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意向选择问题研究是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该文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农村劳动力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当前就业意向性选择为切入点,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当前就业意向的不同偏好因素进行分析,对其相关特征变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并采用多元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山区农村劳动力当前就业意向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上优于农村女性劳动力,两者平均年龄仍较高,男性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外出务工或经商就业,但总体收入仍不理想。务农就业意向的农村劳动力与务工、自主创业或经商就业意向的农村劳动力相比,在年龄、耕地、收入等变量方面存在显著劣势差异。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家庭禀赋和所在村劳动力人口数等变量对其不同的就业意向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和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偏好、信息、不确定性与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就业是当前中国现实经济中的热点话题,而影响和制约农民就业选择的因素却很多,本文在整理调研访谈数据的基础上,探求农民就业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发现不明晰的就业信息、不稳定的社会偏好及歧视的用工制度是造成农民就业选择不确定性的根源,并通过实证结果的讨论得出一些与传统观点不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一项老年人口福利调查数据,以生命历程理论为分析框架,基于多元logistic模型对农村老年人居住地类型偏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作为生命历程中的一项重要生命事件,农村老年人外出务工经历对其离开农村居住的偏好有积极影响;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居住地偏好存在差异,即低龄组老年人对到城市或城镇城郊居住的偏好更强;作为关联的生命因素,农村老年人子女的外出务工经历也产生重要影响。子女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村老年人更偏好于迁出农村居住,对城镇城郊的偏好最为强烈;此外,农村老年人个人能动性也对其居住地类型偏好产生显著影响。可见,城市、城镇城郊以及农村对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具有不同的社会含义,而农村老年人偏好于留居农村还是迁居进城,是整个生命历程中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现有的研究文献,本文在对可追溯猪肉不同质量安全信息做出设定的基础上,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山东省潍坊市765位消费者对含有不同质量安全信息的可追溯猪肉的偏好。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关注"猪肉可追溯标签"信息、自身收入与家中是否有孕妇、受双汇"瘦肉精事件"影响等变量显著影响其对含有不同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猪肉的偏好。对变量边际效应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偏好可追溯猪肉的消费者更偏好含有养殖与屠宰信息的可追溯猪肉,高收入消费者则偏好同时含有养殖、屠宰、加工三种信息的可追溯猪肉,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者选择含有不同层次可追溯信息猪肉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理性的政府在制订农业政策时,会考虑到政策带给生产者、消费者、以及政府自身(代表纳税人的利益)带来的福利的影响.政府在与利益群体的博弈过程中,得到了有权重的国家偏好函数(PPF),这个有权重的偏好函数反映了政府对不同利益群体的福利偏好.本文用显示性偏好的方法得到了国家偏好函数中的权重,将政策偏好显性化,并运用了大豆市场上的历史资料印证了政府偏好函数所反映的政策偏好,政府在大豆市场上的政策基本上是倾向于生产者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遵循CV法一般原理,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例,通过入户调查数据对影响农户需求偏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公共物品需求偏好受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村庄特征共同影响,但不同特征变量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资源的原生形态自然是形成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因,但资源的社会配置机制,即人们为实现某种农业发展目标而采取的成体系的农业资源配置方针、配置政策、配置战略以及配置措施等则是影响农业发展的实际决定性因素。在农业资源的社会配置中.由于指导思想的偏好、宏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行为等因素的不同方向或不同程度的作用,资  相似文献   

8.
创业氛围、社会网络和农民创业意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业意向是农民创业行为的最佳预测指标,但已有研究并没有对"在什么情况下农民更有意向成为创业者"给予合理的解释。本文考察创业氛围、个人社会网络与农民创业意向之间的逻辑联系。研究发现,创业氛围、创业榜样、感知的强关系支持是影响农民创业意向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表明,农村地区长期形成的创业氛围会影响嵌入其中的农民创业意向;家人、亲戚或朋友中有成功创业者将增强农民的创业意向;感知的强关系支持能增强农民创业可行的信心,提升他们的创业意向。  相似文献   

9.
