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搭建了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基本框架。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围绕基本原则阐释、减排、技术与资金、履约核查和透明度四大核心要素,在公约框架下逐步发展完善。德班平台建立以来,全球气候治理格局、治理机制发生显著变化。巴黎气候大会是这一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公约》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对称责任"减排转变为在一个共同平台上,为2020年后的全球减排目标贡献力量。"承诺+审评"作为一种典型的"自下而上"的模式最有可能成为未来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主流形态。中国须在主动承担更多责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发展中的大国作用,切实推动未来国际气候谈判进程。  相似文献   

2.
自气候谈判启动以来,由于"搭便车"行为的存在,全球气候治理的集体行动每每到了关键议题,就会止步不前,很难达成统一协定,于是解决"搭便车"就成了气候治理全球行动进行下去的关键。从经济学角度看,造成"搭便车"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气候治理的公共物品属性,二是气候治理的巨额交易费用,三是参与气候治理的成员结构。本文将对这三点进行系统梳理,为"搭便车"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3.
自气候谈判启动以来,由于"搭便车"行为的存在,全球气候治理的集体行动每每到了关键议题,就会止步不前,很难达成统一协定,于是解决"搭便车"就成了气候治理全球行动进行下去的关键。从经济学角度看,造成"搭便车"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气候治理的公共物品属性,二是气候治理的巨额交易费用,三是参与气候治理的成员结构。本文将对这三点进行系统梳理,为"搭便车"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4.
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是自身发展和承担全球治理责任的共同需要。中国在"共商共建共享"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领下,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和开展全球性问题的科技应对。可从以下方面制定和实施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中国方案:积极推动全球科技治理体系变革和国内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商谈与合作;基于"一带一路"等平台推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平台与联盟的建设,对全球科技治理体系做有益补充。随着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实践的不断深化,有必要将全球科技治理视作全球治理的一个独立的次领域,并加强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滕玥 《环境经济》2023,(21):40-43
<正>近日,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受其影响,并叠加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或将打破2016年最暖年纪录。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全球气候变暖逐年加剧,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未来产生很大影响,每一个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为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作出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后全球治理和全球经济治理成为研究热点,但学术界鲜见对二者做出清晰的区别边界和对比分析。本文通过分析全球治理和全球经济治理理论和实践进程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全球治理和全球经济治理目标、主体、对象和机制,并构建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理念、理论和模式框架。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发展与减排的困局——国外气候变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候变化问题得到了社会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经济学的关注点集中在采取措施减缓气候变化是否值得、依成本和收益分析应将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什么水平、全球为应对气候变化应付出多大成本、最优的减排路径是什么等问题。由此形成了行动派和怀疑派两个阵营,而行动派内部也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分歧。政治学界对气候变化的关注首先集中在国际政治和全球治理方面,其次是民主体制能否应对气候变化。此外,气候政治学还日益向国家安全、社区治理甚至政治哲学如正义问题等领域扩展。社会学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则着重从风险分析、全球社会、气候伦理、社会制度等层面切入。  相似文献   

8.
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无疑是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治理实践。与人们的期望相背,气候治理的实践一直都是并将在可见的将来都会是举步维艰的。之所以如此,是由气候治理的内在困境所决定的;因此,有效的治理路径只能是立足于现实困境之上的谨慎探索。  相似文献   

