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将物流理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理论以及数理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运用,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在省级行政区域的视角下,对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研究.并以辽宁省为例,通过实际调研和查阅《统计年鉴》等方式获得基本数据,在对辽宁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明析了区域物流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区域物流环境竞争力、区域物流供给竞争力、区域物流发展竞争力以及区域物流竞争潜力等方面设立了评价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对辽宁区域物流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辽宁省区域物流竞争力在全国各省中的位置,进一步分析影响区域物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而为提高区域物流竞争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洋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海洋经济已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科学、客观地评估区域海洋产业竞争力,探明其竞争优势和劣势,对确保海洋核心竞争力的长期稳定以及提升海洋产业综合竞争力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设计构建了我国沿海11省市海洋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加权法和因子分析法分别对一级指标和综合竞争力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对各省市海洋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及比较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3.
经济综合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分析判断,能够明确本区域与其他区域比较中的优劣势,从产业结构、中心城市带、县域经济创新、动力机制等方面进行SWOT分析,从而发现安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优劣势,并提出提升安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构建县域经济科学的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探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基本的运行单元,属行政性区域经济系统.目前,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自组织性和无平竞争状忠,构建科学合理的县城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非常必要.县城经济综合竞争力应该是一个系统性的发展概念,是县域经济主体集聚内外资源,既包括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来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也是县(市)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建立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必须坚持系统综合性、动态性、差异性和可比性的原则.强调发展水平是基础和目的,竞争是手段,可特续发展是目标和要求.科学合理的县域经济综台竞争力评价体系应该包括经济发展、经济竞争、可特续发展三走类指数,系统反映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科学合理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在阐述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利用AHP法确定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指标权重。进而应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对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河南服务业发展状况与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2000—2009年河南经济和产业发展时间序列资料,分析了近十年河南服务业发展状况并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河南服务业竞争力。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服务业区域发展不平衡,服务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河南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不容乐观,需要加大扶持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付达院 《经济研究导刊》2013,(35):99-100,10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产业集群已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主要集中于概念界定、理论及模型、影响因素、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等领域,现有研究关注到了产业集群发展在城市竞争力提升中的重要性,但基于产业集群战略的角度对城市竞争力的分析相对欠缺,亟须结合具体城市发展案例对产业集群和城市竞争力融合的内在规律加以深化探究。  相似文献   

8.
环洞庭湖区特色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建构环洞庭湖特色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因子分析法对环洞庭湖区特色经济发展能力进行评价与聚类分析.为改变该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不均衡状况,提出要充分发挥本地特色资源、特色产品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专业市场,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建议,从而推动环洞庭湖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构建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为例,对其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进行评价。以此为基础,利用GIS强大的数据管理及空间分析功能,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可视化表达,为政府实时监督监管区域经济运行状况及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欧盟一体化对珠三角一体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以谋求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为宗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各国各地区都非常重视区域经济合作,普遍认为这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卢现祥,1997)。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品牌竞争力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本文以品牌竞争力的来源为切入点,分离出品牌发展潜力的构成要素。结合区域品牌的特点以及形成要素,提出了由品牌创新力、品牌资源力、品牌营销力、品牌成长力和品牌管理力构成的区域品牌发展潜力测评指标体系。通过对这些基础要素的评价。以期对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寻求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地区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的"大国",由"多元"和"转型"的特征形成了一种大国综合优势。这种优势不是单纯的比较优势,它可以转化为竞争优势,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大国综合优势出发,可以较好地发展大国的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外贸竞争力。大国综合优势超越了比较优势,成为诠释中国经济竞争力、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河南产业集群选择问题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经济经纬》2004,(4):83-87
以区域经济的产业集群理论为出发点,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选取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9个指标,对河南省18个地区的经济水平进行了划分和区域分类,并据此进行综合评价,为河南省制定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形成产业集群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河南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全国各省(区、市)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情况,发现各地区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中药自然资源状况等因素影响。2006年河南省在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排名中处于中上游水平,中药自然资源优势突出,但中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提高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并提出了提高河南省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将中药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Evaluation of regional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has been a hot issue of tourism geography and regional economics in recent years. This study introduces system theory and Professor Porter's National Diamond Model into construct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gional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which includes four decisive factors, namely production factor, market, industry and support competitiveness. And by comprehensive use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methods lik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Analysis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e appraised values were calcula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dynamic demonstration analysis of the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of the provinces in Southwest China from 2001 to 2005.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ir tourism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has distinct differences.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Sichuan and Yunnan are better, Chongqing and Guangxi are in the middle, and Guizhou and Tibet are weak. According to the competitiveness ranks in 2001-2005,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factor, industry and support competitiveness changed a little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changed a lot. This competitive pattern has been made mostly because natural resource condi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s of the provinces are very different and are difficult to be changed in a short period.  相似文献   

16.
地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实现既定发展目标的关键条件.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根本的是工业化,提升河南核心竞争力就是提升工业化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途径有增强政府管理服务的质量和能力,基于大众的人力资源开发,构建有效的企业家培养环境,建立基于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机制和技术教育,充分利用全球化机遇,打造河南品牌让全世界都知道.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09个县(市)为基本单元,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三方面进行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并应用ESDA等分析法揭示1990-2008年山东省县域经济的时空动态。结果表明:山东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差异先扩大再缩小,但整体变化幅度较小;城市辖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它地区,平原区经济发展缓慢;鲁东和鲁中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提升速度快,经济发展重心向东北部偏移;县市经济发展空间自相关显著,高一高集聚区集中分布在山东半岛,低一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鲁西南黄淮平原区和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西差异仍是导致山东省内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科技革命加速演进的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沿线省市科学竞争力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基于2009-2019年我国内地31个省市面板数据,构建科学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计算各省市科学竞争力综合得分,通过使用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区域科学竞争力的提升效应,最后对该战略的区域异质性及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显著提升区域科学竞争力,稳健性检验支持该结论;(2)该战略实施虽然有助于提升长江经济带整体科学竞争力,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呈现为下游>中游>上游;(3)该战略通过提高要素集聚度、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提升沿线省市科学竞争力。基于实证结果,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制定差异化发展计划、加大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精准布局科创载体、加快数据要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河南区域旅游开发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的优势明显。为进一步促进河南旅游的快速发展,在全面分析河南旅游开发的区域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对河南区域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对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建设河南区域旅游网络和积极开拓客源市场的基础上,实行区域旅游的联合开发与综合开发,是未来河南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