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中,公允价值暴露出计量不确定性,无法反映事实真相等诸多问题,因此,对于金允价值计量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产生了一些疑问,本文通过对暴露出来缺陷的分析,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期关于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进一步优化及改善,从而使公允价值计量更好地适应全球金融危机后新地经济环境体制.  相似文献   

2.
从金融稳定视角分析公允价值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艳敏  张沙 《商业会计》2011,(13):47-49
全球性金融危机引发了会计界与金融界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争论,虽然金融危机目前已经缓解,但是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的争论仍在继续。本文在厘清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公允价值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从金融稳定的视角提出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刘芳 《商场现代化》2012,(12):72-73
美国次贷危机演化而成的全球金融危机,造成了世界经济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最严重地衰退。一部分人认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准则对金融危机的加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行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确实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一些重要的数据较难获得;公允价值计量有可能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程度;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应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建立活跃的市场机制;加大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监督审计力度;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认识;建立建全公允价值计量相关法律规范;增强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徐艳 《中国市场》2009,(26):46-47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公允价值计量产生激烈争论。以银行家为首的一派认为,国际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规定是造成危机的元凶之一,而以准则制定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为首的一派则认为,公允价值是最能体现公司财务状况的计量方法,尤其适用于金融衍生产品。本文分析我国公允价值使用情况,研究国外金融危机对该计量模式的影响,从而对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的地位备受质疑,金融界以及一些国会议员与会计界就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强大的压力下,IASB和SEC、FASB并没有改变公允价值计价的基本原则和取向,但对公允价值的具体应用进行了修正。从IASB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的视角,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特点、适用条件以及金融危机对会计环境的影响,提出了金融危机环境下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与应用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有用性,不管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也大都认同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提供此历史成本更相关的决策信息.但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推波助澜"的作用以及该计量模式本质的一些缺陷,促使我们对其应用的方式进行反思.本文在简要回顾公允价值计量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几点有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7.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领域运用的同时,目前也遭受一些质疑。在综述学术界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的本质含义及其计量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金融危机中审视公允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盛极一时的公允价值计量备受冲击,华尔街银行家指责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要求废除公允价值计量,而会计界的人士则认为不能将金融危机的罪责推给公允价值。本文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以及如何正确发展公允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9.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使得企业资产大量减计,从而也引发了金融界和会计界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性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理性分析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的影响,以及公允价值如何适度引入、谨慎运用就成为我国企业把握准则精要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公允价值计量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引起了不小的争论。而本文主要从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背景展开,进而讨论两种会计计量模式的优缺点,从而提出适应现代社会的双重属性的计量模式,最后针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缺陷,提出完善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确实起到了放大作用,由此也暴露了公允价值计量自身的缺陷。作为市场经济环境还不成熟的国家,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引进更应保持谨慎的态度,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全方位提升会计环境,建立和完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再次受到了人们的质疑。首先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的回顾,继而探讨公允价值计量对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并非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于磊  孙鑫 《商业会计》2011,(21):60-61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不断深化使公允价值计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和质疑,与此同时,公允价值计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缺陷。本文在分析公允价值计量相关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结合资产评估中的重要思想和估值技术,试图有效地解决公允价值计量中的相关缺陷。  相似文献   

14.
公允价值计量是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一直是业界讨论的焦点.我国企业公司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原本被社会各界看好,但是在新准则确立我国上市公司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后,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公司采用了这种新型的计量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曾一度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期被人们指认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线.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两年,它的影响已经渐渐退去,世界经济开始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但是各个行业仍然对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自身资产计量持观望态度.我国企业公司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金融危机之后又一次受到考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于各行各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笔者在本文中着重对我国企业公司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以来的的“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的主题词之一,2007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使得原先次贷危机雪上加霜,从而全球金融危机拉开序幕,而金融危机之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争论也越来越多,在目前,我国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首先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研究适合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不断完善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从而为我国的全面振兴打下牢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6.
衍生金融工具的盛行推动了公允价值这一会计计量属性在全球范围内初步确立。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计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伴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退去,经济复苏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到来,本文在综述公允价值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公允价值的本质含义,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乔江丽  沈英 《商》2012,(5):40-41
公允价值一直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会计计量属性,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使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了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加快了完善国际会计准则的步伐,于2011年5月12日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IFRS13)。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最新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准则,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提供参考,并为我国更好的运用公允价值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深入,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市场经济的弊端也不断暴露出来,对整个经济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造成了经济的大萧条。于是在巨大的金融危机背景下,人们对金融市场的银行监管政策不断调整,展开了银行对金融市场监管改革。同时,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不断引发争议,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公允价值计量角度出发,重新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属性和特征,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在银行审慎监管中的作用和缺陷,从而提出了银行审慎监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深入,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市场经济的弊端也不断暴露出来,对整个经济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造成了经济的大萧条。于是在巨大的金融危机背景下,人们对金融市场的银行监管政策不断调整,展开了银行对金融市场监管改革。同时,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不断引发争议,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公允价值计量角度出发,重新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属性和特征,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在银行审慎监管中的作用和缺陷,从而提出了银行审慎监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全球经济逐渐复苏,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正在逐步消除.本轮金融危机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如何全面认识公允价值,了解本次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影响,进而探讨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今后会计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