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棉花、大豆、豆粕和豆油四种农产品期货品种为例,分析了国家收储及补贴政策变动如何影响国际市场对国内期货市场的价格传递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收储政策通过价格"托市"的方式直接降低了棉花和大豆国际市场的价格传递效应。虽然棉花在收储政策转向补贴政策后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有所增强,符合理论预期,但大豆国际市场的传递效应反而进一步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大豆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所致。由于豆油和豆粕的产品特点差异,大豆的收储及补贴政策对豆粕产生了政策外溢效应,降低了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但同时期豆油国际市场的影响却得到了强化。因此,农产品政策变化对国际市场价格传递效应的影响程度与期货品种特点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创新农产品期货市场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论丛》2008,(5):52-53
在农产品市场国际一体化进程中,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越来越严重,所以亟需发展农产品期货,分散和转移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经过十几年探索,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有了一定发展,2000年之后,农产品期货交易逐步活跃起来。2003年优质强筋小麦和豆粕两个品种上市交易;2004年棉花、玉米和黄大豆2号三个品种上市交易;2006年白糖和豆油两个品种上市交易;  相似文献   

3.
大连商品交易所(简称大商所)是国内三大期货交易所之一,目前交易的农产品品种有大豆、豆粕、玉米、豆油等。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高端形式,具有发现价格、配置风险等重要功能。有效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组织功能、导向作用和避险机制,对于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发挥市场效力,来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棉花是我国仅次于粮食的大宗农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连续3年实行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造成了棉花市场机制失灵,而在2014年首次在新疆开展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但实施过程中存在目标价格不易确定、操作复杂和实施成本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提出了"棉花目标价格保险"。本文对比目标价格补贴和目标价格保险,分析了棉花目标价格保险政策实施现状,从目标价格不易确定、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农民参保意识淡薄、商业保险占比小、保险保费补贴制度不健全等方面阐述了目标价格保险存在的问题,并从合理制定差别化的分类目标价格、健全棉花目标价格保险保障体系、完善棉花商业保险、鼓励"保险+期货"、加大棉花目标价格保险政策宣传力度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政府在国内收储的直接后果,看似保护了东三省豆农的利益,但豆农在得到一次性的收储红利后,由于供需和价格关系,不可能得到第二次补贴,反而断绝了豆农的未来市场。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国外豆农和进出口商人,以及期货投机者,通过中国进口拉高了国际市场价格,保护了全球的大豆业者。  相似文献   

6.
天下事     
《发展》2014,(9)
正大豆政策由"临时收储"改为"直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最近联合发布2014年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每吨4 800元。这意味着已经执行6年的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大豆目标价格政策是,当市场价格低于每吨4 800元的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等因素,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国家不发放补贴。这项政策的出台,有利于保护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来源:《农民文摘》)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期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助于双参数AR-EGARCH(t)模型,利用日间数据对国内外期货市场铜、铝、大豆、豆粕、小麦期货价格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关商品国内外期货价格以及波动性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相对于铝、豆粕和小麦市场,铜和大豆的国内外期货价格之间和波动性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对铜、铝、大豆、豆粕来说,国际期货市场对国内期货市场的影响力要大于国内期货市场对国际期货市场的影响力;但就小麦而言,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较弱,而国内市场的价格波动对国外市场的影响却较强。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国,为保护大豆生产者利益、提高大豆的国际竞争力,采取了多种支持和保护政策。美国对大豆的巨额补贴,不仅进一步扩大了美国大豆生产,促进美国大豆对世界市场的倾销,而且打压了世界市场价格,严重影响那些不具备补贴能力的发展中国家农民增收。美国大豆补贴通过进口链条传导到中国市场,打压中国国内大豆市场价格,影响中国豆农收入,也挤压了中国国产大豆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9.
宋明 《发展》2007,(5):54-55
农产品价格支持与直接补贴政策是当今一些国家农业国内支持的普遍做法.WTO农业协议对此有明确的界定:农产品价格支持对生产和贸易具有扭曲作用,属"黄箱"政策,必须加以消减和约束;对生产者(农民)的直接支付或补贴无贸易扭曲和对生产的作用,或此类作用非常小,属"绿箱"政策,可免于消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深入研究了农业补贴政策对粮食供给总量安全、粮食供给结构安全以及农户总收入水平的影响效果。基于构建的农业DSGE模型,从宏微观结合的多方位视角考察了多种农业补贴政策以及政府一般性服务支持政策对农业生产要素资本积累水平、农户投入行为决策、农业生产力水平以及农户总收入的影响效果和传导路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宏观经济数据的真实反馈分析,全面考察了核心经济变量在农业补贴政策实施期间的真实影响效果。研究结果显示:(1)农业补贴政策能够有效刺激农户对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水平的提高,深层激发和释放了农业生产力;(2)农业补贴政策能够有效保证农户基本经营收入水平,并显著增加农户可支配转移净收入水平,对保障农户基本总收入起重要作用;(3)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托市价格政策会刺激农产品价格呈现上升趋势,并不利于农业种植结构不平衡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