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服务业生产率的变动与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选取中国服务业10个重点领域,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关联性,研究了提高服务业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协调发展的相互作用,对进一步提升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质量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并购绩效的研究表明并购通常不能创造股东超额收益,但从并购前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来看,大部分企业的产出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2—2014年并购案例的研究发现,并购重组能够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通过技术效率、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三个方面实现,而规模效率对企业产出效率增长的贡献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通过利用中国农产品加工业12个子行业的面板数据,首先运用DEA的Malmquist方法测算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之后重点考察了包括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在内的各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2001-2011年期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支持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出口贸易的发展对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技术溢出对于提高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文章得到的政策启示是: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出口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作用;强化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提高农产品加工业人力资本水平;改善农产品加工业RD投入结构和市场环境;改进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1999-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显示,中国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处于持续提高的阶段;对地区专业化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分析表明,地区专业化的发展对于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中国仍处在由地区专业化推动的效率递增阶段;地区专业化的发展提高了地区对于自主研发成果的吸收能力,有利于自主研发技术推动作用的充分发挥,但它并没有改善对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效果,甚至显现了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微观企业投资效率的度量: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学者经常在理论上和实证上探讨宏观经济的投资效率问题,但投资效率对于微观企业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则并不明确。通过追溯公司财务学的Fisher-MM传统,本文认为公司财务学所理解的企业投资行为其实等价于经济学中的生产行为,从而微观企业的投资效率等价于生产效率或生产率。据此,本文将投资效率划分为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前者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来度量,后者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来度量。基于随机边界生产函数,投资的动态效率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率、技术进步变化率、规模效应变化率和资本配置效率变化率。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测算我国服务业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1998年~2002年和2004年~2009年2个报告期服务业细分行业的数据,研究了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SFDI)对总体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按照历年服务业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状况,划分了全要素生产率相对上升的部门和全要素生产率相对下降的部门,分别研究了SFDI对这两类部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FDI带来了我国总体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且SFDI对全要素生产率相对上升行业的效应要大于全要素生产率相对下降行业。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走出去的战略实施,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日益增长。通过采用浙江省制造业企业生产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层面数据,在准确衡量"走出去"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本文考察了企业生产率及其直接对外投资的关系。在控制了回归分析可能的内生性及其他影响因素后,我们发现:第一,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越大;第二,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量越大;第三,目的国的收入水平高低对企业投资与否的决定没有显著的影响。此外,行业的资本密集程度对企业的生存环境没有显著的影响。所以,本文的发现为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关注工业用地挂牌出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利用2007—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土地出让数据,研究发现县域挂牌出让工业用地的面积比例越大,辖区内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受到的抑制效应就越大。该结论通过了工具变量的两阶段估计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同时,该抑制效应在中西部企业、远离省会城市企业以及高资产企业中会被强化。机制分析表明,工业用地挂牌出让会通过预算支出缺口效应、企业利润收缩效应和劳动力平均报酬下降效应这三种途径,降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析显示,工业用地挂牌出让还会加剧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离散程度,不利于缓解地方经济资源错配问题。基于以上结论,我国应当持续推进土地出让制度市场化改革,建立垂直化管理的土地出让效果评估机制,从而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1.
企业购并股价效应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余光  杨荣 《当代财经》2000,(7):70-74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购并事件的股份效应,然后用上海和深圳股市的数据进行检验分析,表明:在购并中,目标企业的价值将上升,而主并企业的价值不会上升,基本维持不变。我们在实践中应鼓励有协同效应的企业购并,不唯规模论,注重购并后的整合。  相似文献   

12.
跨国并购中实物期权定价运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研 《财经研究》2005,31(4):112-121
西方投资者正在逐渐将实物期权方法运用到跨国并购等重大投资决策中去,并已经成为价值评估中的主流方法。文章阐述了国内外跨国并购的发展趋势,试图利用实物期权定价方法,探讨如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我国跨国并购的价值评估和战略决策的实践中去,以便为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科学合理地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行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永东  朱广印 《金融评论》2010,2(2):73-82,38
基于企业理论和财务理论,本文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并购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2006~2008年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是企业并购行为的重要动力和原因,企业并购政策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过度自信企业实施的并购行为比非过度自信企业高20%左右;而内部治理结构和企业的并购决策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过度自信管理者相信自己是忠于股东的,但是却可能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决策;标准的激励合约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独立董事可能需要在项目评估和选择管理层方面发挥更为积极和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的一种有效途径,如何有效防范并购后的整合风险是决定企业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根据我国企业并购的实际情况,就加强企业并购后整合风险的管理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并购融资中忽视内部融资、对股权融资相对偏好、对债务融资轻视。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并购融资中介机构作用没有效发挥。可继续定向增发新股和进行信托融资。还需引入资产证券化融资,分期付款下的或有支付卖方融资,设立企业并购基金,以及完善企业并购融资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6.
醋卫华  夏云峰 《财经科学》2014,(11):130-140
本文以2000—2012年797起上市公司并购作为研究样本,在利用文本分析工具判断媒体报道倾向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媒体报道倾向的影响因素以及媒体报道倾向对公司并购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媒体对公司并购倾向于正面报道,但是在市场化水平较高、政府干预程度较低以及媒体行业竞争激烈的地区,媒体报道公司并购的正面倾向则并不明显;从结果来看,媒体报道的正面倾向会显著提高公司成功并购的概率。  相似文献   

17.
关于企业购并动机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关于购并动机的各种理论分别从管理协同、规模经济、资产组合、财务协同、投机性、代理成本、市场竞争及交易费用等角度来研究购并活动,从而有其局限性,无法对所有的购并活动给出合理的解释,也未形成一权威、统一的结论。纵观购并现实和理论综合,考虑到购并动机的时间性、空间性及多元性三大特征,可从经济维、管理维及战略维来构建购并动机的一般理论框架。发达国公司购并的动机正在从经济维向战略维过渡,而我国企业购并动机则还停留在行政维上,甚至经济维的购并动机尚未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Motivated by the ``Maastricht proposition' that nominal convergence will generate significant real benefits,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flation-productivity nexus in fifteen European countries over the period 1960–1997. Modern econometric techniques organised around I(1) and cointegration analysis are used to test for the existence of a long-ru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tion and productivity. Bayesian and recently developed causality testing procedures are employed to examine the inflation-productivity relationship. The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 the existence of causality in seven countries. Causality is bi-directional in five cases. Notably, causality fails exactly where the ``Maastricht proposition' would be more useful: The European South and the smaller member states of the Union.  相似文献   

19.
企业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企业并购整合中的人员因素对并购的最终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人力资源整合相对于其他生产要素的整合而言,涉及的问题既多又复杂,因此,必须以极为慎重的态度进行人力资源的整合。该文分析了并购过程的三个阶段、提出了并购过程中的三个问题,介绍了解决问题的人力资源整合的相关理论,目的在于:针对并购的不同时期,利用相应的人力资源整合理论,探讨问题的一般性解决方案。最后,总结出企业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