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的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由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衰落,广大农民失去了基本医疗保障,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十分严重。为此,国家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全国试点情况来看,其成效巨大,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从强化政府责任、建立有效的筹资机制、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监管、重视配套改革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程致远 《审计月刊》2006,(11):50-51
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面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目的是缓解农民看病难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志雄 《经济界》2006,(6):73-75
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但是农民因病致贫、返贫仍是个突出的共性问题。现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和提高了农村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但是在对农民疾病的预防、市场和社会资源的利用、改革的协同开展等主面尚存在局限。上海市金山区以“三个结合”为特征的农村卫生机制创新实践,对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等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保障农民的医疗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举措。文章围绕"新农合"制度目标实现的程度,反思该制度现实的医疗保障能力,并就如何科学提高农村医疗保障能力对制度本身的运行能力、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城乡医疗保险统筹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弥补了中国农村牧区卫生服务体系制度安排的缺陷和政府责任的长期缺位,为激活农村牧区卫生服务市场奠定了基础,对农村牧区医疗服务供给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需求方主体视角,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对农村牧区医疗需求方主体的影响,提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过多年试点运行,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医疗水平的提高,看病就医率有所上升,医疗负担有所减轻,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有所缓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而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近年来,笔者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跟踪审计调查时发现,该项制度在推行和试点中存在一些  相似文献   

7.
林阳 《广东审计》2006,(6):40-42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现阶段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广东省委、省政府把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并于2002年率先在全国建立推行。经过三年多的运作,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得到了提高,农民的医疗负担进一步减轻,农民就医状况有所改善,“因病致贫,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减轻医疗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从各地试点的情况看,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农民理解和接受的难度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相似文献   

9.
从资金走向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月26日公布的中央“一号件”提出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把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这一措施体现了政府职能逐步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的转变,体现了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2002年10月,中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新农合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合筹资工作是新农合制度是否能够健康持续开展的基石,加强新农合筹资管理工作是新农合制度能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韩宇 《活力》2013,(4):198-19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以农村家庭(户)为单位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一种互助共济医疗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新农合的实施对于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乃至于确实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建明 《民营科技》2009,(2):108-108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起将新农合筹资水平翻一番。这是我国政府前所未有大规模投入解决农民基本医疗问题,对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突出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典范”。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分析了从2002年政府重新开启建设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工作以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现状及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试点中反映出的问题,暴露出现行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即忽视初级卫生保健和保障的不全面性问题,使得仅凭该制度,难以承担起保障农民健康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的状况,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以江苏为例,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长久以来的制度缺陷,使得江苏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的“多元”性、政府对农村公共卫生投入不足、农村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低、费用报销方式不统一以及筹资机制不健全。因此,要加快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速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深化政策宣传,简化报销程序,探索科学的筹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自2003年7月在全国试点推行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迅速,到2008年已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安徽省广德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情况看,现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还不足以实现制度本身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的初衷。在政府不加大财政投入的前提下,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合理配置,就成为减少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最科学方案。因此,确保资金合理配置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实现自然成为我们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试对此进行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农业、农民、农村的"三农"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农村较城市相比大为滞后。而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医疗保障又是重中之重,我国目前在农村逐渐建立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在难以全部建立社会商业医疗保险的广大农村地区,重建合作医疗无疑是一种最好的替代保险形式。本文从农村社会保障之一的合作医疗制度入手,分析其发展历史、现存状况及不足,另外提出一些浅显的见解,就其作用来说只是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资助农民自愿参加的中国农村第一个大规模、成体系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亿万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重要举措。自2003年开始试点以来,已受到“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卫生得发展”的好评,但也有人反映农民对这个制度是“第一年不放心,第二年不称心,第三年不热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北京市在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传统的合作医疗制度已不适应农村的发展需要北京市农村合作医疗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合作医疗是以乡村集体经济为依托,对农民实行医疗保障与卫生服务合一的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到80年代后,随着改革的推进和实施,农村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单一的集体经济变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多元经济;农村政社合一、村队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也发生…  相似文献   

20.
在农村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关爱8亿农民健康疾苦,组织广大农民合作共济,抵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一项“民心工程”。但就是这样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在实施之初,却得不到广大农民的充分理解与广泛参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对农村基层政府缺乏信任。几年前,武夷山市各乡镇政府参与推行财产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朝令夕改”,项项保险都是“虎头蛇尾”。再加上其间参合着商业保险行为,少数不法分子乘机中饱私囊,极大损害了广大参保人的利益,广大农民对乡镇政府心存戒备,这无疑就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增添了阻力与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