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信用卡》2008,(16):74-74
(本刊讯)7月3日至4日,由央行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信用评级发展前景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法制办、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管局、中关村管委会、41家信用评级机构、23家商业银行、3家资产管理公司和人民银行分支行的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2.
刘蕾 《中国金融家》2007,(10):84-85
2007年9月14日下午,由中日韩三国最具影响力的民族信用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日本评级投资讯息中心和韩国综合信用情报企业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日韩信用评级论坛在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  相似文献   

3.
《济南金融》2005,(5):F003-F003
2005年4月9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主办、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等五家评级机构承办的“山东资信评级论坛”在济南举行。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韩金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戴根有、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副行长王敏、中国银监会山东监管局副局长王晓春等参加本次论坛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中国的主体信用评级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使得社会信用体系尚处于不完善阶段,信用评级行业也在扭曲的状态下蹒跚前行。鉴于此,需要通过推动主体信用评级,夯实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确立信用评级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推动中国经济和金融的进一步国际化、全球化,加速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国际化进程,缓减国内外金融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缓减金融产品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中国经济、金融国际化的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5.
刘蕾 《中国金融家》2009,(2):114-116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诚信!这个本是中国优良传统之一的词汇如今被提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多少让人有点返璞归真的感觉,也多少让人觉得很欣慰。  相似文献   

6.
信用评级在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信用评级能够为市场提供风险信息从而增强市场对企业的约束,因此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评级市场刚刚起步。本文利用2007至2009年间发行的企业债数据,用实证的方法研究本土信用评级在债券市场上的影响力。我们建立真实利息成本(TIC)回归模型,以信用评级和其他相关因素对债券的真实利息成本进行计量回归,分析信用评级在一级市场中对债券发行成本的影响。我们发现债券评级和主体评级分别对发行成本具有解释力,但债券评级对发行成本的影响力大于主体评级。  相似文献   

7.
2004年9月12日~13日,第五届中国金融信息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展览馆报告厅隆重举行。今年论坛的主题为“中国金融信息化的未来发展之路”。在两场主题论坛上,共有来自银行业和IT业的12位嘉宾登台演讲,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金融信息化的未来进行展望。在银行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衢、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戴根有、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科技部总经理张建游、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息中心主任佟建民和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万建华依次发言。本刊选取现场发言的精选内容呈现给读者。苏宁:努力推动…  相似文献   

8.
9.
信用风险是企业债券的主要风险之一,降低信用风险的根本途径是建立信用评级制度来揭示每一只债券发行时及发行后的风险程度.因此建立健全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有利于充分揭示企业债券信用风险,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积极促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分析现有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进行创新性改进.  相似文献   

10.
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凸显出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种种弊端。该文指出,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根本缺陷在于高度垄断,为此应通过加强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推动现有评级行业的改革,并推动国际信用评级行业新秩序的建立。中国应从宏观政策层面出台措施,扶持和推动本国自主信用评级体系的做大做强,并参与到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重建中。  相似文献   

11.
任耘  官光生 《征信》2011,(5):31-33
信用评级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第三方信用评级存在一些问题和发展障碍.为推进第三方信用评级,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加强征信宣传,加快征信立法,放开对评级业务的限制,建立评级结果的检验系统,鼓励金融机构使用外部评级产品.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家》2018,(9):12-12
为加强对信用评级行业统一监管,推进债券互联互通,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2018年第14号公告。《公告》围绕着逐步统一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评级业务资质,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和监管信息共享,推进信用评级机构完善内部制度,统一评级标准,提高评级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权威性受到质疑.在国际信用评级面临危机的同时,中国的信用评级业应抓住时机,加强信用评级的公开、公平、公正、独立性、专业精神的建设,强化对评级机构本身的监管,逐步建立具有公信力的本土评级机构.  相似文献   

14.
申韬  甘焕凤 《征信》2021,39(2):47-51
通过文献梳理法,总结归纳中国信用评级有效性,发现以往的研究大都认为中国信用评级无效,而近年却有研究结果支持部分有效.梳理已有研究,从中发现有效与无效的侧重点与交叉点,提出四点建议:规范评级市场收费制度,增强评级机构独立性;改进信用评级模型,增强评级识别能力;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增强政策约束作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16.
徐璐  林昕 《时代金融》2012,(35):76+79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三大评级公司的评级行为及结论受到高度关注。在次贷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对与次贷相关的衍生产品评级出现误判;对次贷风险未能及时作出反应,而后又反应过度。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美国三大评级机构一次次的对欧洲国家信用降级带来的是危机的逐步升级。信用评级机构究竟是在警示危机,还是在加剧危机?国际社会要求对信用评级机构加强监管的呼声正在不断高涨。  相似文献   

17.
2011年8月6日,标普下调了美国国债的信用等级,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中国受到不利影响的同时,又有哪些机遇?中国应该怎样应对?本文对此进行了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信用评级体系的完善对于培育成熟的资本市场至关重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评级机构的经验,遵循评级行业的国际惯例,立足中国当前金融市场的实际,在开放环境下运用市场化的力量推进评级行业健康发展,提升中国评级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我国评级市场的首要议题。本文从中国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级市场、评级监管体系和评级行业自律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借鉴海外市场评级体系构建的经验,提出促进中国信用评级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信用评级对债券回报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评级不仅能够为市场提供风险信息,还能够增强市场对企业的约束,因此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国内最大的三家评级机构在2007-2009年间发布的评级公告分别建立正面和负面的事件研究模型,通过考察公告前后的债券价格反应,实证分析了我周信用评级在二级市场中对债券到报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保险研究》2004,(4):42-42
经国务院批准,劳动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于4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举办首次“中国就业论坛”,这是我国在劳动保障领域开展的一次重大国际合作活动,是我国政府与国际劳工组织在就业领域合作的一项重要成果。此次论坛有300名代表参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