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常德是一个农业大市,辖9个区县(市)、207个乡镇,415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70万人,耕地面积701万亩,农业资源丰富,粮、棉、油和水产品产量居湖南省之首,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近年来,全市上下按照“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思路,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努力培植乡村特色产业,建成了一大批花果飘香、鸡鸭成群、农民富裕的专业村。截至2005年底,全市涌现出“珍珠村"、“柑桔村"、“茶叶村"、“苎麻村"、“花卉村"等639个专业村,从业农户近百万户,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35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785元,“一村一品"经济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各地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以一村一品为重要抓手,在产业扶贫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显着成效、涌现出了很多好典型,为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产业脱贫积累了宝贵经验。截至2016年底,全国各类专业村达到6万个,其中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发展有专业村1.4万个,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 776元,已占到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9.1%,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位于长三角腹地的江苏省溧阳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农民增收,以"村村创一品、品品兴一村"为主题,依托资源,因地制宜,加强领导,坚持创新,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形成了以天目湖品牌为标志的"大品",2007年,全市以天目湖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业收入39.45亿元,冠天目湖品牌的工农产品销售收入10.2亿元;二是形成了以专业村(园)为特色的两大"专品",即105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07个"一村一品"专业园;三是形成了两大农业主导产业为代表的"精品".即高效水产业和园艺业,2007年两大产业产值分别达11.1亿元和10.6亿元.2007年因发展"一村一品"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10元,占当年增收数的20%.  相似文献   

4.
益阳县农民从本地资源和技术出发,大力从事专业性商品生产。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农村经济新格局,全县有一村一品专业村198个,占全县总村数的36%,从事一村一品专业生产的农户达5万户,劳力7万多人。专业性商品生产的发展,使这些村农民收入得到了大幅度提高,91年,198个村人平纯收入达920元,其中最高村达2850元。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全州县以本地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家庭经营为主体,大力发展以“一村一品”为主要形式的专业化商品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明显地加速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据调查统计,1997年全县共有专业村138个,其中种植类75个,养殖类34个,加工企业类29个;专业户1.09万户,从业人员3.46万人。1997年,专业村经济总收入2.02亿元,人均纯收入3109元,比全县人均纯收入高出963元。发展风险小、成本低、操作易、见效快的专业化村和专业户,已经成为全县农民脱…  相似文献   

6.
地处偏远的山东省胶州市胶东镇大店村.在毫无区位优势和资金优势的情况下.近年来.通过组织村民生产防尘、保暖口罩.成功地走上了“一村一品”的致富路。目前.大店村年生产口罩2亿多只.产值上亿元.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国内有名的口罩生产专业村。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30元.比胶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594元。那么,小口罩生产是如何做成大产业的呢?  相似文献   

7.
正一村一品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陕西从2007年就开始大力推进一村一品。2014年全省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662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4%,年均递增18%。部分贫困地区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增强了自身"造血功能",加快脱贫致富步伐。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  相似文献   

8.
《青海农牧业》2006,(3):41-41
7月13-14日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特色农业“一村一品”现场观摩会。会议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青海省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的重要手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因地制宜,依据不同自然村的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面向市场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目前全省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0家,带动农牧户35万户,形成有特色的专业村400个,带动16.86万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生产.专业村农民从发展“一村一品”中获得的纯收入占家庭年经营收入的35%以上.发展“一村一品”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海门市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大户的市场主体带动作用,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和"一乡一业"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一、"一村一品"格局初步形成海门市现有"一村一品"专业村33个,"一村一品"专业镇3个,其中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涉及11.18万户、28.54万人,其中  相似文献   

10.
<正>陕西是全国发展一村一品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目前全省已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品860余种,涉及粮、果、畜、菜、茶、休闲农业、手工艺等38个大类;从业农户135万户、从业人员423万人;村企有效对接率达30%以上;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662元,比陕西省平均水平高34%。一村一品发展呈现出向多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转型升级态势,区域特色板块规模稳步扩大,产业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在深化认识中提升定位。陕西省高度重视发展一村一品,多措并举,不断加大推进力度。一是出台政策明晰定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营管理》2007,(3):29-29
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河桥村有耕地面积1202亩,辖9个村民小组,495户,1740人,2000年人均纯收入仅1500元.近年来,该村按照发展"一村一品"的思路,通过组建协会,大力推广"姜--稻--菜"水旱轮作模式,变零星分散种姜为集中成片发展,既保证了粮食生产,又培育了增收主导产业,农民人均生姜纯收入达到7000元,成为粮经协调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典型村.  相似文献   

12.
"一村一品"建设成效斐然近年来,宜兴各地"一村一品"建设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仅成为促进产业富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着力点,也大大拓宽了农业产业发展领域,增强了农业的发展功能,实实在在为农民致富作出了贡献。201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62元。促进了特色产业"百花齐放"。全市"一村一品"农产品生产覆盖整个农业行业,已成功创建2个专业镇、65个"一村一品"特色村,特色村占全市总村数的30.1%。其中水产特色村15个,花卉苗木6个,茶叶8个,林业7个,  相似文献   

13.
农业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一村一品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实现一村一品所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所在乡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幅2个百分点以上;一村一品村食用农产品全部实现无公害生产,其中30%以上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以上通过绿色食品认证,部分产品达到有机农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14.
立礼村经济崛起之路周峰,孙茂元江苏省响水县立礼村,1993年前,农民人均纯收入最多也不足500元,一直是响水县闻名的贫穷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穷村,在短短的3年内,却在全县农村创造了七个“第一”:第一个实现集体积累人均超千元的村,第一个村、组干部工资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江苏省丰县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对经济薄弱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战略的机遇,针对全县列为省重点帮扶的55个经济薄弱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批推进“一村一品一社”帮扶工程,收到显著成效。据统计,2007年全县55个经济薄弱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比上年增幅183%,高于全县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记者 高康)国庆节前夕,农业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在陕西杨凌召开全国发展一村一品工作会议.会议指出,从明年起,农业部将结合实施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项目,每年推出150个左右一村一品示范专业村,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在全国形成1000个左右有龙头带动、有知名品牌、有较高市场份额和增收潜力的专业村、专业乡镇.  相似文献   

17.
海门市常乐镇培育村坚持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作为发展"一村一品"产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通过示范引导、创新机制、优化服务.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稳步推进产业优化和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村的示范园区面积达1400亩,总投资超过2000万元,平均亩产值达万元以上,200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079元,位居全市前列.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着力构建五大保障体系,强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了产业增效、产品增质、农民增收.目前,全市初步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207个、专业乡镇11个,分别占村总数和乡镇总数的17.5%和8.6%.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2002年以来,我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定位,按照“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水面兴特色养殖”的结构调整思路,“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农民增收重点,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取得了可喜成效。据统计,从2002年实施“一村一品”以来,全省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00家,形成有产业特色的专业村近2000个,带动近百万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生产,农民从中获得纯收入占家庭年经营收入的80%以上。(一)在主导产…  相似文献   

20.
目前,山东省乳山市崖子镇5.5万亩苹果喜获丰收。崖子镇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该镇调整农业结构,着力发展苹果产业,无公害苹果远销东南亚、欧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农民每亩苹果纯收入达1万元左右,走出了一条内陆山区镇致富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