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芳 《河北企业》2001,(4):10-1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衽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不仅是对西方国家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的吸收借鉴,也是对我国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总结。可是,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之后,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明显好转,经营效率同其它所有制企业相比,仍然比较低下,这不禁使人们对公司制改革方向的正确性产生怀疑,是公司制本身存在问题,还是我们在借鉴时出现偏差?这个问题如果不搞清楚,必然会导致国企改革在前进中迷失方向,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2.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是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作出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这一改革措施的具体落实 ,将有力地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在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特别强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 ,要“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因此 ,如何在公司制企业中形成决策权、监督权和执行权相互分立、相互制约、相互合作的有效法人治理结构 ,是完善公司制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国有公司已建立了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过20余年的实践探索,不断总结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充分吸取现代企业理论的研究成果,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在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所谓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  相似文献   

4.
调整企业结构的辩证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结构的调整,一直未受到企业足够的重视。笔者曾参加了“株洲车辆厂公司制改制方案”课题组,切身体会到了调整企业结构对一个企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株洲车辆厂是铁道部下属的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遇到了几个难题:企业产权结构单一,组织机构庞大,权力过于集中,企业办社会的负担沉重,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母子公司体制不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中,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权力安排日益引起经济学界极大的关注。而依附于原始产权的财务权如何在管理层级间合理分割,现行的研究涉及甚少。本文试图就现代公司制企业财务权分割的制度安排作出研究。一、财务权分割的理论依据1.分权管理是公司制企...  相似文献   

6.
企业治理的法学含义相对集中明确,治理结构的法律用语主要是指公司制企业中权力机关的设置、运行及权力机关之间的法权关系;而经济学家在讨论企业的起源及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时,将这一术语演化成企业契约制度的替代语,如今则更加形象、集中地称之为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的“制衡器”。企业治理结构是企业特有的运行机制,是指有关企业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和问题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是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逐步发展完善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据国资委有关资料统计,实行公司制改革重组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按《公司法》的规定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近几年很多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还参照一些发达国家的做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九十年代推行公司制,并于1994年颁布《公司法》以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公司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例如,800多家企业先后成为上市公司,一部分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一些具备条件的民营私营企业也改制为股份公司。初步的实践证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建立现代公司制,是促进企业发展,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目标。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时期,从传统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向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结构过渡中,一些矛盾和问题相当突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国有公司制企业的形成背景出发,分析了国有公司制企业产权结构特征所引起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和创新产权结构的建议,认为国有公司制企业产权改革应在正当性和合法性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权力结构中,财权是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权力,其涉及面相当广泛,食业各种经营活动最终都会通过资金和资产的相百交换或转移来完成并在财权上有所体现一财权是食业所有权的核心内容.财权配置是影响食业财务运作效率的关键因素。在现代公司制企业架构中,以财权配置为中心构建公司治理结构,可以通过合理配置财权,提高公司治理的控制力和控制范围,减少失控区域,堵塞资金漏洞,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公司制企业多年来的发展与完善,以及国有企业调整与改制的不断进行,有限责任公司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内部审计在协调并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促进企业改革,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大中型 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不仅是对 西方国家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的吸收借 鉴,也是对我国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总结。可是,有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之后,经营状况并未得 到明显好转,经营效率同其它所有制企业相比,仍然比较低下。这个问题如果不搞清楚,必然会导致国企改革在前进 中迷失方向,陷入困境。 公司制是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经营 的有效组织形式 同以往的私人业主制以及合伙制 的企业制度相比,现代公司制具有资本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的特征。为了适应现代化生产对大规模投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自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后,我国的国企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法人治理结构的不规范。正因为此,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特别强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当前,如何正确认识和贯彻落实这个“核心”已经就成为我国企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本刊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陈清泰副主任首先强调,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这个…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建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方向,目标是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国有企业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改革过程也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财务核算不规范等现象,违背了企业改革的初衷,阻碍了企业改革的健康进行。因此,我们在企业改制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政策制订法律法规,完善规章制度,力求规范化的管理,保证国有企业改革的健康有序地进行,实现国有资产在改革过程中保值增值一、国有资产流失与保值增值。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建,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企业厂长的地位和权威不断加强,职代会的作用却在日益淡化,甚至出现取消职代会的呼声。我国企业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方向,就是要依法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其典型形式即公司制。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综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有效的企业组织结构,其中,职代会与股东会的关系,职代会在公司制企业中生存的法律地位等问题,是公司制改组中的难点。为此,重新认识职工会的地位和作用,就成为我们当前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造以后,大多数公司治理结构不够规范,不少公司没有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产生、组建“三会”,尤其是监事会机构不健全、不完善,其职权难以正常行使, 监督作用不能有效发挥。这样一来,削弱了公司治理结构中“三会”之间的相互制衡力量,形不成有效的约束、制衡机制。一些公司制企业的党组织,或因交叉兼职或因高管权力过于集中,纪检会的作用也难以充分发挥。也有的公司忽视民主管理,民主渠道不畅,民主监督淡化,监督乏力。这样一来,就难免出  相似文献   

17.
电力企业公司制改革要求其必须建立管理科学、政企分开、权责明确、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本文论述了电力企业公司制改革必要性,指出了公司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电力企业公司制改革的思考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微观经济领域中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把“完善公司治理”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举措。《决定》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19.
论公有制企业推行公司制董双印一、公有制企业推行公司制是改革战略的最佳选择1、推行公司制的含义。公有制企业推行公司制是把原来国有企化和集体企业改造成公司法人企业,即各种形式的股份制企业,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是:①是独立...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后,产权结构将会由原来的国有独资形式转变为多元化投资形式,董事会将由不同利益群体的代表组成,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职代会则是“内部人”民主管理的主要渠道。在产权多元化的公司组织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太可能再维持原有的工作机构和专职政工人员编制。在这种变化下,如何继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确保其企业生命线的作用,是企业管理者、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