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品牌》2019,(1)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已渗透入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给高校育人工作带来机遇与挑战。高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文化育人的阵地,充分发掘校园新媒体的积极作用,通过坚持引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增强潮流意识、提高融合意识等积极建设和发展校园新媒体,从而更好实现网络文化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商》2015,(19):221-222
互联网推动了文化传承形态从"前喻文化"和"同喻文化"过渡到"后喻文化",形成了网络时代下青年的"文化反哺"现象。网络文化反哺下机遇和挑战并存,青年工作亟待在网络时代的"文化反哺"视域下有所创新,具体要从"知、行、技、能"四方面入手,在青年工作者的认知方面上,要树立网络意识,掌握网络方法技能;在青年工作的实践方面,亟待创建网站,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大力弘扬主旋律;在青年工作的方法技巧方面,要把握规律,开展人格教育,才能实现青年工作的跨越性发展;从青年的思维能力培养方面,青年工作着重于如何激发有序讨论,尊重青年的平等话语权,提高青年思维。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讲规矩"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中开展政治规矩培养,有利于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站位意识,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坚定政治立场,有利于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从而能够帮助大学生积极投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开辟新的途径和方法,在思想和行动上引领大学生自觉培养政治规矩意识,涵养敬规矩畏规矩守规矩的良好意识。  相似文献   

4.
网络新媒体是当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环境因素,对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网络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根据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对策,以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作用,有效改进和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5.
陈琛 《中国电子商务》2013,(15):31-31,3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和手机引领的规模空前的传媒革命使人类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不仅给人们获取信息带来了便捷.而且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价值尺度、道德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面对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种种问题,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智、科学的使用新媒体,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思想品质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商》2015,(45)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道德意识、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空前的冲击,传统的主题班会俨然已经满足不了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新媒体时代下,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工作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本文试图通过调查分析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现状以及新媒体时代下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必要性,提出新媒体时代下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7.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网络文化对现代青年伦理道德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已经成为德育的重要阵地,有助于增强爱国意识,有助于强化道德主体意识与地位。消极影响主要包括网络文化内容良莠不齐造成现代青年的"三观"不正;网络匿名制降低现代青年的法制意识、道德感与责任心;网络的虚拟繁华导致现代青年沉迷于虚假世界心理扭曲等。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网络文化影响的研究,使现代青年的伦理道德在网络中得到更多积极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新媒体有效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新媒体时代,海量的信息资源、新兴的新媒体教学平台、打破时空的学习状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机遇。然而,海量信息容易造成筛选的困境,多元价值渗透冲击时有发生,传统思政课教育频受质疑。因此,要打造"课内+课外"的新媒体教学模式,创新"校内+校外"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三进"工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原住民"00后"已成长为大学生主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挑战和新机遇。本文以"0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青年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地就在哪里的原则,深入挖掘现有的新媒体阵地的特点和不足,立足新媒体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交叉点,提出了符合当代大学生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阵地选择和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方兴未艾的新媒体势头不减,就像广播之于报纸,电视之于广播,每一种新媒体形态的出现,都会掀起一场传媒革命。当今新传播格局下,一方面,是以手机、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冲击着原有的传播格局,  相似文献   

11.
高校是各种思想和文化交融与碰撞的场所,高校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手段,正受到越来越多高校青年的青睐。微博传播的主动性强、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使得高校思想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应用好、驾驭好,管理好微博,使之成为引领青年思想文化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其青年时代就已经展现出了其与众不同的精神特质。他年少立志,拥有远大而崇高的目标;他精力充沛,兴趣广泛而且长于思考;他择善而交,收获了不朽的伟大友谊。这些精神特质对当代青年具有十分积极的引领作用,能够引领当代青年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人生目标;能够引领当代青年确立有担当的择业观;能够引领当代青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能够引领当代青年正确认识友谊的价值。因此,要以适当的方式拉近当代青年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距离";同时,要以提供扎实的学理支撑,防止各种"非马"思想对当代青年思想的侵蚀,以引领当代青年更加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随着新媒体时代的迅速发展,自媒体逐渐出现在我们身边,对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新闻采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新闻采访工作中,我们要掌握好舆论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以及引领作用,为新闻...  相似文献   

14.
加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是加强青年工作的首要任务,新时代赋予青年政治引领新的内涵与要求,新时代关于加强青年政治引领要坚持“听党话,跟党走”的目标导向、坚持“以青年为本”的价值取向、坚持共青团的青年政治引领作用、营造有利于推进青年政治引领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5.
刘凤凯 《市场周刊》2020,(13):0038-0038
通过深化青年思想引领、引领青年勇挑重担、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夯实自身组织建设,切实提升新时代加强油田企业群团工作质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兴起催生了新媒体技术革命和传播领域的变迁,大数据和算法技术的结合更加便捷精准把握社会群体的需求。青年在社会群体中最具有活力、最容易接受和认可各种新思潮,是受到新思潮影响最为深刻及容易塑造的群体。对此,浅析网络新媒体视域下青年消费文化的对策分析,引导青年正确看待科学技术和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并引导保持清醒的态度,倡导青年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对我国青年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丽娜 《中国报业》2012,(16):60-61
如今正处于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论坛、博客、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各种新传播技术的出现,使得传统纸媒的生存空间日渐逼仄。笔者认为,健康类报纸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在报道策略上要以"深"取胜,要有独特科学的思想和观点。在媒体转型方面,健康类报纸要实现报纸、网络、手机报等全媒体并驾齐驱,还要与新媒体融合,通过信息整合挖掘"沉淀的富矿",由"内容供应商"向"内容加工商"转变。健康类报纸数字化转型,要高度重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可以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拉长产业链条,开发移动互联网客户端。  相似文献   

18.
史可悦 《现代商贸工业》2024,(4):103-104+191
互联网时代,网络环境复杂,医学院校育人工作面临挑战。围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医学院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总体目标,可采取以下五点育人举措:第一,搭建师生网络互动平台,落实制度保障,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思想引领;第二,借助网络平台,促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理念与实践上的深度融合,培育家国情怀和职业理想;第三,发挥社区内学生党支部的思想引领功能,强化阵地建设,化解网络思潮带来的风险挑战;第四,培养高水平、复合型的理论宣传和网络技术人才队伍,协同开展工作;第五,加快建设马克思主义文献数据库,建立红色理论网站,开辟医学特色专栏,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19.
王晓伟 《商》2014,(32):60-60
本文从分析当代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入手,阐述了结合网络媒体开展共青团工作的必要性,并就网络背景下如何发挥对共青团组织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凌玲 《中国报业》2014,(14):75-76
思想政治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重视新媒体的运用。网络交流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由此带来"松绑效应"。思想政治工作许多时候可以网络交流的方式进行,避免工作对象产生抵触情绪。但是,网络交流之前,应先要做好深入细致的前期工作,了解工作对象的情况,提升网络交流的效果,且有必要与实名制的网络沟通、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等密切配合,巩固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