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产品贸易中的产业内贸易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个产业内的同类产品同时发生输出和输入的活动。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这种新的贸易形式发展十分迅速。但是 ,一般人认为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制成品中进行 ,对发展中国家 ,特别是对农产品贸易中是否存在产业内贸易 ,基本没有涉及。在当代国际经济活动中 ,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分工、加快国际贸易、促进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形成的重要因素。然而 ,传统的贸易理论已经无法解释这一新的贸易现象。国际农产品贸易是传统的贸易产品 ,虽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在不断缩小 ,但农业是基础 ,关系到人民的基本…  相似文献   

2.
基于VS和VSS指标的中美水产品产品内贸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内贸易将中间品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对象,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开严格的农产品贸易壁垒,已成为水产品贸易发展的新动力。通过选取投入产出法中产品内贸易额(VS)和产品内贸易比率(VSS)指标对中美水产品产品内贸易进行测算发现,中美水产品产品内贸易处于上升势头,其VSS值已接近30%,水产品贸易对美的依赖程度过高,中方贸易以初级加工中间品为主处初级阶段,美方以深度加工和精细加工中间品为主处中高级阶段,中美产品内贸易波动较大。对此,中国应采取适当强化中国比较优势,适度增加水产品中间品加工贸易比例,积极分解产品内贸易环节,逐步实现产品内贸易市场多元格局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首先分析中国主要林化产品1992~2006年进出口贸易情况及特征,然后在整体和分类2个层面上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主要林化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是世界主要林化产品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尽管中国林化产品贸易中存在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2种方式,但无论是从总量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增量角度来说,林化产品贸易均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中国林化产品贸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产业内贸易测算指标Gruble-Lloyd指数、Thom指数和Thom & McDowell指数对中国茶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中国茶产品产业内贸易有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种形式,其中产业间贸易占主导优势。产业内贸易方式主要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但目前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有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5.
世界蔬菜贸易竞争力与产业内贸易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世界蔬菜贸易及中国在世界蔬菜贸易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并分别运用比较优势系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标,对世界主要蔬菜出口国的蔬菜产品竞争力和产业内贸易分别进行了测算和分析。本文的结论是:世界和中国的蔬菜出口贸易规模均在不断扩大,中国调理加工蔬菜、保鲜蔬菜和脱水蔬菜的国际比较优势也在不断提升,而且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蔬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为中国蔬菜产品出口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6.
对农户职能进行划分,相应区分了农户产出品中的生产性产品与经营性产品,构建了一个农户专业化经济分工模型。在改进一个有贸易活动和非均一参数模型基础上,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对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主体职能分工的一般均衡结构进行求解。结论如下:农户职能专业化引致的分工经济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力,解决土地流转障碍必须以改进交易效率为内核,基本途径则是通过提升信誉、完善市场交易制度、发挥贸易集聚效应、大力发展有效率的农村经济土地流转中介组织以降低内生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7.
一个国家某种资源对其他资源的相对供给比较大,就称这种资源为这个国家的充裕资源。一个国家将生产充裕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这就是赫克歇尔-俄林贸易理论的基本结论:各国倾向于出口其国内充裕资源密集型产品。近年来,东亚地区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在分工不断深化和细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向与政策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东亚经济合作的特征 东亚经济合作的发展集中表现在区域内相互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增长以及区域内生产的国际化。东亚区域内的直接投资深化了产业内及企业内的国际分工,促进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从而在区域内形成经济增长的循环机制。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东亚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紧密的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9.
东亚经济合作的特征 东亚经济合作的发展集中表现在区域内相互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增长以及区域内生产的国际化。东亚区域内的直接投资深化了产业内及企业内的国际分工,促进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从而在区域内形成经济增长的循环机制。l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东亚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紧密的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木质家具国际竞争力的显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寒  聂影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6):541-543,563
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可比净出口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将中国木质家具的国际竞争力同它国进行显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木质家具出口额全球第一,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这得益于国内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但其专业化分工水平不高,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导致产业内贸易水平极低。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财政是社会主义国家为执行其经济职能而对社会产品进行有计划的分配和再分配的重要形式。这对正确安排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对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都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它是社会主义分配结构中的主导环节,是调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利益的强大经济杠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发达国家木材产业内贸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世界木材产业内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利用GL指数对中国与发达国家木材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发达国家木材产业内贸易仍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增长趋势明显。在此基础上,从产业规模化经营、产品的差异性、消费者需求偏好、产品的技术、产品生命周期以及加工贸易等方面,提出提升中国与发达国家木材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老挝与中国木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老挝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都比较低,说明老挝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而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通过对老挝与中国的木材产品贸易结构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老挝的木材出口在中国市场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但对人造板和纸制品的生产能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总的来看,研究老挝与中国木材产品贸易的特点和竞争力,为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木材国际贸易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的木材贸易活动不能停留在简单地补充国内市场木材供给短缺方面,应当以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把握木材国际贸易战略的立足点,通过有目标地扩大木材进口,促进林业直接参与国际资源的配置,获取国际分工利益;通过生产和出口相对丰富的人工林资源等获取国际比较利益,提高我国林业生产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木材国际贸易,需要做好几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世界番茄产品贸易现状及主要出口国竞争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我国是番茄生产大国,却远非番茄贸易强国。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世界番茄产品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分别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系数以及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对世界主要番茄出口国的新鲜番茄、去皮番茄、普通番茄汁、浓缩番茄汁和番茄酱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对如何提升我国番茄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国际力量博弈以及国际格局演变之下,中国和印度作为东方两大新兴经济体和规模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双方经贸关系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新时代,科技将是各国经济、政治各方面实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也将是未来主要经济体之间竞争与合作的重点考虑因素。本文以中印两国为研究对象,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探究中印两国在高技术产品贸易领域的竞争性与互补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科学掌握分析新国际分工。本文系统探讨了新国际分工的分析理论和分析方法,主要理论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理论、产品周期理论、劳动价值理论、生产组织理论;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流要素分析法、生产组织空间分析、市场占有率与比较优势示显指数分析和新国际分工的区位网络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成本核算越来越精确,这就要求制造费用在各产品中的分配要更加合理。而现行的几种制造费用联合分配法都不是很完善,为此笔提出了一种新的制造费用分配法——产品比重联合分配法。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贸易利益分配问题一直是经贸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角度分析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所得,进而提出发展建议,以应对复杂多变的贸易局势,提升我国的国际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20.
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资源禀赋的不同。随着国际贸易的发生和扩大,卷入国际分工体系的各国将从事与其资源条件相适应的生产,并力图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国际分工利益。本文依据福利经济学理论,采取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探讨大米贸易大国国内政策对大米国际贸易的反应及其对大米国际贸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我国大米政策目标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