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毛其淋  方森辉 《世界经济》2020,43(1):143-169
本文以中国2002年外资管制放松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研究外资进入自由化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发现:平均而言,外资进入自由化对本土企业生产率产生了一定的负向溢出效应,不过两类外资进入政策调整的负向溢出效应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在制度环境越完善的地区,外资进入自由化越倾向于促进本土企业生产率提升;外资进入自由化通过资源再配置效应显著提升了制造业总体生产率水平。进一步的影响渠道检验表明,就业资源再配置效率改善和低效率企业退出是外资进入自由化促进制造业总体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有助于客观准确地评估外资进入的经济效应,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引资政策调整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外资并购、金融发展与银行业绩效进行计算,通过比较分析,使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回归检验。研究发现:我国14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银行效率值、不良贷款率、成本收入率、资产利润率、流动性、稳定性七项指标,受外资并购与金融发展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徐乙尹  王博  何俊 《南方经济》2022,41(11):76-91
外资合理利用对实现我国本土企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聚焦外资的行业关联从出口升级的视角再次探讨这一问题。文章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统计数据库和投入产出表的匹配数据,从行业内水平溢出、产业间垂直关联等多个维度系统研究了外资进入对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文章发现:(1)外资进入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外资水平溢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质量提升效应均显著,其中后向关联效应最大。(2)外资水平溢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渠道分别通过研发效应、中间品投入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得以实现。(3)异质性结果表明,外资进入对非国有企业、一般贸易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以及与外资技术差距较小企业的出口质量提升作用更为突出。文章为外资利用与企业出口质量关系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微观证据和理论依据,能够为当前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下引资政策调整和优化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选取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相关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探讨了在不同激励类型和公司实际控制人条件下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在有效控制样本选择偏误的情况下,总体而言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对股权激励进行分类可以发现,相比较于股票激励,企业选取期权激励对研发活动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而且在不同实际控制人下,企业研发投入对股权激励的敏感性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对于实际控制人为非国有性质的样本公司而言,股权激励能有效缓解企业所面临的代理问题,使得企业更关注长期业绩,调动企业技术研发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红 《特区经济》2007,17(12):109-111
本文在借鉴参考已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采取会计研究方法,选取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并购前一年、并购当年和并购后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流动比率3个财务指标来作比较,以这三个财务指标的变化来衡量并购产生的绩效,从外资并购的整体情况、跨国公司所处的股东地位和并购类型来分类说明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绩效,得出了上市公司被外资并购后,短期内需要整合资源实现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并购后上市公司扩大了生产规模,经营收入快速增长;跨国公司所处不同的股东地位和不同并购类型都对并购绩效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佟岩  张赟  黄静 《科学决策》2019,(2):1-20
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并购是帮助企业获取创新资源,加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企业并购活动能否实现相应的创新产出对于指导企业并购与创新实践活动十分重要。以2010-2012 年间发生并购活动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广义最短距离法选择配对样本,系统分析并购活动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并进一步考虑关联并购、横向并购对结果的 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总体来看,并购对专利申请的影响显著为正,表明企业并购活动有助 于增加创新产出;(2)当并购双方具有关联关系时,能够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以及促进并购后的 协调整合,对创新产出产生更加突出的积极作用;(3)横向关联并购很可能由于技术能力同质和 资源冗余,而对创新产出存在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8.
近年来,我国外资并购规模逐步扩大,国企、民营企业都成为外资并购的主要对象,跨国公司通过并购实现竞争优势在国内的延伸,并购的主要行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外资并购在我国产生了垄断、产业安全以及机会主义行为、削弱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等问题,其中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是导致外资并购诸多问题的根源。必须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对外资并购的反垄断、产业安全影响等的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自2014年起逐步实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退坡政策,对产业创新产生较大实际影响,但纵观已有研究,却忽视政府补贴退坡政策对于该领域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因此,研究以2009—2020年我国123家汽车行业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PSM-DID研究方法就补贴退坡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补贴退坡政策实施总体上会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产生显著负效应,导致企业减少研发投入,这种负效应在非国企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选取了西部地区1991-2012年的相关数据,就外商直接投资、科技创新以及经济增长这三个变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DI促进了我国西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使本地企业创新产品产值成逐年增长趋势,并辐射周边区域,提高了本地区的人均GDP,带动了经济增长,同时经济进一步发展又促进了更多外资的流入;西部地区在引进外资时不能盲目,应注重对人力资本等的培育,加强对外资的消化吸收能力,最终促进经济进一步地发展提高.  相似文献   

12.
