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的实施,为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机遇。但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稳步发展中也存在着些许问题,面对新形势,黑龙江省政府和企业应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强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扩大对俄服务贸易,加强人文交流,从而推动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拥有开展对俄经贸合作的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但也存在贸易主体规模小、竞争力弱,在俄市场面对更激烈的竞争等劣势。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为黑龙江省扩大对俄经贸合作创造了市场进一步开放、企业成本降低、贸易环境改善等机遇,但也带来了资源类产品进口受限,服务贸易合作难度加大等挑战。在认清自身劣势的基础上,黑龙江省应采取必要措施,抓住机遇、面对挑战,扶持、壮大省内对俄进出口企业,推动对俄经贸合作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以其地理优势成为对俄罗斯贸易合作的桥头堡,黑龙江省扩大对俄经贸合作模式的创新路径是建立"大欧亚自贸区";加强对俄金融合作;改善口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加快发展对俄直接投资;增强黑龙江对俄贸易的"桥头堡"作用;加大俄罗斯市场开拓力度,拓展高精尖技术产品的合作经营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地壤毗邻,在经贸合作上具有众多优势。近年来,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加快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步伐,本文在分析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存在的机遇和潜力,提出如何加强和扩大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在中俄经贸合作的各个领域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中国对俄贸易中举足轻重、优势突出、潜力巨大.黑龙江省目前是对俄贸易、对俄投资合作、对俄林业合作、对俄电力合作、对俄农业合作、对俄科技合作、对俄旅游合作第一大省、对俄服务贸易的潜力大省.近年来,黑龙江省更是发挥着拓宽合作领域、创新贸易模式、打造合作平台等作用,对中俄经贸合作大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为了发挥和深化黑龙江省的这些优势,国家应从政策层面给予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入世后在迎来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履行入世承诺,采取降低关税、改善贸易环境等措施,这将为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具有互补性强、合作领域逐步拓宽、对俄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快速发展等特点。俄罗斯入世有利于黑龙江省扩大对俄贸易与投资规模、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黑龙江省应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发挥对俄比较优势,扩大对俄贸易出口和发展大项目投资;完善信息体系,整合信息资源,为对俄企业及时提供俄方信息,帮助企业进一步开拓俄罗斯市场。  相似文献   

7.
全球金融危机虽然对中俄贸易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并未阻止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步伐,中俄双方的经济互补性依然很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愿望、合作基础并未发生变化,两国经济合作健康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未改变。黑龙江省边境口岸应积极巩固对俄货物贸易,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对俄出口商品质量;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努力扩大旅游服务,壮大新兴服务产业;实施"大基地"战略,拓展外贸发展空间,努力扩大物流,以实现新时期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入世为深化中俄贸易带来新的契机。黑龙江省作为全国对俄经贸合作的"桥头堡"与"枢纽站",更应抓住这一机遇,扩大对俄贸易。因此,深入研究俄罗斯加入WTO给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及时做出理性思考,对深化中俄经贸合作,促进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3年,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为中俄两国的经济与贸易合作提供了一个新契机,中俄的经贸合作成为了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力。从黑龙江省对俄边境贸易规模、方式及商品结构的发展状况入手,研究分析了黑龙江省对俄投资情况以及对俄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找出了对俄边境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即贸易结构不合理,贸易方式单一;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因此,黑龙江省应该调整贸易结构,提升贸易水平;完善法律法规,督促企业遵守监督监管程序;加大投资力度,深化对俄边境贸易合作投资;加快对俄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促进对俄经贸合作和加快对俄边境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发展对俄经贸科技合作黑龙江省具有地缘优势。进入新世纪,黑龙江省更是提出了“南联北促”全方位推动对俄经贸合作的战略思想,促进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黑龙江省对俄出口中还存在贸易结构不合理、贸易秩序不规范、贸易形式较单一、贸易主体较分散等一系列问题。在升级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开明开放、互利双赢的原则,外辟市场与内建基地相结合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黑龙江省对俄出口的体系,对推动黑龙江省对俄出口实现系统化、规范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俄罗斯加入WTO,其对外贸易政策也做出相应调整,这对于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的黑龙江省发展对俄边境口岸贸易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地缘接近,经贸合作历史悠久,产业互补性强,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但目前双方边境口岸经贸合作层次较低,规模有待提高。因此,认清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经贸合作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将有助于促进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经贸合作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呈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新形势下,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发展面临新的机遇,黑龙江省应抓住这些机遇,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俄经贸合作发展策略:建立黑龙江省对俄自由贸易区;提高商品质量;改善贸易结构;鼓励大型企业对俄投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3.
发现和确定的东北地方省份的中国,首先在黑龙江省发展中俄经贸合作。实践证明,该省仍然在中俄贸易的主导作用的关系及其在能源领域的大型项目的实施将会增加。以此证明了界定的边境贸易在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对外贸易中的作用。确定进出口贸易省与俄罗斯的系数,证实了经过精心策划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贸易合作存在巨大优势和潜力,但是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合作也面临着贸易方式单一和贸易商品结构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发展方式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对俄贸易发展,保证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桥头堡"地位,就必须转变对俄贸易发展方式。这需要黑龙江省在观念、产业结构、资金和政策支持四个方面加大力度,实现对俄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地缘优势明显,资源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互补性强,使得近年来双方经贸合作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现状,找出影响双方合作进一步扩大的因素,并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实现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俄经贸合作是黑龙江省沿边开放的主要方向和核心内容,要提升沿边开放的水平和效益,就需要有战略视野和创新思路,把贸易通道发展成对俄经贸合作的加工基地、产业基地和大项目合作基地,并全力推动中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对俄边境贸易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黑龙江省的对俄贸易不仅扩大了全省对外贸易的规模,也加快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正确认识对俄边境贸易中的优势和劣势,对加快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加强对俄经贸合作,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把握中俄两国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不断加深的战略机遇,壮大对俄经贸主体实力、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推动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2013年6月28日,《对外经贸》杂志编辑部、黑龙江省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黑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在哈尔滨联合举办了"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创新发  相似文献   

18.
加快建设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是在国家实施“提升沿边开放”战略的背景下,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之一,它具有区位优势,口岸通道优势、园区建设优势、产业发展和对俄经贸合作等优势。有助于牡丹江发展对俄经贸产业,在提高产业层次、推动跨国经贸物流合作、扩大对俄农业合作,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人文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重点打造该加工区,做大产业基地、搭建广阔平台、畅通经贸通道、强化保税功能、注重人文交流,使对俄贸易加工区在全省乃至全国对俄经贸合作中充分发挥应有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经济发展低速和中国推进"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之间贸易合作也在不断深化,得益于地缘优势,黑龙江省始终保持全国对俄经贸合作第一大省地位。基于"一带一路"视角,通过对中俄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投资现状分析中国对俄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为促进中俄经贸发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发展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展中俄的经贸关系,分析了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增加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培育新的对俄贸易主体;扩大对俄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开拓旅游新市场,开发具有黑龙江特色的旅游产品等对策建议,对发挥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关系的前沿作用,开展符合国际规范的经济贸易活动,全面快速提升对俄贸易整体水平以促进黑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