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因为人口的自然增长、企业改革以及农业改革催生过多剩余劳动力出现,从而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而劳动力需求总量也成上升态势,但是就业弹性却处于不断波动之中。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加大。不过,从长期来看,劳动力供求的矛盾会由于劳动力供给量的减少而不断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市场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是建立在个人的自由判断基础上的.这种判断或是基于客观环境,包括个人的生存环境、劳动环境和劳动供给环境等.也可能是基于主观因素的判断,包括个人的效用水平和个人偏好等.计划生育直接导致了中国人口总体规模的缓慢增长,导致了居民家庭独生子女的出现,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一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亦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1000万,  相似文献   

4.
按:近年来,成都市随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加。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成都市的常住人口为1404.76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相比,十年共增加280.34万人,增幅达24.93%,年均增加2.25%。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对人口转变的相关数据分析,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角度,探索成都市未来劳动力供给趋势,研究人口转变对促进就业工作的影响,有效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协调处理好人口、经济、社会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声音     
《中国就业》2014,(3):15-15
正关键词:招工难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连续两年下降,但劳动力需求并没有减弱。近两年城镇新增就业创出新高,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拉动作用在增强。在供给力量减弱、需求力量增强的情况下,劳动力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是造成招工难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合同短期化也加剧了"招工难"。出现招工难的单位或企业一般都是招收的农村进城务工的人员,员工和企业签定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中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用工荒等问题的出现。特别在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社会上形成这样一种认识:推行了近三十年的人口政策是造成人口结构问题的根源。只要放开这一政策以上问题将会迎刃而解。对此,本文从不同政策制定时期进行了剖析。认为各个时期人口政策制定虽然当时很适用,但缺乏长期性的稳定。在中国人口数量依然严峻的形势下。通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社会进步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董敏杰 《数据》2009,(9):40-41
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有一定程度提高。同时,一些关于中国人口预测的研究显示,中国总人口在2030年左右、劳动年龄人口在2020年左右将会出现负增长,因此,有关中国劳动力优势正在丧失的观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曲立  田林子 《企业经济》2006,(1):125-127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我国经济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分析我国人口现状,预测人口未来变化趋势,从而得出劳动力供给情况。同时,从结构和总量上分析就业未来发展趋势,结果显示:我国未来15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人口转移和人口流动概念与内涵的界定,认为当前人口问题研究的缺陷在于将人口移动问题简单化为劳动力流动问题.人口移动并不仅仅是人口问题,还包括智力、技术、消费能力、需求等方面的变动.工业化、城市化的实质是人口的转移而不是流动,我国单向模式的人口流动必须发展为城乡双向人口移动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1.人口13亿,地球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位是中国人。2.拥有20个5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00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3.中国拥有几乎无限大的劳动力资源,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达7.52亿。4.现有老年人的人口达1.31亿;2015年将达2亿。到2040年,60岁以上人口将占全国人口的28%,而现在是11%;2002年,人的寿命已从1949年的40岁提高到了71.4岁。5.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人口1700万。上海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巴西相仿。6.据世界银行统计,20年里,4亿人口脱贫。7.自2000年以来,2亿农村人口离开乡村定居城市;2030年以前,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离开乡村来到城市。8.中国…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促进农村人口合理、有序向城镇转移是当前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客观上要求具备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结构优化质量较高的产业体系、均等化的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系、高素质多技能的人口比重、与时俱进的社会观念和意识、科学健全的制度和政策体系等条件。当前,作为全国户籍人口第一大省和劳动力转移输出第一大省的河南省亟需围绕这些条件,采取有序措施,实现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正>辽宁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51%,辽宁农村于2000年前已进入老年型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到2025年,辽宁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超过30%。劳动年龄人口的赡养压力也在增大。据预测,辽宁由2000年的9.2个劳动力人口抚养1个老年人下降到2036年2个劳动力人口抚养1个老年人。届时,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将达到极限,若不在老龄化高峰到来前及早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不但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0 引言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全国大约有1.5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部门就业,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短缺.城镇化率每提高1.3%,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将下降1.2%,预计到2020年农村人口将下降至40%以下,农业劳动力将降至30%以下(农业部经管司,2012).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对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留守劳动力在体能和技能上的不足导致了在农业生产的劳动密集环节和技术密集环节难以作业,因而加强了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同时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以龙头企业为主的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也具有较强的激励(廖西元等,2011).  相似文献   

