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国际工业产能合作是保持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顺利实施。通过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业产能合作的背景和条件,认为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工业发展的互补性是开展产能合作的基础,并确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业产能合作的领域,提出构建以"政府推动、企业主导、互利共赢"为内容的合作机制,以此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业产能合作。  相似文献   

2.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优先领域,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带动国际产能合作.本文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设施产能合作背景和条件的分析,认为我国与经济带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巨大的合作空间,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且进一步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设施产能合作的领域、路径以及输出方式.同时,对基础设施产能输出与制造业产能输出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析,指出基础设施产能输出还可以带动制造业的产能输出.  相似文献   

3.
正依托合作中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节点上首先开通"信息流",对合作中心的功能发挥及加大其在"中亚经济圈"的辐射效应意义重大。随着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后,新亚欧大陆桥沿线一时风起云涌。丝绸之路沿线省份对该经济带的发展战略投入了极大地关注,而作为落地载体的自贸区、经济区已成为沿线省份的争抢对象。  相似文献   

4.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和倡议.一年多来,新疆积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多方合作与往来,不断拓展对外开放领域,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沟通磋商,推动与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已经使核心区建设从前期的构想、调研、规划进入到开始实质性合作.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张琦曾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合作发展论坛上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应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将开放合作向两端延伸,向西连接经济发达、正在逐步走出危机困境的欧洲,向东连接当今世界最具经济增长活力的东亚和南亚。我们知道,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沿线各国加强区域合作的共同强烈意愿,作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必须通过在发展目标、合作方式和重点领域的充分探讨,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合作,才能达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的远景目标是在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之间构建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欧大陆,绵延7 000多公里,跨越多个国家,总人口近30亿。上海合作组织内的6个成员国(中、俄、哈、吉、塔、乌)、5个观察员国(蒙古、巴基斯坦、印度、伊朗、阿富汗)、3个对话伙伴国(白俄罗斯、土耳其、斯里兰卡)绝大部分都位于丝绸之路沿线。霍尔果斯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区域之中,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首个一区跨两国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7.
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在于推进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然而,当前我国与沿线国家间的贸易便利化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贸易壁垒、交通运输不畅、通关效率不高等问题,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对此,我国应把握机遇,加强总体规划、通关合作、重点领域及我国重点区域对接的建设,才可能扩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经贸格局。  相似文献   

8.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倡导相关国家加强货币金融合作。中亚是中国向西开放的第一站,也是中国推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利益核心区,两者可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核心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核心区货币金融合作不仅符合各方利益,而且是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与改善国际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核心区国家已在货币互换、本币结算、投融资机构、金融监管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也面临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大国博弈下的货币主导权竞争、货币不可自由兑换及区域安全等方面挑战。需要相关国家加强双边和多边交流协作、深化经济合作、协调宏观经济政策,为核心区货币金融合作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9.
引子 国际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实现形式.中哈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与"光明之路"战略对接的基本内容,堪称国际产能合作的典范,是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互利共赢之举,其早期收获颇丰,合作前景广阔.中哈产能合作的新理念和新形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能合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样板,已经引发"一带一路"沿线多国国际产能合作的溢出效应,正在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由"双边合作"发展到"双边合作"和"多边合作"相结合的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张琦曾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合作发展论坛上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应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将开放合作向两端延伸,向西连接经济发达、正在逐步走出危机困境的欧洲,向东连接当今世界最具经济增长活力的东亚和南亚。 我们知道,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沿线各国加强区域合作的共同强烈意愿,作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必须通过在发展目标、合作方式和重点领域的充分探讨,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合作,才能达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1.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高度平等开放的全球性合作,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总体看,我国应着眼长远,逐步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目标;务实合作,有效应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地缘政治挑战;以道路联通和贸易畅通为核心,架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合作走廊;文化与经济相映衬、对外援助与互利合作相携手,凝聚国际合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大国土开发空间结构调整力度,夯实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举办陆桥沿线城市领导联谊活动,是共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再现古"丝绸之路"繁华与辉煌、提升陆桥沿线城市整体形象和战略地位的重要举措。此举加强了沿线城市在经贸、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实  相似文献   

13.
正"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是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将促进中国的西进战略,在欧美市场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拓展中亚、西亚和南亚市场,对我国的外贸出口也有积极意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新亚欧大陆桥将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丝路沿线各地区和各国互通互联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前,新疆各级政府、各行业、企业正齐心协力,占领开放高地,努力发挥开放这一新疆经济最大潜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开放是新疆经济最大的潜力所在。要坚持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向西开放的主动性和引领性。坚持以"五通"为主要内容,全方位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务实合作。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前,新疆各级政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6月26日,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建共享与共赢共荣的新机遇"为主题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致辞中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战略构想在世界经济政治版图中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国际研讨会,必将对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国家和地区加强沟通、合作和交流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前不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各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合作契机。重建丝绸之路,郑州铁路局优势凸显作为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属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郑州铁路局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地理位置特殊,素有"中国铁路心  相似文献   

17.
中亚五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家,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关系发展良好,其中能源合作是双方合作的重要领域. 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油气资源合作研究为重点,在阐述中哈油气资源禀赋和合作历史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层面的平台建设、企业层面的模式选择和油气资源领域的合作机制,进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深化双边油气资源领域合作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中欧经贸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作为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中部地区重要省份——河南省,应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促进中欧贸易发展提供的重要平台,加快推进河南省三大国家战略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接;充分利用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加快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河南省自由贸易区试点申报,加强与欧洲国家的贸易联系。  相似文献   

19.
正本次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以国际视野和全球智慧,就共建共享丝绸之路经济带充分交流看法、发表意见,在求同存异中凝聚最大共识,奠定复兴丝绸之路、打造沿途各国利益共同体的基础。凝聚共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多赢战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最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并得到沿线不少国家的响应和支持。然而,作为一个涵盖40国30亿人口的战略构想,显然需要凝聚最大共识方可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20.
产业是经济之本,产业基础薄弱是大量发展中国家的软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产能合作,既契合沿线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的迫切需求,也有利于中国产业竞争力提升和迈进世界制造强国的行列。目前"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稳步推进,表现在国家间政治互信增强,合作环境不断优化;产能合作框架不断完善并纳入机制化轨道;境外经贸合作区成为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载体;沿线的投资和贸易快速发展。但"一带一路"建设也面临外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国际负面舆论压力,多重风险交织叠加等三个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