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近期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创新能力的角度,研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提升了我国创新能力,并考察不同地区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是否具有差异性。利用200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基本结论包括: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已成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这一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中都成立;自主研发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仍相对较小;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创新效应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但对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2000~2010年海关出口数据和对外直接投资名录,在微观层面上识别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出口商品环节通过转让定价进行避税,侵蚀我国企业所得税税基。研究发现:(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在出口贸易中正在利用转让定价进行避税,具体表现为,出口目的国税率每低于我国1%,关联交易价格会显著下降0.002%,半弹性为-0.002;(2)中国对外签署的双重征税协定对企业转让定价避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企业转让定价避税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国有企业相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来说转让定价避税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我国区域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各个省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等三种专利的作用,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不但没有促进各省的发明专利数量的提高,反而有抑制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了我国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数量的发展上。在市场换技术的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外商凭借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控制了技术和市场,抑制了国内企业的研发行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技术水平,必须引导我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我国企业自主研发体系,提高国内企业的研发能力,同时利用内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效应、模仿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学习效应。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我国服务业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和分析了我国服务业OFDI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经研究发现:第一,服务业OFDI通过吸收东道国先进技术经验提升企业生产率水平和避开东道国服务贸易壁垒降低贸易成本,促进企业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第二,我国服务业OFDI显著提升了企业服务贸易出口的二元边际,具体而言,整体上服务业OFDI会促进服务贸易出口增长4.82%,同时会提升企业的出口概率;第三,我国服务业OFDI"出口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和行业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OFDI存在显著的"出口效应",其OFDI带动服务贸易出口的增长分别为5.68%和3.52%,而公共服务业则不存在显著的"出口效应";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服务业OFDI存在显著的"出口效应",其OFDI带动区域服务贸易出口的增长分别为4.97%和3.56%,而西部地区则不存在显著的"出口效应"。上述研究结论对化解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困境和完善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呈融合发展态势。文章从理论上构建了要素禀赋差异下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中国为例实证研究了要素禀赋差异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的资本和高技能劳动要素数量增加时,企业将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而减少出口,而低技能劳动要素丰裕时,企业将选择减少对外直接投资而增加出口;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时,中国企业更趋向于选择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反之,则倾向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随着相对要素禀赋差异的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当期的出口创造效应较弱,甚至会起到抑制作用,但对滞后一期的出口创造效应较强。  相似文献   

17.
Empirical Studie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案例与实证调研资料基础上,论述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动因与本质动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1998~2006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FDI对制造业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FDI有利于缩小我国制造业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FDI缩小制造业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的原因在于其能够更多地拉升制造业中低收入行业的相对工资,该作用在东部地区要大于中西部地区;FDI能提高制造业的相对工资,但这种作用在不同地区是有差别的。因此,FDI虽然缩小了制造业行业间的工资收入差距,但是客观上扩大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制造业的工资收入差距。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缩小制造业行业间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Hausmann等(2007)理论模型的简单拓展,加入对外直接投资变量后,发现基于比较优势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技术水平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数量和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出口技术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也支持这一结论,同时对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一步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省级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技术水平有直接促进作用的同时,这种促进作用还受到以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衡量的"吸收能力"的正向促进,受到以资本劳动比、制度因素、地区经济规模、进口技术水平和现有技术水平衡量的地区禀赋状况的制约。要实现"走出去"战略与"贸易强国"战略的协同发展,必须加强人力资本积累和研发资本投入,同时注意地区在要素禀赋、制度建设、经济发展、技术积累方面的整体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