艺,从而在增大正的技术效应的同时降低负的结构效应与负的规模效应,进而改善出口贸易对我国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既是相互协调的,又是相互冲突的,相互矛盾的。两者之间密不可分。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被关注的时间较晚,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保护环境和发展贸易是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WTO的宗旨之一是实现贸易的自由化,在其框架内,关税作为明显的贸易保护措施是要逐渐被取缔的.技术贸易壁垒正成为发达国家保护本国产品的新手段.对各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同时贸易壁垒也体现了消费者对产品安的更高的要求,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相似文献   

10.
从全球和长期来看,贸易增加了全球CO2和SO2排放,但减少了BOD排放;贸易在减少发达国家CO2和SO2排放的同时却增加了非发达经济体(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CO2和SO2的排放;贸易减少了发达经济体和其他经济体BOD的排放,但增加了新兴市场经济体BOD的排放。  相似文献   

11.
高静  刘友金 《当代财经》2012,(5):94-105
中美贸易的巨额逆差带来的不仅仅是贸易问题,还包括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利用环境投入产出模型测算1997年-2009年中美贸易中所隐含的CO2排放量,得出如下结论:中美贸易中中国大部分行业污染贸易条件均大于1,且呈不断恶化趋势;出口规模越大、贸易竞争力越强的产业单位出口的CO2排放强度越小,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与污染品并无必然联系;美国对华FDI转移并未引起美国污染产业向中国转移,而全球FDI向华转移使得"污染天堂"理论在华成立;中国出口CO2排放速度低于其出口速度,单位出口的CO2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改变中国污染顺差国的地位,中国需加强对美国污染品的进口,积极改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加快对价值链高端清洁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对对外贸易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还存在争论。本文建立了对外贸易影响环境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利用我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和我国能源消费数据,对我国2002年对外贸易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对外贸易有利于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快速发展的对外贸易和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对自由贸易的环境效应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将国内外自由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动态聚焦在实证研究上,围绕自由贸易的环境效应理论提出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述评。  相似文献   

14.
FDI与国际贸易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采用中国1982年~2003年的数据,对中国FDI与国际贸易增长的均衡关系进行研究,并对中国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问题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蒙代尔认为,如果满足要素价格均等化的条件,贸易与投资具有完全替代作用,而后来的一些学者则认为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或者直接投资与商品贸易之间不仅存在替代性,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互补关系。应该说这两种关系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国家、不同的条件下是表现不一的。本文主要通过近10年来我国外商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实证教据分析,侧重说明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互补关系,分析FDI流入对我国贸易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1983年~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FDI(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和环境污染的数据,通过建立VECM模型以及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加工贸易、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看FDI的流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我国的环境压力,短期两者的因果关系不明显;而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加工贸易都在相当程度上恶化了我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amines empiricallywhether more stringent domestic environmental policiesredu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goods (ESGs). Our timeseries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no systematicchanges in trade patterns of ESGs in the last threedecades, despite the introduction of more stringent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in most of the developedcountries in the 1970s and 1980s. This observedphenomenon is then subjected to a multi-countryeconometric test using an extended gravity-equationframework. The test suggests that, overall, morestringe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do not reducetotal exports, exports of ESGs and exports ofnon-resource-based ESGs. Neither was there anyevidence to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new tradebarriers emerge to offset the effects of morestringe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相似文献   

18.
I review and extend three approaches to trade and environmental policies: competitive general equilibrium, oligopoly and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The first two have surprisingly similar implications: deviations from first-best rules are justified only by constraints on policy choice (which motivates what I call a “single dividend”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taxes and emissions standards differ in ways which reflect the Le Chatelier principle. I also show how environmental taxes may lead to a catastrophic relocation of industry in the presence of agglomeration effects, although not necessarily if there is a continuum of industries which differ in pollution intensity. *An earlier version was presented as an invited plenary lecture to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Conference, Oslo, 1999.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对环境既产生了正的影响,也产生了负的影响。但贸易不是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源,所以不能靠制定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政策来解决,而应当在环境污染的发生地实施有关的环境政策,使“外部化”了的费用,纳入生产者的成本中,这才是真正的贸易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