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佛教自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它并不像基督教在传入之初就有自己一定的体系,而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儒家、道家的影响,并时刻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斗争与反斗争中,逐步走上了儒释道相融合的道路,慢慢地中国化、民族化、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因果报应说"经历了与传统"善恶有报"的观念的对立与冲突,其背后隐藏着佛教与中国既有文化的冲突.在中国世俗道德的巨大压力下,佛教解释与反驳的过程,就是妥协和改变的过程.以因果报应论的修改为开端,佛教开始了逐步中国化的历程从佛教在中国"因果报应说"的变迁可以一窥佛教中国化的思路,以及与中国文化相互影响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公元6世纪,佛教自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从此,佛教便成为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在日本文化史上主要起了哪些作用呢?我想,主要可以归为三条:一、传播中国文化;二、担负国民教育的使命;三、从事其它各种文化活动。佛教在历史上虽然也起过一些消极作用,但总的看来功绩是伟大的,是不可磨灭的。一、传播中国文化佛教最初传入日本时,日本人将它视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称之为“蕃神”。不久,通晓佛学的圣德太子出于改革和治国的需要,亲自注释佛经,积  相似文献   

4.
中国山水画有它独特的审美内涵,这是由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决定的。在中国历史上,道家学派、儒家的哲学观以及中唐以后兴起的佛教禅宗思想可谓对中国山水画影响颇深。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山水画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5.
王能高 《魅力中国》2014,(18):272-272
广告传播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内容。中国是一个有着优良的传统文化的古国,广告中巧妙地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引起受众的认同。央视马年春晚的公益广告《筷子篇》的成功传播就是一个典型的倒子。本文以《筷子篇》为例,从中分析出其蕴含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希望能对广告人在今后的广告创作中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中唐以后,中国佛教精神从出世转向入世。无论是新禅宗还是受新禅宗影响的新儒家都不再把"出世法"和"世间法"截然分开,"世间法即佛法,佛法即世间法"的入世精神成为唐宋以后中国宗教伦理的核心。江南地区不仅是明清时期中国佛教最兴盛的地区,也是中国经济的重心,是工商文化发育最成熟、最典型的地区;而江南工商文化精神的形成正是受到佛教入世伦理的深刻影响。江南工商文化精神主要表现为:以赚取利润为目的的工商业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勤俭"、"诚信"、"忍辱"等成为江南商人的宝贵品质。  相似文献   

7.
高璐 《改革与开放》2011,(14):35-37
外来文化在中国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主要取决于:能否满足中国社会的需要以及解决中国问题;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无契合点和内在联系;本身是否具有独特价值以及能否补充和完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分子认知、理解和接受的程度。正因为佛教与马克思主义满足了在中国生存的必备条件,通过知识分子的认同、筛选和积极推介,使得两种外来文化在中国生存、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李松 《魅力中国》2011,(7):274-274
佛教在传入中国以后,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地积极适应中国国情,融合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在佛教的众多分枝中,当今以少林寺的最为声名显赫,成为中国佛教在国际社会最为响亮的一块招牌。从发展的历程来看,少林寺称得上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少林寺为例,谈谈佛教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文化的建立实际上是一种理念,一种意识的形成。企业文化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内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维持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平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文化正是它进步的内在动力。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很多内容对现代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佛教旅游文化在中国旅游文化体系中所占比例很大,但是旅游实践中,人们对佛教旅游文化的内涵缺乏清晰认识,这对佛教自身与佛教旅游事业二者的和谐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佛教旅游文化内涵主要包括教育、文学、艺术、历史和宗教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我们居住的这个城市,是一个有深厚文化积淀和独特文化个性的城市,是一个有着英雄主义精神和民主主义传统的城市,是个历史与现实中多次丰富着世界历史进程的城市。200万年前,这里的巫山人是亚洲人类的老祖母。这改变了当时地球上人群的分布和结构。到了宋代,这里浓厚的巴渝文化成就了佛教艺术中国化,使大足石刻成为佛教艺术中国化完成的标志。宋元之际,重庆人的品格和意志的力量在钓鱼城保卫战中谱写辉煌,让欧洲的历史得以按照它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模样发展。抗战时期,  相似文献   

