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经营管理体制约束,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和人才技术缺乏等是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为增强我国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加快表外业务的发展,应加快混业经营体制建设的步伐,加大人才培养与技术支持力度,提高营销水平,加强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2.
许欣  焦守振 《商》2014,(52):176-176
近年来,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发展和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混业经营也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一种普遍经营模式.混业经营在提高银行盈利水平的同时也加大了其经营的风险,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混业经营的风险更是进一步加大.在这种形势下,全面深入的分析商业银行混业现阶段经营面临的风险,探讨应对和防范混业经营风险的方法,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长久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改革有了进一步深化,在这一改革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对于商业银行的模式优化也比较关键。商业银行在实际的发展经营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层面的因素影响,从而产生多方面的风险,加强对这些风险的有效控制就比较重要。在混业经营的条件下,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就要能和时代发展要求相契合,保障商业银行在市场中的良好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混业经营下的商业银行和发展需求加以阐述,然后对混业经营下商业银行风险类型和风险的成因加以分析,最后结合实际对混业经营条件下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措施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必然趋势,但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从分业到混业的转变需要一个渐进过程。目前,银行被批准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为混业经营做了铺垫。但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过程中应立法先行有法可依,明确混业经营的法律地位、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立法、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健全金融监管模式、加快信用体系立法,为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奠定法律基础并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法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必然趋势,但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从分业到混业的转变需要一个渐进过程.目前,银行被批准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为混业经营做了铺垫.但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过程中应立法先行有法可依,明确混业经营的法律地位、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立法、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健全金融监管模式、加快信用体系立法,为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奠定法律基础并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6.
自从九十年代初商业银行开始实行分业经营模式以来,至今己有近十年的时间,商业银行所处的环境及其自身的情况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虽然目前银行实行混业经营要求的条件还不能完全达到,但是,从国际金融发展大潮看,银行混业经营己是大势所趋,况且我国政府在银行混业经营上的管制有所松动。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模式具有现实可行性与极大的可操作性,同时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混业经营模式的最佳实现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现阶段商业银行出于提高其竞争力的考虑,有着实行混业经营模式的强烈冲动。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银行保险混业经营成为了国际趋势。我国银行保险要想取得更深一步的发展,首先要从其风险控制和风险预防着手。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银行保险现状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银行保险经营模式下所存在的潜在风险,指出下一步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银行保险应该注意的风险因素并给出相关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金融创新的发展和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商业银行选择混业经营模式是必然趋势。本文从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两种模式的优劣势出发,结合我国的国情,初步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王圆圆  孙珮 《商业观察》2023,(22):57-60
商业银行能否与证券、保险等其他金融行业协同发展的问题几乎伴随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产生至今的全过程。此前,关于此问题的讨论都是围绕风险控制以及行业垄断等因素展开。文章将管理学中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理论引入金融业,通过对协同效应、交易成本、核心能力以及产业生命周期4个方面的分析认为,在我国目前金融市场背景下,商业银行业与投资银行业较难形成协同效应,混业经营会增加银行的经营成本,不利于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的扩散。因此,处于产业成熟期的商业银行对于开展混业经营应当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10.
郝时雨 《中国市场》2014,(28):34-40
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国内银行的发展趋势。工商银行等传统商业银行均积极转型,探索适合自身的混业经营之路。本文从比较分析国内外金融集团资产负债情况入手,主要从狭义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探讨了我国金融集团在混业经营的转型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金融业实施混业经营是提高经济效益,稳定证券市场发展,降低金融风险的有效途径。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尚受产权制度不完善、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法制不到位、监管水平低等因素的制约。应切实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金融法规与风险控制体系,确保混业经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银行保险混业经营是全球金融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我国相对起步较晚。在当前金融危机的环境下,研究银行保险混业经营的风险问题有现实意义。银行保险混业经营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新的风险因素,本文从银行保险混业经营中产生的风险类型入手,探索在我国分业监管的体制下,规避银行保险风险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极大的促进了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发展和前进.因而银证融资也经历了混业经营到分业经营,以及如今的相互合作和渗透经营的道路,其中经历了较多的困难和曲折.银证融资的合作混业经营已成为了当代金融业的主要发展趋势.这种经营模式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证券业的资金渠道,实现了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对接,但是由于证券市场的不稳定性也给银行带来的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银行资金进入股票市场,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国内外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对银行资金进入股市有严格的限制,从长远发展来看,银行资金进入股市,可以拓宽商业银行的业务空间,为商业银行提高资产质量、降低资金风险提供更多的选择。其理论依据主要有:混业经营理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理论、流动性理论以及风险分散等理论基础。当然,也存在许多问题和风险,这需要我们加强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迎接入世挑战,必须改善商业银行外部环境质量,其中包括:改革产权组织形式,推进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改革政府、银行、企业关系,落实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化解不良资产以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积极稳妥地实施混业经营;完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体系,强化中央银行的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16.
目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投资风险、政策风险、道德风险等。产生信贷风险的主要原因,有客户信用方面问题,更有银行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防范和控制信贷业务,风险商业银行应加强信贷市场研究,培育优质客户群,完善对集团房产的统一授信管理;强化信贷信息系统建设,有效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使银行信贷经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快优化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近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步伐放缓,各国利率普遍持续走低,以贷存款利率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银行效益面临严重考验,银行间竞争日益激烈。加入WTO之后,我国商业银行业更是直接面临来自国外金融同业的激烈竞争。"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概念,从而为国内商业银行启动资本市场业务打开了方便之门。本文拟从发展投行的外部因素、内在条件方面论述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现实选择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迫切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微观经济的活力,增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金融供给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为了服务实体经济,通过调整优化金融体系结构,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质量更高、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而加快混业经营步伐无疑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有效途径。中国现有混业经营以金融控股集团为主,仍不具备发展全能银行模式和银行母公司模式混业经营所需要的金融监管能力、完善的资本市场和市场经营主体。而国内银行体量大,可以有效解决混业经营、混业管理带来的弊端,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或将成为未来混业经营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及金融一体化的趋势,面对加入WTO后的激烈市场竞争,2005年央行正式公布,工行、建行、交行成为首批直接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试点银行,银行混业经营付诸现实。本文对我国银行混业经营的风险与利益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银行混业经营的环境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对银行进行有效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现今,全球金融市场表现为银行业合并的趋势,银行混业经营成为各国讨论的焦点。在研究了各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几种银行混业经营所引发的利益矛盾冲突,以及这些利益矛盾对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各国银行和企业关系密切程度以及市场完善程度的不同,银行混业经营引发的利益矛盾对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不同甚至有可能相反。针对这些利益矛盾,还给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研究的结果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