14.
土地供给对中国城市增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城市生产活动和劳动力居住提供空间的土地供给,对城市增长模式具有重要影响.在我国域市产业迅速集聚、劳动力流动的制度约束逐步放松的发展背景下,城市土地供给的数量和结构对城市经济、人口规模和结构及劳动生产率增长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以2000年-2006年中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数据建立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城市土地供给对城市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产业用地供给对城市GDP增长有明显的作用,但其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下降,而技术及人力资本的贡献在不断增大.居住用地供给充足的地区劳动力增长较快.实证结果表明城市政府应根据城市自身产业发展与劳动力需求制定差异化的城市土地供给规划.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济》2019,(11):113-119
本文估算了1999-2016年期间我国制造业分行业劳动力技能结构及技能溢价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制造业高技能劳动力数量占比和报酬占比均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尤其是2010年后上升趋势更加明显,且资本密集型行业显著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技能溢价则在2004年达到最大,此后逐渐下降,说明制造业高技能劳动力的供给增速高于需求的增速,"新人口红利"正在逐渐形成,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技能溢价在样本期间一直低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为加速实现"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未来尚需大力培养适应"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并积极完善工资的市场化决定机制,同时还要预防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拉高作用可能导致劳动者收入差距扩大。  相似文献   

16.
赵福帅 《英才》2012,(8):122-123
从英国工业革命到中国经济腾飞,几百年来,马尔萨斯和他的人口理论的影子始终徘徊在我们的周围,或多或少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或许十几年后,中国给世界的形象将不再是人口众多,而是族群衰老。用工荒、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枯竭……这几年,一些与人口老龄化有关的字眼频频出现在媒体上,强制堕胎的新闻更引发了全社会对中国现行生育政策的大反思。人口问题之所以如此被关注,都因为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多年以来,中国飙升的各种经济指标每每被庞大的人口基数所摊薄,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又依赖庞大的、廉价的劳动力的支持。那么,我们的人口是不是太多了?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我国30多年的人口政策在有效减缓人口增长的同时也积聚了相当大的人口风险。本文在对我国未来中长期劳动力供给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分析了未来人口发展与就业趋势的特点及矛盾关系,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第三产业的发展与人口城市化目标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提出在2010年人口城市化率达到60%,有学者指出,该目标水平过高,偏离实际.本文将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探讨此目标的可实现性:重新界定现用的人口城市化率的统计口径,证明江苏省实际上已具有较高的人口城市化率;并考察江苏省未来10年第三产业的发展前景,通过对城市外来人口特别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吸纳,为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客观讲,把人口抚养比不再下降视为人口红利期结束的标准有失偏颇,因为当前恰恰是我国人口抚养比最低的时期,是人口红利的最佳时点。目前我国就业形势的最紧迫问题是劳动力市场需求与教育培训错配造成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剧。过去30多年,我国16岁-64岁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快于15岁以下及65岁以上人口的增速,人口抚养比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劳动力供给条件,被称作人口红利。根  相似文献   

20.
2010年7月,人口学界首次提出建设三型社会理念,即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之后,还应该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人口均衡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生育政策与生育意愿的均衡、生育率下降的性别均衡等。从预测的劳动力供需情况看,自2016年起,劳动力市场将总体表现为供不应求的矛盾。劳动力缺口,到2020年将超过2000万,而2050年在生育率为1.6的方案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