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环保”与“经济发展”,谈及它们的关系,有一个词总是如影随形,那就是“代价”。在快速发展的中国,人们见证了诸多因对经济目标的执拗而付出的环境代价。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最近三十多年中绞合层现。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近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也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发达国家在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3.
厘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一带一路"的关系,无论是对深刻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内涵,还是对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都具有现实意义.由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一带一路"都处于一个建构性认知的过程中,把握二者的关系首先需要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深刻认知.一个科学认知框架需要科学阐释三个问题,即何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百年...  相似文献   

4.
近代化的进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追求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历程(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这一过程与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过程相互伴随,相互促进,有力的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在进行的"十二五"规划被喻为是当下最大规模的公共政策研究. 这当是智囊对中国政治经济施加影响力的好机会.对于进入城市化及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快速的发展与转型期的矛盾两相交织的社会背景,迫切需要更多元的智力支持,对未来进行前瞻性规划.然而,中国尚未能形成大批类似于西方"思想库"的机构及机制.  相似文献   

6.
“环保”与“经济发展”,谈及它们的关系,有一个词总是如影随形,那就是“代价”。在快速发展的中国,人们见证了诸多因对经济目标的执拗而付出的环境代价。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最近三十多年中绞合层现。  相似文献   

7.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展望2021年,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2021 年中国经济走势如何?怎样为"十四五"规划开好局?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是什么?有媒体专访中国财政科...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揭开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序幕,而先进知识分子成为传播的先进群体,他们"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五四运动前后先进知识分子思想变化动向分析,揭示"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及功能。  相似文献   

9.
萨义德将知识分子包括"专业知识分子"和"业余知识分子",在他看来,真正的知识分子是后者,而要实现知识分子的"业余化"必须让知识分子处于"流亡"状态,这便是萨义德的"流亡知识分子"理论,这一理论对当代中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日俄饿战争中俄国的失败与日本的胜利,震惊了中国的统治阶层和知识分子,他们看到了立宪国家所进发的强大国力,纷纷疾呼学习日本.其学习的内容包括了政治、教育、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师日"思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沃德财富"是交通银行传承百年底蘊、将经验与科技完美结合、为高端客户倾力打造的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12.
宁波的工业化过程,是与北仑深水港的开发紧密相联的。18年来,坚持以传统工业为基础,以临海型工业为支柱,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在发展基础工业和新兴工业的同时,改造传统工业,走完了发达国家用了上百年时间才完成的工业化初期阶段,取得了初步实现工业化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知识分子"词源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语中的"知识分子"一词并非如学界所普遍认为的那样,最早由老虎总理克里蒙梭于1898年使用,此前即有雷南等人用过该词,克里蒙梭只是"德雷福斯事件"中第一个使用该词的人.俄语中的"知识分子"一词的最早使用者是别林斯基,而非博博雷金;该词产生后,虽也用来指那些受欧洲近代思潮影响,对俄国现状不满的人,但这只是该词的三种主要含义之一,而非惟一含义.汉语中"知识分子"一词早在1920年即有人使用,而非如有的学者所言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或30年代.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陕北开展了以"三防"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革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善,真正实现了科学发展.如今闽北这一中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生态绿谷",为了摆脱贫穷的现状,将进行一场"工业革命".闽北如何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创造出一个繁荣、富裕的海西绿色腹地?也许曾经生态最恶劣的陕北黄土高原,能给生态最为优越的闽北地区的发展带来一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涑水源》讲述了山西省运城市一个以种植山楂树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诞生及发展历程。小说的作者既是一位乡土作家。也是一名专业合作社的创办者和领头人。她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独特的视角和朴实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部富有时代性和乡土性的合作社发展史。从描写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诞生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克服这些困难与障碍的路径。可以说,这部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缩影”。从本期开始,本刊“百年乡恋”栏目将以连载形式刊发这部小说.希望广大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又能有所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因果报应说"经历了与传统"善恶有报"的观念的对立与冲突,其背后隐藏着佛教与中国既有文化的冲突.在中国世俗道德的巨大压力下,佛教解释与反驳的过程,就是妥协和改变的过程.以因果报应论的修改为开端,佛教开始了逐步中国化的历程从佛教在中国"因果报应说"的变迁可以一窥佛教中国化的思路,以及与中国文化相互影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经济欠发达省区新型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三农"难题的破解为视角,通过对湖南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今后如何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在工业和农业之间的一个互动发展切入点,以又好又快地实现农业优势资源转化增值,促使财政增长和农民增收,加速农村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经济欠发达省区新型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三农"难题的破解为视角,通过对湖南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今后如何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在工业和农业之间的一个互动发展切入点,以又好又快地实现农业优势资源转化增值,促使财政增长和农民增收,加速农村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成渝"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经验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胜  张璐 《北方经济》2009,(1):68-69
一、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城乡统筹的契机 (一)建国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历史 1.赶超型发展战略促使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初步形成 受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在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下,中国选择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核心是通过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超高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但是,中国推进工业化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国民收入低下,储蓄率低,资本积累能力不足,且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支持工业化的能力有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不可能通过对外掠夺来实现资本原始积累,也不可能通过引进外资来补充国内资本的不足.由此,为了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中国形成了由政府统一调配资源,以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并减轻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转移而形成的城市化压力的二元经济体制,包括统购统销、人民公社化和户籍制度等等.中国得以在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上实现了较高的工业化水平,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但是,这种以牺牲农业的长远利益为代价的发展,不仅造成了农业生产长期低速增长,而且使农业内部的剩余劳动力不断积累,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在这个结合过程中,中国的革命知识分子起到了先锋和桥梁作用。本文谨就党在创立过程中,革命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谈点浅见。一、革命知识分子在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先锋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步传播过程中,革命知识分子的先锋作用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它震惊了全世界,也惊醒了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中国激进的知识分子。他们敏锐地意识到,既然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那么,中国可不可以走俄国人的道路呢?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中国激进的知识分子,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