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工企业应收账款是指工程已验收结算,并经发包方签认,应向发包方收取的工程价款,以及提供劳务、作业,应向接受服务方收取的款项。企业有一定的应收账款是正常的,如果应收账款数额过大、账龄过长,坏账风险较高,就会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使流动资金短缺,企业整体资产质量不实,严重的会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目前施工企业垫资施工现象普遍存在,合同明确规定垫资,工程在垫资阶段,使应收账款虚增,税金还要照常申报缴纳,使得企业资金矛盾更加突出,不利于企业资金的有效运转。  相似文献   

2.
浅议地勘单位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工企业因垫资承揽工程、发包方拖欠、向建设单位交付质保金等三种方式形成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加大了施工企业的成本和风险,应采取回避垫资工程,搞清客户信用程度,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回收,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等措施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3.
施工企业应收账款是指企业承建工程应向发包单位收取的工程进度款和列入营业收入的其他款项以及销售材料物资、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企业做好应收账款管理,有利于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率,进而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近年来,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问题严峻,账面上普遍存在大量应收账款,且应收账款的挂账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4.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就是因提供劳务,为建设单位(或业主)生产合格产品等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是企业流动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以及国内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不得不采取低价中标、垫资施工,搞得企业揽活难、盈利难、资金难,加之业主资金来源不到位,拖欠企业工程款,虽然企业工程结算收入连年增长,但是应收账款余额也在逐年递增,账龄也越来越大,随之难以收回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5.
施工企业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施工经营过程中,因办理工程价款结算、提供劳务等,应向发包、劳务使用等单位收取的各种款项.当前的建筑市场是僧多粥少,竞争日益加剧,施工企业为了承揽工程,不得不接受发包单位的各种苛刻条件,加上发包单位资金不到位等问题,造成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6.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就是因提供劳务,为建设单位(或业主)生产合格产品等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是企业流动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以及国内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不得不采取低价中标、垫资施工,搞得企业揽活难、盈利难、资金难,加之业主资金来源不到位,  相似文献   

7.
加强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要生存发展,离不开资金的运转,而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收入的实现。但是,近年来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在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过大的状况,未曾得到改善,并呈上升趋势。由于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资产,致使企业变现能力弱,资金周转困难,严重制约了施工企业的发展,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如何管好、用好和盘活应收账款,以加强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经营风险,已成为企业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为此,本人就如何加强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1、应收账…  相似文献   

8.
应收账款是中小企业非常重要的一项流动资产。企业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往往会出现赊销现象。企业应收账款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现状,提出一些建议,帮助企业提高资产使用率,降低资金的机会成本,减少坏账,使企业应收账款的收益大于成本。  相似文献   

9.
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率和资产的质量。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应收账款回收问题是最常见也是最棘手的问题,若企业出现回收期过长,会出现拖欠工程款等一系列现象,影响到施工企业的正常生产施工。本文对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剖析,并就此提出一些科学、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普遍明显增多,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由于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普遍存在应收债权比重高,资金压力大的问题。因此,企业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办法,做好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以保证应收账款合理占用水平和应收款安全,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1.
应收账款成因及坏账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收账款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否合理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直接关系到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的好坏。目前,很多企业应收账款金额大、账龄长且居高不下,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周转导致财务状况恶化。因此,有必要分析应收账款过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及化解坏账风险。  相似文献   

12.
应收账款管理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企业通过赊销不断扩大销售,而赊销的背后就是不断上升的应收账款,很多企业在具有良好的盈利状况下,因应收账款管理不善而面临财务危机。本文阐述了应收账款给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分析了目前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主要原因。针对我国现在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探讨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一些措施,并且详细论述了企业应收账款的处置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前林业企业的应收账款长期占用了大量资金,使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本文对林业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建立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并完善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控制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组成部分,是企业与欠款人之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应收账款管理的目的是要保证及时回收资金,加速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提高资金周转效率,防止坏账的发生,减少坏账费用及财务损失。该文主要结合公司的财务管理,分别就应收账款的事前管理策略、应收账款的发生控制策略和应收账款的回收策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当前林业企业的应收账款长期占用了大量资金,使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本文对林业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建立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并完善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控制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收账款是指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供应劳务及其他原因,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当前许多企业应收账款增长速度大于收入的增长幅度,降低了企业资金利用效果,影响了企业生产质量,加大了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问题,应收账款管理的好坏对企业能否正常地进行经营活动、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 ,兵团一些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 ,而资金管理中问题较多的是“应收账款”的管理。一些企业多年来“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笔者所在的农五师83团近年来抓了“应收账款”清欠工作。据统计 :全团各项“应收账款”高达 90 5万元 ,职工累计生产亏损挂账和生活欠款达 2 865 4万元 ,仅资金占用利息每年就高达5 0 0多万元。而全师“应收账款”截止到 1 999年总额高达5 0 8亿元。高额的“应收账款”挤占了大量的流动资金 ,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经济的发展。因此 ,加强资金管理中“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刻不容缓的大事。本文围绕…  相似文献   

18.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问题,应收账款管理的好坏对企业能否正常地进行生产经营、盘活企业库存物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根据当前企业应收账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和风险,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一项债权,也是企业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所提供的一种短期信用。在财务管理中,应收账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项目,企业在某一时点的应收账款的数额、结构以及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动情况,能明显反映出企业在销售环节的资金结算状况、销售管理状况以及蕴含的坏账风险。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应收账款管理是一种营运资金的管理,良好的应收账款管理可以创造出企业的现金流入量和加速企业资金周转,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本文也正是从企业内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兵团一些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而资金管理中问题较多的是"应收账款"的管理.一些企业多年来"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笔者所在的农五师83团近年来抓了"应收账款"清欠工作.据统计:全团各项"应收账款"高达905万元,职工累计生产亏损挂账和生活欠款达2865.4万元,仅资金占用利息每年就高达500多万元.而全师"应收账款"截止到1999年总额高达5.08亿元.高额的"应收账款"挤占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资金管理中"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刻不容缓的大事.本文围绕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