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的建立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和走向成熟的标志,退市机制虽然已在中国实施,但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细化退市标准,建立完善场外交易市场,完善民事赔偿制度,建立股本保险。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退市标准的法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景美 《经济师》2004,(5):58-59
《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 (修订 )》的实施是我国退市法律制度的一个里程碑 ,但与国外发达证券市场的退市标准相比 ,《公司法》与《实施办法 (修订 )》所规定的退市标准都具有明显的不足 ,需要加以修改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对于保证证券市场高效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但还很不完善,运行较好的只有连续三年亏损上市公司退市这一指标。本文通过对我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健全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22,(1)
在过去几十年,我国证券市场飞速发展,但对比美国等国外成熟证券市场还有一定差距。为促进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中国推行了证券市场注册制与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这对于上市公司与想要进入证券市场进行融资的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文章从注册制改革与退市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出发,分析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与外国成熟市场存在的差距以及改革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提出深化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谁之过     
施光耀 《资本市场》2011,(10):28-29
<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中国创业板这泓春水如何保清护澈,退市制度是其中的关键。最近一个时期市场内外对这个问题特别关注:证监会成立专题小组,研究退市制度;交易所多位负责人先后发表讲话,并就创业板退市制度提出最新方案;舆论界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呼唤加快完善证券市场退市机制的步伐等。  相似文献   

6.
在回顾中国建立退市制度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国股票走向规范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说明中国迫切需要建立退市机制,同时中国也已具备了建立的基础,最后对2002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退市制度对中国证券市场各个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顾晶晶 《经济师》2013,(1):74-75,78
价值投资理论在中国证券市场是否具有适用性是一个现实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价值投资理论在中国证券市场具有适用性,这源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为此,要加强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完善退市制度;用分红增强投资者的积极性;政府做出相应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8.
创业板推出近二周年以来,退市机制一直就成为市场人士以及证券市场管理层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因创业板直接退市是不同于主板的一种制度安排,即公司退市后不强制要求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如符合代办系统条件,退市公司可自行委托主办券商向中国证券业协会提出在代办系统进行股份转让的申请。对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创业板作出较为系统的分析,并作出了退市机制的出台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一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黄致远 《经济师》2012,(7):55-56
我国创业板开市以来制度设计的缺陷逐步显现,其中退市制度失效是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文章以我国创业板现状为起点,重点分析了退市制度缺失的原因及其影响,引用国外的成熟经验阐明该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结合我国退市制度的实施效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意图对创业板的健康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0.
刘田田 《时代经贸》2013,(13):46-46
创业板退市制度作为创业板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规范上市公司运作、保护投资者利益,还能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保证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然而,日前我国创业板退市制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在梳理现有创业板退市制度框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创业板退市制度面临的缺陷和不足,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田田 《时代经贸》2013,(14):46-46
创业板退市制度作为创业板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规范上市公司运作、保护投资者利益,还能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保证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然而,日前我国创业板退市制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在梳理现有创业板退市制度框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创业板退市制度面临的缺陷和不足,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股市历经十年的发展 ,逐步走向成熟。但多年来中国股市沉积下来诸多弊端 ,要想使中国股市顺利发展 ,当前迫切需要处理减持国有股、加强监管力度、消除证券市场诚信危机、完善退市制度和培育市场文化这样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不力的现象,本文以重庆啤酒(600132)近几月非正常的涨跌现象为案例,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并由中美证券监管制度的差异,尝试探寻有利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监管体制,并提出了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二板市场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板市场的建立,将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二板市场运行成败的关键是如何防范和化解其高风险.中国二板市场的风险特点主要体现在二板市场的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的关系、二板市场系统内固有风险与人为风险的关系上.应从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上市公司的监管体系、严格上市保荐制度、主要股东出售股权的限制、必须有明显的风险性投资警告、建立和完善退市机制、大力培育风险投资机构和责任制度的完善等方面人手,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二板市场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5.
建立有序和有效的股市退出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1年4月2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PT水仙正式退市,拉开了我国证券市场上退市机制全面启动的帷幕.但是,PT水仙的退市并不意味着我国股市的退市机制已经建立并完善了,要真正建立有序和有效的股市退出机制,进而发挥退市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和作用,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需要从宏观到微观上做出全方位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林文俏  钟伟华 《经济师》2001,(7):129-129,131
今年 2月下旬 ,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 ,人们呼唤多年的退市令终于发出 ,这是一件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一、启动退市机制的深远意义1、启动退市机制将大大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 ,进而夯实证券市场的基石。过去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缺乏退市机制 ,从而对上市公司不能形成有力的约束、压力和激励 ,使上市公司不思进取。有些上市公司不积极转换经营机制 ,不认真使用从证券市场筹集的资金 ;有些上市公司不务正业 ,主营业务大滑坡 ,每到年底靠变卖资产得以维持。上市公司质量差 ,…  相似文献   

17.
试论影响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现状,认为行政干预过强,现有的退市制度缺乏具体实施细则,由于退市涉及到多方主体的利益,缺乏退市的激励,以及不完善的上市制度强化了“壳资源”的稀缺性和缺少必要的退市过渡阶段等是制约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成因,并对此进行了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建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上市公司退出机制,是规范发展证券市场的重大举措。缺管退出机制对证券市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严重制约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股票发行上市机制、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市标准、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管。  相似文献   

19.
中国股票发行制度变革历程   中国证券市场建立10多周年,股票发行制度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   ——自1990年我国证券市场建立,直到2000年,我国股票发行制度一直实施的是行政审批制度.   ……  相似文献   

2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了当前国内最重要的改革举措,对未来中国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我国的证券市场一直长期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存在诸多问题,急需在改革浪潮中激流勇进不断完善自我.供给侧改革与证券投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本文先论述了供给侧改革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即为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机遇:为证券市场自身的健全与完善提出了外部要求和提供了内在动力;推动证券市场基础制度的完善,如注册制和退市制度、优化融资结构;带来的短期概念股投资热潮及长期价值投资机会.然后再论述了证券市场特殊的融资功能可服务于供给侧改革,为其提供支持与助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股权融资有利于降低企业杠杆率;资产证券化助银行处理不良资产.供给侧改革促进证券市场不断自我完善,提高证券供给整体的质量,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功能,保障投资者的权益,推动证券市场向更成熟的市场化迈进.而证券市场为供给侧改革改革提供融资平台和手段,让企业真正借助金融的力量成功地升级转型,进而加快供给侧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