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基于组分分析得出,煤炭对PM_(2.5)浓度的贡献在61%左右,仅通过末端治理不可能解决大气环境问题,必须实施燃煤总量控制等源头治理手段。环境质量告急,环境容量超载。近十几年来,我国大气污染地区差异性显著,局地污染与区域污染相耦合,煤烟型污染与复合型污染共存,特别是PM_(2.5)成为影响我国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首要污染物。基于全国城市PM_(25)年均浓度达标约束的大气环境容量统计,全国SO_2、NOx、一次  相似文献   

2.
选用2013~2014年125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数据,将城市按照空间和时间分成西部地区、沿海地区、2014年、2013年等多个组,建立空气质量结构模型。经多组分析发现:PM_(2.5)已成当前城市环境污染元凶,PM_(10)、臭氧、SO_2、NO_2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2014年城市空气污染得到有效的改善,空气质量好的主要城市为海口等,最后提出了改善和治理空气污染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文选取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超大城市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空气质量指标和入境旅游人次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空气质量状况对入境旅游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SO_2、PM_(2.5)和PM_(10)的月平均浓度对超大型城市入境旅游规模存在明显的公共负外部性;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规模的公共负外部性有一定的滞后效应,滞后两期的空气质量状况对当期入境旅游规模影响最大;空气质量状况与入境旅游规模有季节性的负向相关关系。最后提出抑制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影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济地理》2021,41(7):82-92
合理评估城市空气污染带来的居民健康风险和经济损失,对于区域空气污染治理和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遥感数据解译2015、2017年中国338个城市PM_(2.5)浓度和人口密度数据,选择暴露—响应模型来估算PM_(2.5)污染而导致的早逝及相关疾病发病率,进而采用生命价值法和疾病成本方法分析和比较不同城市化水平下的经济损失差异。结果表明:(1)2015—2017年,PM_(2.5)环境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但总体的污染格局没有显著改变。高污染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京津冀以及周边城市。(2)PM_(2.5)污染导致健康终端损失和经济损失有大幅的降低。其中,居民健康终端损失人数降低23.9%;居民经济损失总值从2015年的18 249.6亿元降低到了2017年的13 826.4亿元,降低了24.24%。(3)城市化率的提高对PM_(2.5)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和相应的经济损失都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针对京津冀等部分高污染和高城市化水平城市。未来,需因地制宜,加强重点城市的PM_(2.5)监控与治理,切实保障城市居民的公共健康。  相似文献   

5.
采用ArcGIS技术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我国地级行政区1998—2015年PM_(2.5)污染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对PM_(2.5)污染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影响PM_(2.5)污染的因素进行经验识别。结果表明:(1)1998—2013年PM_(2.5)年均值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且呈阶段性波动特征,但2013年之后有下降趋势;(2)PM_(2.5)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呈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特征;(3)基于IPAT模型的PM_(2.5)污染影响因素分析显示,PM_(2.5)污染不仅受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因素影响,而且还受到邻近地区的PM_(2.5)影响;(4)在地级市层面上,PM_(2.5)污染满足EKC假说,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地区污染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特征。最后,在时空演变和空间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治理PM_(2.5)污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APEC会议期间,北京市环保局针对各项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开展了效果评估工作,前期经过专家组对工作方案和初步结果的科学论证,并向社会公布了《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效果初步评估技术报告》。《报告》评估结果显示,会期全市PM_(2.5)平均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如果本市和周边地区没有共同采取会期保障措施,则会期PM_(2.5)浓度预计将会达到69.5微克/立方米,比实际浓度增长61.6%。此后,北京市环保局及  相似文献   

7.
正近些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到2019年我国337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超标率已经下降到57.3%,城市细颗粒物(PM_(2.5))的浓度在下降,污染范围在减小。但与此同时,臭氧污染却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加剧,成为很多城市夏季的首要污染物。与"看得见"的雾霾相比,臭氧污染不易察觉,但从危害上看丝毫不亚于PM_(2.5)。这种"看不见"的污染,如果不加以认真对待,必然会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臭氧污染日渐加剧臭氧(O_3)是氧气  相似文献   

