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把抽象劳动看成了标量,但抽象劳动本身是矢量。抽象劳动在一定路径上的人类劳动力耗费量与这种耗费的净效果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量是两上不同的量,此二量可依次规定为价值I与价值Ⅱ。价值Ⅱ只有“增值”而无“增殖”。非劳动生产要素包括物化劳动,可以增殖价值I,创造价值Ⅱ,但不能创造价值I。由于劳动与非劳动生产要素都能增殖价值I,所以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正当的。此外,本文还认为,还抽象劳动的矢量性本来面目,无论在理论面还是现实面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讨论中,“价值”概念有必要进一步厘清。就其本质而言,价值是社会关系范畴,其普遍性性是“一般人类劳动”,其特殊性是在“特定交换形式”下的劳动。应该从商品交换关系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来理解价值。深化和丰富“价值”内涵,对于从理论上说明现代社会劳动的特征及“劳动——资本”交换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态资源的价值一直是生态经济的中心问题。过去,传统经济学认为,生态资源的交易不能进入市场,因而它没有价值;现代经济的发展,表明生态资源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也具有价值,是一种以劳动价值为基础的复合价值;未来,生态资源的价值将转化为生态资本。  相似文献   

4.
商品的社会价值可以通过平均价值、最高个别价值、最低个别价值和垄断价格形成。以最高个别价值(或个别生产价格)形成社会价值(或社会生产价格),就会产生“虚假的社会价值”。超额利润是超过成本价格的“虚假的社会价值”,是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超额利润的存在使社会的价值总量发生膨胀,以不等价交换或直接向消费者获取的社会过程无偿占有一部分社会财富,并导致一般利润率呈波浪式下降。超额利润的产生、增大、衰减、消失对应于经济运行中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四个阶段,可用“超额利润周期”测度重大创新引致的经济长波。超额利润的产生和消失表现为从非均衡到均衡的动态经济过程,马克思的“虚假的社会价值”范畴可发展成一般化的理论模型,用来刻画这种经济过程。  相似文献   

5.
产权、价值与分配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马克思关于产权与分配的关系的理论,为按要素分配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无论分配关系如何变化,它们都是由产权制度而非由劳动或价值创造决定的。按要素分配的实质是按产权分配。按要素分配,不仅维护了产权主体的利益,还可以避免生产要素的滥用和浪费,从而有利于社会资料的合理配置。而在价值决定上,要坚持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不能用庸俗的分配价值论冒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商业模式领域,研究视角多元化是一个突出特征,学者们积极发掘新视角来认识商业模式。随着“价值”概念导入商业模式领域,基于价值视角的商业模式研究开始兴起,众多学者积极从价值角度解读商业模式,意图揭示商业模式背后的价值逻辑,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分配、价值传递、价值获取等相关概念频繁地出现在商业模式研究中。通过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阐释商业模式领域关于价值、价值主张、价值创造及价值传递等相关概念的特定内涵,分析不同概念间逻辑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商业模式价值逻辑框架、演化动因及方式,从而促进对商业模式价值逻辑思维的理解与关注,特别是对商业模式研究新进入者起到一定引导作用,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公共政策价值分析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政府一公共政策,其中主体是政府,客体是公共政策。政策之于政府的意义和效用在于它的实施推行过程中使政府得到满意的利益分配;第二层次:公共政策一群众,其中主体是公共政策,客体是群众。群众之于政策的意义和效用在于,群众中社会公共问题在公共政策的指引和推行中得以解决。就公共政策的价值而言,赋予公共政策利益优先的价值取向,在利益优先的前提下,选择、分配、综合和落实利益,最终达到平衡利益,解决公众问题。以利益为基础的公共政策价值分析无疑揭示了公共政策的本质,也为公共政策价值判断建立了一个客观参照系,为政府行为的良性循环引领方向。  相似文献   

