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方经贸》2021,(1):6-7
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是资源型地区的典型代表,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当今严重依赖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已经难以维系,必须要转变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转型。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健全、林区产业科技含量不高的问题,要实现经济转型,应立法保护国有重点林区生态环境;开拓森林旅游业;提高林区产业科技含量;保障和改善林区民生。  相似文献   

2.
森工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工林区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缓解社会矛盾与压力,必须针对当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困难。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起现代化替代产业体系,形成多元产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实施完善的生态体系、产业体系、社会体系和文化体系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3.
李继萍 《北方经贸》2011,(11):31-32,46
大兴安岭林区在国家生态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的批准实施,为资源枯竭型林区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同时也带来了全面停止主伐生产的转型“阵痛”。加快大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需要抢抓重大政策机遇,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现代服务业、实施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走出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林区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各行业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与创新中,林业产业在推动国家经济绿色增长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胡锦涛主席强调"把发展林业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国有森工企业要重新确立符合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新战略,必须不断创新集团发展路径和管理方式。品牌战略体系的建设呼之欲出,并在国有森工集团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吉林森工集团为例,浅析品牌战略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与过程。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伊春市全面停伐,森林食品产业成为了伊春市林区经济新的增长点,但与之配套的物流系统却发展缓慢。目前,伊春市缺乏现代的物流配送中心,无法提供增值业务,森林食品运输方式为单一的公路运输,产品流通模式落后。伊春市森林食品物流还存在物流环节多,时效性差,企业技术水平低,设施落后,产销通道不畅,管理不到位,人才缺乏等问题。伊春市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构建森林食品第三方物流,合理整合流通环节,提高物流设备专业化,并通过形成契约化关系,明晰权责。  相似文献   

6.
导语:在我国,国有林区有着很大的特殊性,其产业主要涉及对森林资源开发所产生森林的采伐业以及木材的加工业等。在国有林区的产业发展中,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家生产和建设,其产业长期存在对自然林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且其产业呈现出结构单一、生产和管理粗放等特点。为了更好地实现国有林区产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做好产业转型工作。本文针对我国国有林区产业转型困境解析与路径选择进行了研究,希望对其产业转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四大重点国有林区之一,1952年开发建设以来,一直依靠单一的木材生产作为主业,经济结构单一,集团经济主业不突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建设发达林业产业体系的需要.随着天保二期工程木材产量大幅调减,木材市场价格严重下滑,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面临着经济如何发展的困境.大力发展森林经济,充分利用国有林区自然条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他们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依托林下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已成为森林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致力于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以发掘改革红利,探索一条支持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而作为经济改革的试验田,上海自贸区产生了诸多经济效应。所以,如何承接上海自贸区的溢出效应已成为周边地区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是,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在承接溢出效应,配套自贸区发展进行自身经济的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其存在着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难以承接转移出的产业;原有产业粘性大,放弃困难;被锁定在低端产业等问题,从而产生承接风险。最后提出规避风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朱欣野 《北方经贸》2010,(12):54-55
伊春林区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出现了森林滥砍乱伐严重,导致林区过早陷入林木资源危机等问题。通过林区改革的不断深化,伊春林区和谐社会构建取得了一些成绩,林区经济快速发展;财政实力增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第三产业发展迅猛;特色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和传统经济在"互联网+"环境下已经能够在技术、功能、产业和社会等方面实现融合,不少传统企业期待通过与电子商务的结合进行转型升级。但成功转型需要传统企业正确全面地认识电子商务和传统经济的特征,清楚自身转型的动力和存在的问题,才有助于其控制风险,找到合适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快速发展,形成了积累效应,从量的积累进入到以企业全面转型和提升为核心任务的质的提高阶段。中国现代民营企业转型适应知识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要求;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具有保障企业发展方向和企业竞争力、成长力、发展力的功能。中国现代民营企业只有向知识经济转型;向客户经济转型;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才能构建企业坚强的制度躯体,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以抵御全球竞争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数字经济时代,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浙江绍兴纺织产业为例,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进行研究。当前,绍兴市纺织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技术创新滞后,环保压力大,产业集群作用不明显,融资困难等问题,制约了纺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数字经济背景下要实现绍兴市纺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实施数字化技术创新,持续拓展国际市场,实施产业链协同发展多项策略,进而确保纺织产业顺利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从SYH药业集团的物流发展基本情况入手,深入探析其生产经营状况,分析其物流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解析其发展成果,重点从风险防控角度,给出物流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大兴安岭地区是全国典型的国有林区。在林区全面停止商品性森林采伐后,积极破除多重障碍和困难,加快推进林业、林区、林工(简称"三林")转型发展,压力前所未有。为此,需要从国家层面,着眼提高大兴安岭地区国家生态安全以及固边稳边双重特殊的战略地位,切实加强多项政策支持,通过"输血"的方式确保林区民生改善及社会和谐稳定。同时,要加快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提高地区发展运行效率;围绕生态资源积极培育接续替  相似文献   

15.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黑龙江林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四大机遇:一是转型林业经济的机遇;二是调整林区结构的机遇:三是深化林区改革的机遇;四是普惠林区民生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伊眷市是全国首个森工类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加快经济转型决定着伊春林区的未来和前途命运。自2005年5月试点启动以来,伊春主动调减木材产量,积极保护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替代产业,调整经济结构。重点培育和发展了木材精深加工、森林生态旅游、特色种养与加工、冶金建材及矿产开发、绿色能源五大接续替代产业,逐步实现了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大了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为适应林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促进伊春职业学院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  相似文献   

17.
《商》2015,(46)
十三五既是全面小康、改革攻坚的决胜时期,也是经济转型、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新常态成为贯穿国民经济运行的总趋势。新常态决定新思路,新思路决定新出路。矛盾挑战交织、下行压力加大和风险隐患激增成为经济新常态的总特征。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经济转型是全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前沿阵地。产业改造、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是辽宁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复杂情势下,惟有坚持全面创新、均衡推进和共享合作的原则,不断激活市场潜力,发挥民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推动辽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集团销售企业如何强化审计内控风险展开探讨,对促进内审工作科学创新、全面转型,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及综合发展水平,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由于依托资源发展产业的单一性,决定了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其表现是:在转型中再就业人数偏多,且转型困难;就业弹性整体水平较低。这种状况极大地影响了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转型。导致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增长比较缓慢;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高;劳动者自身素质欠缺。政府部门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资源型城市加快经济转型,解决好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20.
高古峰 《现代商业》2013,(5):241-241
山钢集团财务公司的成立,是山钢集团强力推进相关多元产业发展,打造集团金融板块所采取的重要步骤;是加快关键资源及核心业务整合,推进集团化运营取得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集中统一管理集团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集团财务成本,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有利于推动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高度融合,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