8.
基于算术平均法的传统PM_(2.5)和PM_(10)浓度指标没有考虑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和暴露人口的影响。文章从大气污染的公众受体出发,采用基于城市暴露人口加权的算法,计算了31个省份和全国的PPM_(2.5)和PPM_(10)年均值。研究发现,2015年,大部分省份人口加权平均法的PPM_(2.5)与算术平均法的PM_(2.5)均有显著差异,其中黑龙江与新疆的差异度最大;从2013~2015年,基于74个城市的全国PPM_(2.5)都要高于PM_(2.5),而且PPM_(2.5)和PM_(2.5)之间的差异度逐年上升。虽然2004至2015年期间PPM_(10)与PM_(10)都呈下降趋势,但每年的PPM_(10)都要高于PM_(10)。所以与算术平均法相比较,基于人口加权的PPM_(2.5)和PPM_(10)更能反映空气污染对暴露人口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首先应用后向轨迹模型对抵达张家界市的大气气团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无论是旅游旺季还是淡季,张家界市主要受300 km的气团影响,其大气PM_(2.5)污染物主要源于自身局地排放。进一步应用去除趋势互相关分析法,分时段对旅游人次与PM_(2.5)浓度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在旅游旺季,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而旅游淡季,DCCA分析结果均呈现出分段现象,其"拐点"对应时间尺度约为2个月,此时二者存在很强正相互影响力,2个月后,这种正相互影响力有所下降,甚至趋于随机。最后运用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对旅游淡季旅游人次进行分析,推测淡季旅游人次与PM_(2.5)浓度相关性结果的突变,可能与张家界淡季旅游人次演化的内在动力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中的PM_(2.5)污染日益严重。为从污染源头探讨现阶段中国PM_(2.5)污染的经济因素,文章基于环境科学实验证据将PM_(2.5)的主要污染源转换为经济变量,并在控制其他污染因素的情况下,利用2000~2010年中国省级层面PM_(2.5)年均浓度数据分析煤炭消费对中国PM_(2.5)污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各种污染源中,煤炭消费量和以煤碳比重体现的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各省市PM_(2.5)年均浓度的影响贡献最大,是PM_(2.5)污染的最主要来源;而建筑业扬尘对PM_(2.5)污染在省级层面不明显,但在直辖市层面较为显著。因此,治理中国现阶段的PM_(2.5)污染关键在于逐步降低能源消费中对煤炭的依赖,注重利用技术进步提高煤炭等能源的利用效率。此外,结果还暗示了大城市降低PM_(2.5)污染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建筑业施工扬尘和提高车辆尾气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拥堵与雾霾,是当今城市存在的两大问题。文章对交通拥堵与雾霾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湘潭市主要拥堵路口交通实况的抽样调查,测算了不同拥堵状态下PM_(2.5)排放量;并根据湘潭市城区交通路网拥堵分布,计算出一天内因交通拥堵所致的城区PM_(2.5)浓度增加量约为0.03μg/m3,若排除其他天气因素,一年因交通拥堵所造成的汽车尾气排放的PM_(2.5)存量浓度增加10.95μg/m3。文章的测算分析,对城市发展和道路交通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城市居民PM_(2.5)减排行为的正确引导可有效缓解我国雾霾污染。基于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建立雾霾治理视角下城市居民PM_(2.5)减排行为意愿模型,并借助结构方程建模方法(SEM)对川渝地区城市居民个人层面的PM_(2.5)减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居民的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道德规范都显著正向影响居民的PM_(2.5)减排行为意愿,而且在雾霾治理背景下,居民道德规范的影响力度明显加大;环境后果和环境责任感分别从两个角度显著影响居民的道德规范和减排意愿,环境责任感在道德规范的培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最后,为管理部门针对性的调控6个影响因素以引导居民PM_(2.5)减排行为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移动源污染成了很多地方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北京市发布的2021年细颗粒物(PM_(2.5))来源解析研究成果显示,移动源占比46%,依然是本地大气PM_(2.5)第一大来源。广州市发布了2020年度PM_(2.5)来源解析成果,来源中占比最大的是移动源,占总量的31,9%。截至2022年9月.  相似文献   