9.
全球创新治理是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结合其目的以及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大体可将全球创新治理的实践活动划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当前中国在参与不同类型的全球创新治理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实践模式并实现了不同身份阶段的转换。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需要注重针对不同类别的全球创新治理活动制定不同的参与对策,通过能力建设提高自身在全球创新治理中的话语权,并致力于推动相关的国际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日益严重,主要发达经济体陷入经济困境,财政政策空间缩小,常规经济政策失效。各种经济保护主义政策,如贸易保护、汇率干预、资本流动管制等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全球经济治理的关键是重组全球产业分工和贸易金融体系,但是由于中国长期存在巨额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因此解决中国的双顺差现象被发达国家视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议题之一,而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能力亟需提升。本文尝试运用SWOT战略分析框架,对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展开实证分析,分析中国的比较优势、劣势、机遇、威胁以及核心竞争力,进而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实现国家利益和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11.
学者多从国际政治学角度对全球治理这一命题进行分析,但全球经济治理的对象是经济问题,因此也需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本文从公共品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分析了全球经济治理的经济学含义。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课题。本文分析了中国对全球公共品的需求特点和供给能力,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要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增强全球公共品的供给能力,而这除了增强国力之外,仍然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使中国的经济体制更适应参与制订全球规则的需要,从而提高全球公共品的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2.
国际规则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逐步演化为各方话语表达与权力博弈的交汇点,全球农业治理及其国际规则亦如此。全球农业治理的主要规则存在一般性规则、专业规则和区域性规则三个互补层次。作为发展中农业大国,中国不仅以诸多实际行动遵守和落实已参与的全球农业治理规则,而且不断探索推动既有规则变革的有效路径。中国参与全球农业治理面临发达国家掌握更多主动权,国际规则博弈竞争加剧,综合国力仍然有限,以及既有变革的成效尚不明显等挑战。未来,中国需要进一步提升研究和运用国际规则的能力,积极提供更多制度型国际公共产品,充分发挥既有国际组织和双多边机制的作用,并探索更多新的全球农业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3.
董琴 《经济学家》2023,(1):87-97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治理体系正经历深刻调整,标准化全球治理成为全球治理实践发展新特征。标准化全球治理通过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内容广泛以及治理方式更加灵活,将传统全球治理无法有效控制的微观层级和公共服务等纳入治理范畴,成为传统全球治理的有益补充,也为中国从深度参与向引领全球治理的历史跨越带来新机遇。而“守正”与“拓展”并举是现阶段中国实现这一历史跨越的现实之选“。守正”是我们始终做多边主义践行者“;拓展”是把握标准化全球治理新特征。但标准国际化之不足、世界标准强国激烈之竞争是我国突破标准化全球治理面临的两大主要难题,而数字化为中国突破发展瓶颈带来更多可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基本价值遵循,以标准的制度型开放为根本制度路径,积极参与国际标准活动并提高国际标准提案质量,关键领域国际标准化的重点突破,把握数字标准化与标准数字化新业态是中国实现从深度参与向引领全球治理跨越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疫苗作为新冠疫情防控的最关键手段之一,已在各国抗疫中发挥积极影响。疫苗研发、生产、注射意愿以及全球分配的公平性与可及性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关注。分析全球治理改革中,疫苗作为一种全球公共产品的创新治理问题,讨论疫苗产业发展特征与创新规律演化,剖析西方国家疫苗产业创新治理困境以及“竞争丛林”逻辑,阐释中国行动方案及对全球治理改革的贡献。最终提出疫苗产业创新治理机制对推动全球治理改革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5.
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成为实现全球气候安全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势所趋。作为中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域,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文章重点分析了县域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低碳经济时代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找到一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11年6月26日下午,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第四分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的18位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全球经济治理需要智库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问题异常复杂,特别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治理机制提出新的挑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21,(1)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发展中国家都渴望和平发展。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益在世界的舞台上占据一席之位,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主要参与者、践行者,也为全球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文章围绕未来中国如何更进一步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问题,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探寻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未来路径。  相似文献   

18.
碳减排目标形成的历史过程体现了必然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在人类社会推进碳排放治理、处理发展与环境关系的长期探索中,碳减排技术的突破性发展起了核心和基础作用,市场机制发挥了有效的调节和促进功能。根据全球碳减排必然性与阶段性逻辑的启示,中国在推进“双碳”目标中要处理好发展与碳减排的关系,主要思路建议是:把握好实现“双碳”目标的阶段性工作重点,推动经济社会、碳减排技术和新能源产业协调发展;处理好推进碳减排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防止产业结构过早服务化或轻型化;加强碳减排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更好发挥技术的促进作用;处理好碳减排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碳减排的模式变革;积极参与应对碳排放的全球治理,提升气候治理问题的中国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在退出《巴黎协定》107天之后,美国政府宣布2021年2月19日正式重返该协定。拜登政府上台后,将解决气候问题作为其首要任务之一。拜登在宣布重返《巴黎协定》的声明中表示,美国政府不能再拖延或是减少努力来应对气候危机,必须联合世界其他国家一起应对气候变化。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对美国国内和全球气候治理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中国纺织企业升级战略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为依据,以在全球化竞争中迫切需要升级的中国纺织企业为研究为研究对象,从纺织业全球价值链分布现状出发,总结出中国纺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不同治理模式,并基于此提出了纺织企业升级的路径和战略选择,以求全面提升中国纺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