8.
董事海外经历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来源。基于烙印理论视角,选取2008-2017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双元性创新作为中介变量,验证董事海外经历与企业价值间的关系,并分析吸收能力与制度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董事海外经历能够显著正向影响企业价值;②双元性创新在董事海外经历与企业价值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其中应用性创新分别在董事海外任职经历、海外留学经历与企业价值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探索性创新在董事海外任职经历与企业价值间不存在中介效应,但在海外留学经历与企业价值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③董事海外经历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在吸收能力较强以及制度环境良好的企业更加显著。研究结论可为企业吸收海外人才和制定人才本土化政策提供经验证据,对提高企业双元性创新水平和企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劳动价值的框架范围内,可以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说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认为,不创造价值的劳动参与价值分配的合理性在于:由于它们节约了大量的交易费用,因而使得创造价值的劳动可以利用节约的时间等成本在单位时间内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已成为学界、政界、业界共同关注的议题。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对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概念内涵、行为模式及动力机制进行系统性研究。结果发现,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是价值创造核心主体、价值创造服务主体和价值创造推动主体等具有共生关系的价值创造共同体在某一主体协调下,围绕共同价值主张,为实现主体间互惠共赢而形成的复杂适应行为;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交换—关系”价值共创行为模式分析框架,挖掘“契约型”“关系型”“经济互惠型”和“社会协商型”4类价值共创行为模式;指出“开发—保护—释放—重组”的适应性循环和“互惠、协商、公平、信任”的交换规则是创新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价值共创的动力机制及重要保障。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属性、控制权比例、控制权与所有权背离程度、控制链长度等因素对上市公司价值进行了研究。回归结果表明最终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与公司价值之间呈非线性的正U型关系,而所有权与控制权背离程度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并不显著。政府目标多元化导致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其目标并不一定是股东价值最大化,政府附加的社会责任给上市公司的价值带来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主要来自于下级政府部门。政府对上市公司控制链越长,企业受到政府的干预就越少,公司的价值就会越高;而控制链对于非国家最终控制的公司的价值影响并不显著。本文还发现不同非政府实体最终控制的上市公司之间价值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技术转化为资本,资本创造价值已经成为共识,技术资本在不同公司创造价值的作用程度不同,根源是技术资本配置效率问题。选取沪深两市2008-2013年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基于不同股权性质的公司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技术资本配置效率和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企业环境不确定性程度越高,技术资本配置效率越低,并且技术资本配置偏离度在国有公司中表现为配置过度,在非国有公司表现为配置不足;②在股权性质为国有的公司中,由环境不确定性引发的技术资本配置偏离将降低企业价值,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由环境不确定性导致的技术资本配置偏离将增加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4-2009年持有证券资产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金融资产规模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公允价值会计是上市公司金融资产规模显著增加的解释因素;(2)管理层过度自信在成本计量模式下与金融资产规模只有弱相关性,但在公允价值会计下却与金融资产规模显著正相关;(3)受政府控制的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的公司在成本计量模式下有显著更低的金融资产规模,但在公允价值会计下,特别是当管理层过度自信时,金融资产规模却呈现为显著增加。上述结论解释了会计理念、管理层行为与金融风险的内在关联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遵循的是价值相关性原则,要求把证券持有利得也计入资产价值和会计收益,这个未来价值理念激励了公司管理层和控股股东的金融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情报学的蓬勃发展,围绕信息、情报和知识三者展开的种种讨论已经不胜枚举。信息、情报和知识的价值涉及很多方面,如概念定义、与邻近概念的比较、价值表现、价值评定等。本文试图就信息价值的表现方式及评判标准、情报价值的概念及其与情报使用价值的区别、情报价值的测算依据、知识价值的体现诸方面对其价值意义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陈方正 《开放时代》2000,(11):104-110
进化是盲目的,是环境改变所造成的物种变异;反之,在一般观念中,进步是具有目的,是由人的意识所推动、主宰,是符合某种价值架构的,所以两者绝不一样。换而言之,进化是蒙昧禽畜不知其然而然地经历的过程;进步则是万物之灵用心智选择的结果。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正就是由于他有脱逃自然于过程以外的智慧与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价值、财富与分配"新四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学术界在商品价值、社会财富和分配关系的基本理论研究方面仍没有取得共识。为了清晰地使有关价值、财富与分配的各种现象和本质联系都可得到圆满的科学说明,笔者提出“新四说”:各种生产性活劳动创造商品价值——活劳动价值说;全生产要素或经济要素创造社会财富或商品使用价值——全要素财富说;多种产权关系决定按资和按劳等多种分配方式——多产权分配说;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形式是要素所有者创造价值和财富并据此参与分配,而实质是按生产要素产权分配——按要素贡献的分配形式与实质说(按贡分配形质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家投资报酬、企业债务水平及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分析表明,若企业项目是高质量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可使企业项目市场价值和债务水平提高;反之,若企业项目是低质量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可使企业项目市场价值和债务水平减少;外部知情投资者比例的变化与企业家报酬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与企业质量有关。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利于企业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18.
蔡祥 《财经科学》2002,(5):48-51
本从管理所有权出发,围绕其与控制权利益以及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作认为,管理所有权的上升从价值的创造与分配两个方面影响着其自身和其他股东的利益。就整体的企业价值来说,管理股权的最终影响取决于其所产生的激励效应与风险效应的综合作用。在分配方面,管理的持股所导致的控制力上升将使其在创造的企业价值剩余中获取更大的份额,但对于其他股东来说,一方面他们将分享一部分股权激励效应所产生的价值增值,另一方面,这种分享又为管理控制权利益的上升以及风险负效应所抵消。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共识于“价值时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因为它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统一的唯物史观原理相适应:“价值”与“生产力”同义。但是,这种价值理论在《资本论》各卷中的展述却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抽象的“劳动价值论”出发,一步一步上升为“具体”的。细读之,可以发现,每向“具体”前进一步,都靠使劳动价值论与某种突现使用价值决定性的理论相结合而完成,其理论实质是使劳动价值论被纳入唯物史观框架。显然,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理论不限于劳动价值论,它是由抽象劳动价值论上升为具体的宏观“效用/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西方学关于第一第三卷彼此矛盾的说法,以及一些马克思主义针对的反击,虽名有些合理之处,但也均陷入了对马克思、恩格斯劳动价值论的绝对化和形式主式误解。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搞活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和平力的科学论题,强调确立了社会主制度之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改革开放的促进,对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夺强经济活力也有一系列论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相结合,是其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重要内容,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鲜明特征在于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建立的实践相结合,它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