14.
程钰  刘婷婷  赵云璐  王亚平 《经济地理》2019,39(10):183-192
空气质量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福祉的重要因素,但频发的雾霾已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宜居城市建设,大气治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选取2014—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的AQI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区域内城市空气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运用PCA—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甄别与测度空气质量影响因子,并尝试分析城市空气质量演变的经济社会驱动机理。结果表明:2014—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AQI总体降低16.95%,空气质量趋于改善;季节差异显著,呈现典型的"单峰谷"特征;月度变化轨迹呈U型曲线,与"冬重夏轻"的季节特征相适应。空间趋势上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表现出中间高两侧低的"中心—外围"结构,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城市空气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高高集聚、低低集聚模式明显。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镇化、能源效率、交通压力、城市绿化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城市空气质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应从区域产业结构、城市管理水平、能源使用效率、环境经济政策等角度切入,强化雾霾治理的区域协调机制,推动研究区域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各类经济活动也带来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其中以PM_(2.5)为典型代表的大气污染,严重危害社会可持续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要求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运用TVP-VAR-SV模型,就北京市2014年1月到2018年10月的月度时间序列,从宏观经济运行角度,深入分析北京市PM_(2.5)值与当地经济活动的联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内房地产施工面积对北京市的PM_(2.5)浓度影响最大,PM_(2.5)本身次之,然后是工业总产值影响,游客周转量对其影响最小。最后根据脉冲响应分析,为治理北京市PM_(2.5)污染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室外空气不好,也影响车内空气质量,不少车主安装车载空气净化器来抵抗雾霾侵袭,希望以此降低车内PM_(2.5)污染。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车载空气净化器都声称具有除甲醛、去异味、除PM_(2.5)等功能。专家指出,大部分车载空气净化器由于受功率等因素制约,去除PM_(2.5)的功能有限,效果不如车载空调的内循环系统。目前,车载空气净化器成为不少商家的新卖点。在很多购物网站,车载空气净化器同防霾口罩一同成为冬季的热销商品。在某网站,搜索车载空气净化器,出现了逾万条商品信  相似文献   

17.
构成城市肌理的普遍街区的空间形态与颗粒物浓度 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武汉市18个空气质量监测点的PM10、 PM2.5数据与二维、三维街区形态指标,揭示不同街区形态 与PM10、PM2.5之间的深层关系规律,以期为城市规划管控 提供参考。双变量相关分析与一元回归分析揭示了街区形态 与PM10、PM2.5的相关性及其影响规律,多元线性回归分 析揭示不同街区形态对PM10、PM2.5变化的贡献度。结果表 明,街区之间的平均PM10、PM2.5浓度分别在城市平均水平 55%~106%、59%~117%之间浮动,绿化覆盖率、道路面 积率和相对高程对PM10、PM2.5具有显著影响,相对高程与 绿化覆盖率对PM10变化的贡献度达83.0%,绿化覆盖率对 PM2.5变化的贡献度达72.5%,道路面积率对PM10、PM2.5 变化的贡献度分别为17.0%、27.5%。  相似文献   

18.
地方传真     
《环境经济》2012,(3):70-71
<正>北京规定重污染天气部分公车停驶控制PM2.5污染,北京准备重拳出击:制定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目标,到2015年,空气中PM10和PM2.5浓度比2010年下降15%,PM2.5浓度降至每立方米60微克;出台了治理大气污染的8大具体措施,包括遇重污染天气将暂停施工工地土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空间结构对雾霾污染有着深刻影响。采用卫星监测的地表PM_(2.5)栅格数据,测算中国省域城市化空间紧凑度,实证分析了省域城市化空间结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化空间紧凑度对雾霾污染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显著为负,说明提高城市化空间紧凑度不仅可以降低当地PM_(2.5)浓度,对邻接区域的雾霾污染也具有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耗是雾霾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雾霾污染的城市化效应传导作用显著,而生产率效应的传导路径不成立。  相似文献   

20.
《经济地理》2021,41(2):62-71
以2004—2013年中国东北地区34个地级城市为研究样本,利用夜间灯光和PM_(2.5)年均浓度遥感影像数据,对市域空间结构和环境污染水平进行测度,借鉴环境经济学中的STIRPAT模型,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考察东北地区城市空间结构对环境的影响,进而理清城市空间结构的环境响应机制,并探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对环境影响的空间效应以及不同规模城市的门槛特征。研究发现:①东北地区城市空间结构的单中心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污染减排效应。②城市空间结构对环境的影响存在城市规模尺度上的非线性门槛特征。③东北地区城市空间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空间效应,本地区环境污染会加重邻近地区的环境污染,而本地区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对环境污染具有抑制作用,邻近地区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则会加重本地区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