12.
李平 《走向世界》2002,(5):54-60
一 在中国历史上,世界三大宗教即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曾在中国流传,其中以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最大,然而它们都是外来宗教。真正土生土长并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以及传统产生重大影响的则是道教。 道教作为中国固有的宗教,源于古  相似文献   

13.
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它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其载体——汉译佛经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接触的产物。佛教的融入不仅体现在义理方面,译经语言的"中国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角度。本文从促使语言发生发展的"文化心理"入手,探究佛教词汇"中国化"的规律和动因,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在语言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胡静 《魅力中国》2009,(1):88-89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法律精神品格和制度特征,从而成为区别于其他法律传统并在世界法律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的法律系统,即“中华法系”。因此,概括地总结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形式特征和价值取向,考察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急剧变革的近现代中国社会所遇到的挑战和命运,进而揭示传统中国法文化的转型与发展趋势,应当成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基本任务。20世纪是中国试图重建一个全新的法律秩序的世纪。自晚清“新政”改革传统法制引进西方法律制度以来,近百年的中国“法治”建设历程可谓艰难曲折。本文从文化入手,通过对文化、中国传统法文化的递进式的分析,进而揭示了中国传统法文化对法治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语言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的,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的映射。关于中国的名称,在古代一直没有一个固定的称呼。“支那”作为古代中国称呼的一种,却在近代有了另外的涵义。本文试从语言文化的角度分析支那、China、Sino等词的历史渊源与现状。  相似文献   

16.
贝叶经     
《中国西部》2006,(12):119-119
贝叶文化是傣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提法。之所以称为“贝叶文化”,是因为它保存于用贝叶制作而成的贝叶经本里而得名。贝叶文化包括贝叶经、用棉纸书写的经书和存活于民间的傣族传统文化事项三个方面。贝叶经是用铁笔在贝多罗(梵文Pattra)树叶上所刻写的佛教经文。西双版纳发现的贝叶经,有巴利文本和傣文本。内容除小乘佛教经典外,还有许多传说、故事、诗歌和历史记载等。在东南亚各国,还有用缅甸文、泰文等拼写的巴利文贝叶经。贝多罗树,形状很像棕榈树,西双版纳傣语称其为“戈兰”。在傣族人民心目中,“戈兰叶”(即贝叶)是运载傣族历史…  相似文献   

17.
颜廷真 《中国西部》2012,(29):73-73
从自然地理概况上看,凌云山是大巴山脉、华蓥山支脉之余脉,属风水三大干龙之中龙;从人文地理概况上看,凌云山地区地灵人杰,历史悠久。目前凌云山以白山佛教、凌云山道教、图山儒家文化为三个主题面,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水旅游实践。凌云山以"仙境圣地"这一主题为中心。这一带自然天成地形成了青龙山、白虎山、朱雀山和玄武山四象五行山形地貌。其中青龙山上更有为数众多的龙头、龙身象形石,形神逼真,惟妙惟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象五行在凌云山找到了很好的  相似文献   

18.
左娟霞  葛瑶  赵静 《魅力中国》2009,(21):217-217
在全球文化逐渐多元化的背景之下,传统文化则成为了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将本国传统文化妥善保护和继承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而这些蕴含着中国几千年文化精粹的宝贵遗产在一代代人的继承过程中,正在不断的流失。本文从近几年传统文化的继承缺失引入,谈谈传统文化的地位、文化主权的重要性、及如何建设性的继承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化的出现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冲撞的同时也为其带来的契机,在弥补了传统文化不足的同时,消解了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积极挺进网络文化阵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阴秀文 《走向世界》2011,(15):62-63
孔子,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也经历了种种的波澜。近百年来,中国文化曾受西方文化冲击,但如今又掀起了传统文化热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孔子"成为一个具有深厚意义的文化符号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