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丽 《活力》2011,(3):145-145
公信者。公众信赖之谓也。现代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概括起来是指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全社会广大公众所真诚信赖的内在力量。它是媒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日积月累所形成.并且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2.
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和组织为了防止公共危机的发生、减轻危机所造成的损害、尽早从危机中恢复过来,所采取的主动管理行为。在这期间,政府能否让公众正确认识危机,并通过新闻媒体引导公众形成有利于危机解决的氛围至关重要。正确的媒体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焦红瑞 《活力》2012,(10):178-178
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是衡量一个新闻媒体综合实力、组织指挥水平和新闻队伍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报道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和形象,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社会的稳定。由于公众的高度关注,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在国内外媒体的报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那么,媒体在对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中,在突发事件面前,将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以及如何以更为专业和有效的传播方式引导舆论呢?  相似文献   

4.
浅谈新闻报道过程中的求异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的新闻报道中,有一种现象颇耐人寻味.当社会生活涌现某一新闻事物或新闻人物时,众多新闻媒体往往一哄而上,"狂轰滥炸",将其"炒"得沸沸扬扬.有人称之为"飞蛾效应",将新闻媒体喻为争先恐后"扑火"的飞蛾.这些报道大多角度相似,观点相近.只有极少数媒体独辟蹊径,从相异甚至相反的角度组织报道,结果在公众中的口碑更佳.其致胜的"法宝",就是在采访和写作中运用了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5.
舆论监督是公众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表达具有普遍性的意见、议论和看法,对社会权力(包括权力组织和个人)、公共政策以及社会行为进行评说、披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的传播活动,也是现代社会赋予新闻媒体的一种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6.
马寒梅  马岚 《活力》2011,(22):125-125
舆论引导,是媒体的一大功能,实质上就是用媒体舆论改造和同化公众舆论.以媒体的立场观点改造公众的立场观点。而在媒体中由于定位、性质等差异.又以主流媒体发挥的舆论引导作用最大。舆论引导能力最强。新形势下,媒体如何做好自己的舆论引导功能呢?新闻媒体要切实把“高举旗帜,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7.
一、正确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的生命新闻媒体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很大. 其中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在新闻媒体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社会大众对新闻媒体的依赖又日益加深的时候,这种消极影响就愈加明显.因此新闻媒体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加强社会责任感,才能保障媒体本身的健康发展.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今一些生活类和都市化的报纸为了迎合部分读者的低级趣味,在竞争中出现不良倾向,格调越来越低下庸俗.无数事实已经表明,靠格调低下去吸引读者必将行之不远.市场竞争越是激烈,越要注重格调,只有格调高雅、品位提升才能取信于广大读者.在越来越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媒体必须正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曲慧 《活力》2011,(2):101-101
媒体形象通常指媒体的社会形象,是公众对媒体所持有的观点和看法,是媒体消费者对于媒体的知觉性概念,是由媒体外在和内在的特征和风格构成的.常常经由公共宣传、广告和公共关系等有意识地树立或更正的。由于大众传播媒体是一种文化事业,也是一种长期受公众广泛关注的行业,它的形象内容与层次上均与一般企业形象不同,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新闻媒体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尤其是在社会违法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舆论监督成为民众维护正义与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党和政府通过媒体进行上情下达,或者下情上传,是维护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新闻媒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要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素质,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新闻媒体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0.
牟宇慧 《活力》2009,(11):118-118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新形势下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舆论环境复杂多变,能否有效调控大众媒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做到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是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大考验。我们要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1.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新闻媒体的信息报道对公众的舆论具有非常强烈的引导作用,同时对于保证改革发展与维持社会稳定也有着非常重大意义。作为当前新兴的一种媒体,网络表现出一定的交互性,在此过程中广大公众不仅是媒体信息接受者,而且也可以作为发布者,这对传统媒体固有的舆论引导功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基于此,本文将对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功能正在面临的主要挑战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舆论优势,提升自身舆论引导力,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春晓 《活力》2010,(21):140-140
在近两年的新闻报道中,有一种现象颇耐人寻味。当社会生活涌现某一新闻事物或新闻人物时.众多新闻媒体往往一哄而上,“狂轰滥炸”,将其“炒”得沸沸扬扬。有人称之为“飞蛾效应”,将新闻媒体喻为争先恐后“扑火”的飞蛾。这些报道大多角度相似,观点相近。只有极少数媒体独辟蹊径,从相异甚至相反的角度组织报道,结果在公众中的口碑更佳。  相似文献   

13.
郑亚超 《活力》2011,(5):174-174
舆论监督是公众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表达具有普遍性的意见、议论和看法,对社会权力(包括权力组织和个人)、公共政策以及社会行为进行评说、披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的传播活动,也是现代社会赋予新闻媒体的一种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媒体形象是媒体宝贵的无形资产,它可以帮助媒体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取得社会各界公众的支援和帮助,也为稳定和吸引人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因此媒体形象的塑造和推广已被提到战略的高度为广大媒体所重视.大多媒体都通过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和持之以恒的活动,去塑造媒体形象,并不断强化和传播这种整体印象.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发生着深刻变革,面临着巨大转型,新闻媒体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媒体竞争也日趋激烈。新闻媒体作为影响大众的重要工具,发挥着特有的社会作用,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在媒体发展中,制衡新闻自由与媒介责任始终是媒体行业的一大现实难题。新闻自由一方面赋予了媒体自由的报道权利,另一方面新闻自由被滥用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社会影响。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新闻自由与媒介责任,并且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媒体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胡雪梅 《活力》2009,(2):68-68
一、正确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的生命 新闻媒体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很大。其中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在新闻媒体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社会大众对新闻媒体的依赖又日益加深的时候,这种消极影响就愈加明显。因此新闻媒体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加强社会责任感.才能保障媒体本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9月15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市场观察》广告主杂志社、中央电视台支持承办的“2006中国广告主高峰论坛暨首届‘金远奖’颁奖盛典”在京隆重举办。本次活动由CTR市场研究公司提供智慧支持,SOHU提供独家门户网络支持。“金远奖”评选不向参评单位收取任何费用。在广告主高峰论坛上,中国营销传播界权威人士解析了中国市场新趋势、探讨了企业营销新策略、新工具,而“金远奖”则以“发现消费者信赖的广告主,寻找广告主信赖的媒体”为宗旨,采取专业机构监测数据、公众投票、专家评选的程序,评选出消费者最信赖的广告主和广告主最信赖的媒体…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一直都是新闻媒体运行过程中最为独特的一种力量,在帮助公众全面了解政府、社会事务以及所有涉及公共礼仪事务方面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与社会制度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舆论监督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用新闻媒体这一平台对社会事务进行评议与监督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党与政府不断改进自己日常工作手段,更好地服务社会。本文将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优势、现状以及以人为本的监督与价值尺度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莎  丁波 《活力》2013,(19):107-107
新闻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之一。这是由媒体的性质和作用所决定的。也是我们党所倡导的。早在建国初期。党中央就作出在报纸刊物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在以后的各个时期,党中央都反复重申“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事实证明,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于弘扬正气、鞭笞邪恶、引领潮流、净化社会、反腐倡廉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是社会公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机关、公务员及社会生活实施的监督,是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是监督者按照预先设定的也是能被公众认可的标准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人是行为进行的主观的或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