根据陕西省324户农户的实际调查数据,对样本农户的信贷需求和融资选择偏好进行分析,并运用多项logit模型估计影响农户融资选择偏好的因素,以及不同信贷偏好类型之间的相对风险比(RRR)。结果表明,64.51%的样本农户具有贷款需求,且生活性贷款需求高于生产性贷款需求;农户贷款选择顺序第一位是亲朋好友,其次是信用社和银行。贷款经历对所有选择偏好都有显著影响;总收入越高、农业收入比例越高,农户更偏好于选择正规机构;外出务工劳动力越多、固定资产价值越高,越偏好于选择非正规渠道;购买保险数量对非正规渠道融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农业生态保护的政策目标是否符合农民偏好,进而是否能够提高其效用水平,是农民生态保护参与行为的关键。本文基于重庆十区县34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选择实验法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了农民对不同农业生态保护政策目标的偏好及其生态保护参与行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态保护的各项主要政策目标纳入保护方案后均能显著提高农民的生态保护参与效用,进而促进农民选择参与保护方案,农民具有社会理性和生态理性;农民的生态保护参与行为还显著受到其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环境风险感知、风险偏好程度、耕种规模、人均年收入、非农劳动力比例、是否参加合作社和离最近乡镇距离等个人和家庭特征因素的影响;农民对不同政策目标的偏好程度差异较大,偏好程度最高的是改善水体质量,其次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性和改善土壤肥力,偏好程度较低的是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水土流失和增加生物多样性;农民对改善水体质量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性具有异质性偏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极大地刺激了旅游业的发展,出境游发展更是十分迅速。截止2017年6月,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游消费国。进行出境游选择偏好影响因素研究,对于经营出境游业务的旅行社业务决策以及政府部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文章以长沙市、株州市、湘潭市(以下简称长株潭城市)居民为例,以游客出境游目的地选择偏好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探析影响长株潭城市居民的出境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在研究中利用理论假设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原始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与熵权法等方法。[结果]得出影响游客出境游目的地选择偏好的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环境因素、景区吸引力因素、旅游成本因素和个人因素,而宏观环境因素与景区吸引力因素是影响出境游目的地选择的主要因素,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0. 335%和24. 458%。通过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发现假设H_1与H_3成立,假设H_2与H_4不成立。通过熵权法发现,各影响因子对出境游目的地选择的重要性程度不同,其中国家关系居于首位。[结论]宏观环境因素和景区吸引力因素是影响游客出境游目的地选择偏好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同时,发现长株潭城市居民在出境旅游市场中有很大发展潜力,出境游目的地选择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年轻人获取信息以互联网为主,游客在做出游行为决策、选择出境游目的地时会受到周围环境、个人收入的高低、游客闲暇时间的长短等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条件价值法(CVM)和城市林业布局分析方法对北京市民的城市林业时空、要素、布局、支付意愿偏好以及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⑴在时空偏好方面,市民的城市林业可达性较强,但利用频率还不高;市民偏好主要取决于其实际利用频率的高低,而非空间上的距离长短;⑵在要素偏好方面,市民对城市林业的正面偏好主要是锻炼、休憩娱乐以及遛狗等作用,负面偏好主要是遛狗损害、草坪践踏以及违反管理规定等问题;⑶在布局偏好方面,市民更加偏好于管理全面、自然形态的城市林业布局方式;⑷在支付意愿偏好方面,市民的城市林业年支付意愿为44.11元/人,市民的收入、学历、城市林业花费以及接触频率等因素都会对其支付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政府和农户的视角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一般均衡模型来预测其供给效率,按照农户的需求偏好将农村公共产品分为不同的圈层,提出了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图层结构理论,在圈层结构中,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与农户的需求偏好成正比,不同的公共品供给圈层对应着不同的效率,政府供给意愿与农户需求偏好的契合对于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效率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农户风险偏好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10年中国4个省份599户农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风险偏好对农作物品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风险规避型农户倾向于采用低风险农作物品种,但农户风险偏好对作物品种选择的影响因种植规模不同而不同,相对于小农户,大农户在要素投入选择上受风险偏好的影响幅度更大。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推广投入减少农户对新品种信息的不确定性,发展多样化的农业保险使农户能够合理配置风险资产,提高农户特别是大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发布“物业+养老”模式专题线上调查问卷,收集来自不同城市且覆盖各年龄层的样本数据,分析居民养老现状与物业服务现状,并展开对社区居民养老服务模式现存问题的原因探索和相关对策方面的调研。通过把握老年群体样本特征、养老意向偏好、目前养老困扰等信息,提出居民对物业服务的具体需求,展现当下居民对新型养老模式的态度,分析“物业+养老”服务模式的可行性,进而提出提升养老产业专业度、完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创新发展时间银行等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南京市和武汉市的消费者调查数据,以苹果为案例,综合运用联合分析法、聚类分析和多项Logit模型,定量研究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不同质量属性的偏好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安全属性最为重视,其次为品质、价格和感官属性;不同类别的消费群体对质量属性的偏好具有异质性,收入水平、购买频率、风险感知和当地食品安全状况对消费者偏好影响显著。最后指出尽管我国食品安全形势逐步转好,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诉求将进一步提升,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政府监管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信贷需求与融资渠道偏好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江苏、河南和四川三省986户样本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信贷需求抑制现象:三个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实际信贷需求和名义信贷需求被抑制的问题,且农户信贷需求抑制程度从东部到西部呈递增的趋势。本文使用Probit模型来分析农户融资渠道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户主年龄越大、承包土地面积越多、家庭人均资产越高,农户对非正规融资渠道的偏好就越强;家庭人均收入越高,农户对正规融资渠道的偏好就越强;参加经济合作组织的农户偏好正规融资渠道,具有正规渠道融资经历的农户偏好非正规融资渠道;相对于江苏,四川的农户更倾向于正规融资渠道,而河南的农户更倾向于非正规融资渠道。政府的金融改革政策必须考虑不同地区农户信贷需求与融资渠道选择的差异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为保障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增加的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本文就被征地农民对补偿方式的偏好选择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家庭年收入、家庭人口数量的农民对征地补偿方式有不同的偏好,这些偏好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不同农民的家庭财富、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对土地、集体股权价值判断存在差异,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依据被征地农民对补偿方式的偏好来设置合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以保障征地工作的顺利进行,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对非农建设用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扩容需求对耕地保护形成严峻挑战。与此同时,宅基地使用效率低下与退出机制不完善使得土地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因此,倡导闲置宅基地有序退出是缓解该矛盾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着眼于农民意愿,从农民异质化角度对宅基地退出中农民的补偿偏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几种常见的补偿方式中,农民的偏好强度依次为住房安置补交社保货币补偿就业安置;这些偏好因为农民的异质化情况例如职业、家庭收入来源以及宅基地(房宅)使用情况等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性特征。因此,有必要根据农民的现实情况和意愿偏好设计精准化的补偿方案,从而在缓解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同时兼顾宅基地退出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用户角色、用户情境、用户认知、用户兴趣爱好和用户情感等5个方面综合分析影响图书馆用户偏好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论述图书馆用户偏好与读者满意的关联机理,提出基于用户偏好来提高读者满意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