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年志愿服务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青年向社会奉献爱心的一个著名品牌活动,该活动的主题就是为亟需帮助的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然而,通过对青年志愿服务基本特征的阐述和对国内外实施现状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青年志愿服务在各个行业许多环节上还存在不足和制约因素。本文结合电力企业的特色及青年志愿者服务在企业的开展情况,构建基于电力企业特色的青年志愿服务品牌,以更好地适应在电力企业内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更好的发挥青年志愿服务精神,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在电力企业中不断推广和创新,扩大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的影响力,希望对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和“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号召,为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和更大空间。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但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阻碍着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开展。我们通过对长春市各类志愿者服务机构的调查,对志愿服务事业现状分析,分别社区志愿者、高校志愿者等志愿者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刘雷 《商》2012,(2):111-112
志愿服务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的核心价值与党的宗旨相契合,鼓励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对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贵州党员志愿服务虽然近年发展迅速,但与成熟的志愿服务之间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贵州党员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指出贵州党员志愿服务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高校志愿组织成员不稳定,有效保障机制及激励机制的缺乏、大学生自身特点发挥不够、经费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活动的深入开展。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完善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和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加强高校志愿者思想教育及专业技能培训。同时,政府应完善相应的“志愿服务发展基金”,资助大学生志愿服务重点项目,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代文明社会的志愿服务事业迅速发展、志愿者人数迅速增长,但我国各大高校志愿者管理工作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无论在哪个学校的志愿服务组织中,都还没有一套完整、有效的志愿者管理体系。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根据全国各地区代表高校的调查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如何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机制。我们从志愿服务人员管理、志愿服务体系以及志愿活动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此提高志愿服务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减少志愿服务资源的浪费,推动我国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白领志愿服务是我国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志愿服务动机主要包括纯粹利他型、己他兼顾型和主观利己型三种。城市白领志愿服务在当代具有重要价值:社会治理的需要与补充;加快培育其社会服务意识;丰富个人经历,升华情感体验等。然而,资金保障不足,可利用资源有限、志愿服务法律法规建设缺乏及管理体制欠缺,随意性较大已经成为制约城市白领志愿服务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困境。因此,要在加大政策支持,提供资金资源保障、加快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立法工作和建立健全科学管理体制,加强组织建设等方面促进其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黄禄梁 《商》2012,(8):126-126
引言:成长中的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服务的精神,更是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的信条。近年来,中国志愿者组织和成员数目不断地增加,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更是不可小觑。而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规模,在规范化、制度化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  相似文献   

8.
张润彬  陈妍婷 《商》2014,(6):178-179
志愿服务事业作为一种高尚、文明的社会行为和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近年来在我国取得长足发展,为增强社会保障、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以及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却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尝试以实现我国高校志愿者权益保障为目的,在分析目前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现状、借鉴境外国家和地区志愿者权益保障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的制度体系,希望通过树立志愿者权益保障理念,加快志愿服务立法、进一步完善制度保障、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对志愿者组织的指导监督、提高志愿者维权意识等途径实现志愿者权益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推进,社区逐渐成为承接社会职能的重要载体。同时,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消费的多元化使得当下民众对社区服务需求急剧增加,而志愿服务在社区建设中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于是,社区志愿服务在各地开始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类型以及路径进行发展。文章以杭州市为例,选取了社区居民、社区委员会以及可能涉及社区服务的大学生人群、公益组织等为研究对象,对当前的杭州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架构、服务领域以及运行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刻画,发现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缺乏创新、管理不规范等诸多问题。这更需要杭州市明确自身的优劣势,结合自身的特点,以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自1993年开展以来,历经了28年的积攒与沉淀,在大学生锻炼才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方面做出了卓著功效.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也要随之发展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工作和思政工作的要求.通过采用研究综述和规范分析得出我国大学生在志愿服务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主...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志愿服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随着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成功,志愿服务的社会作用和影响也日益增强.同时,志愿服务的立法进程也进一步加快,本文就将从法律的角度来透视志愿服务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牺牲个人的精力和时间从事志愿服务,理应获得基本的保障和激励。激励应该从需要入手,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纵观当前的志愿服务激励,存在四大问题:只重精神激励;志愿人员获得的专业培训少;志愿活动的社会支持度不高;志愿行为缺乏制度保障等问题。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从四个方面对当前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激励:物质回馈激励;个人经验技能增长激励;个人能力受到社会认可激励;自我价值实现激励。  相似文献   

13.
自党的十八大在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这几年我国高校共青团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得到了大力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中。然而,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和困境,高校和社区都应总结经验,创新模式,健全机制,保障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4.
《商》2015,(20)
中国现代志愿服务事业逐步完善,但在包括滁州市的部分中小城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志愿服务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因此,对滁州市志愿者服务进行研究是必要的、有意义的。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专家咨询法,调查滁州市的志愿服务现状,发现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志愿者招募体系、培训体系、管理体系、激励机制等方面研究出一套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烟台地区8所高校共212名大学生问卷调查和各高校志愿组织负责人访谈,了解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和参加志愿服务的动力机制。从烟台市大学生志愿现状上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个人和校园社团两个层面给出建议,将着力点放在建立更加信息完备的、符合志愿者诉求的、能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发展的新型志愿社团上,为烟台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曾经说过:“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这句话指出了志愿精神的本质,表达了人们对志愿服务的由衷赞美。  相似文献   

17.
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开展志愿服务为例,总结医院志愿服务的开展情况,调查研究阻碍医院志愿服务发展难题和存在的问题,探索新时代下如何进一步推动医院志愿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株洲市的社区志愿服务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从队伍建设,到服务网络建设,并形成了一批影响力较大的志愿服务品牌。但同时也要看到,株洲市的社区志愿服务尚存在很多不足:志愿理念推广不够、形式主义较浓、管理粗放、工作经费普遍短缺等问题仍然显著。为此,应该从宣传普及志愿理念、突出项目建设、完善管理机制等途径进行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商》2015,(29)
大学生志愿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功能,是其必不可少的新内容、新载体、新工具。本文以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为例,着重论述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现状,提出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对策,以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志愿服务工作,是有利于青年本身与社会的一项工作,它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文明社会的有效促动力.志愿服务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广泛开展,在高校中更为普遍和热烈.同时有一些志愿服务的通例问题依然存在.作者从志愿活动自身属性、内容性状和客观现实三个方面论述了志愿服务的主动志愿性、现实操作性和制度强制性,更提出了以硬为主,以软为辅原则性长效志愿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